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风人一绝

风人一绝

宋代 孔平仲

须烦玉手自操刀,便趁槐芽作冷淘。剩泼葱油抹羊肉,不嫌潇洒爱萧骚。

诗人孔平仲的古诗

秋晚怀晦之

宋代 孔平仲

宿鸟窥檐日渐昏,徘徊顾视少昏氛。高槐结阵鸣秋雨,叠嶂争豪出暝云。

愁病巑岏谁省我,笑谈磊落独怜君。遥思静坐西窗下,只与何人治典坟。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五

宋代 孔平仲

远壑度年如晦暝,澄潭到底不容尘。公卿若更遗名姓,甘棹渔舟下钓纶。

卦名寄芸叟

宋代 孔平仲

小丰犹可喜,况此大有年。流庸已归妹,狱讼久萧然。

明圣临六合,吁俞萃群贤。乾坤协气满,井邑欢声连。

张公性谦静,玉节镇湘壖。茇舍富暇豫,铃斋恒昼眠。

万家人喜悦,邻壤蒙安全。譬如泰山云,益此涸辙泉。

我鄙无所解,昔随公得仙。超升已连帅,羁旅今华颠。

属郡损末理,邮筒贲新篇。坎坎我鼓腹,咸韶愧朱弦。

暌乖每自念,姤遇两何缘。野色小过雨,秋声渐号蝉。

园林凄剥落,楼观蔚腾骞。曳履烟景外,支颐岚翠前。

尝闻东晋士,多闻远师禅。盛世非否塞,微生自屯邅。

庐岳决遁去,老夫无妄言。迹同人间世,心鍊鼎中铅。

流俗若飞蛊,困途多堕鸢。相需缑岭上,一比洪崖肩。

十一月

宋代 孔平仲

欲雪还成雨,垂霜却变阴。封疆五岭近,甲子二冬深。

密叶犹低户,微风尚快襟。松筠杂萧艾,都有岁寒心。

寄孙元忠 其二十三

宋代 孔平仲

秋来相顾尚飘蓬,兼泛沧浪学钓翁。钟鼎山林各天性,知君才是济川功。

万里寒空只一日,会是排风有毛质。攀龙附凤势莫当,莫度清秋吟蟋蟀。

十月梨花

宋代 孔平仲

皓质轻盈粉乍匀,小园初放一枝新。意嫌开在梅花后,先吐香心不待春。

双头牡丹

宋代 孔平仲

牡丹意态已无穷,况是连房斗浅红。晓色竞开双萼上,春光分占一枝中。

娥英窈窕临湘浦,姊妹轻盈倚汉宫。只为多娇便相妒,芳心相隔不相同。

咏蜀葵

宋代 孔平仲

绰约佳人淡薄妆,天真自恃不熏香。低头无语娇尤甚,更著新翻浅色黄。

扶苏

宋代 孔平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奈何伏剑区区死,不辨书从赵李奸。

暇日至家园

宋代 孔平仲

仕宦吾已知,退休不如早。九江园地胜,万个竹色好。

每到必徘徊,翛然寄怀抱。于此筑亭台,于彼植花草。

傍岭更栽松,引池将溉稻。经营各有处,何日室遂考。

薄田方待岁,一雨洗枯槁。指谷以易泉,橐囊助倾倒。

茅茨若粗完,世路迹可埽。南山多白云,临望娱我老。

泛涟水

宋代 孔平仲

涟漪二十里,清淡得我性。微风不复摇,天水相与净。

秋容入崖柳,晚色依渔艇。彷佛会稽游,南湖似明镜。

池上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群鱼散漫吸新水,好鸟间关啼翠阴。悠然物我俱自得,一霎南风吹我襟。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二十一 北渚亭

宋代 孔平仲

高深极前临,苍莽接回眺。齐州景物多,于此领其要。

王舍人庄

宋代 孔平仲

西出齐州似不远,晚留逆旅尚徘徊。泰山一夜兴云雨,洗耳流泉待我来。

兄长舟次会稽以十月九日发书清江亲故以此日遣使仍以十一月十二日 ...

宋代 孔平仲

清江在何处,限以龙王大孤彭浪之险阻,鄱阳彭蠡淮海之波涛。

会稽在何处,钱塘江边风浪恶,金山寺下鼋鼍骄。

大冬雪霜道路塞,饥年往往多盗贼。如何两处发书日月同,至此亦不差顷刻。

开缄读讫更反复,两处久不通消息。丁宁劳问若相见,满堂欢喜动颜色。

枝间鹊噪今几日,总报平安岂非吉。年年岁晏享异味,牛狸黄雀并金橘。

从容进仆问乡闾,归心倏起成萧瑟。

十画农谣一首

宋代 孔平仲

春雨津浃洽,秋苗香苾芬。京坻看便是,完固促修囷。

曹亭三绝句 其三

宋代 孔平仲

登临常患远,游览不能继。此景对门墙,箯舆日三四。

天长道中

宋代 孔平仲

柔桑满野麦成川,晴色连陂雨在田。顾影寂寥谁与语,据鞍閒暇不妨眠。

尘劳可厌非今日,老大无堪异昔年。此去聊为上都客,行当货马觅归船。

七字至一字

宋代 孔平仲

仕宦千忧出海涛,功名一笑付秋毫。荣望弃如脱屣,归心断若操刀。

东堂展图画,北牖缀风骚。晴煎越茗,寒汎宫醪。超世网,释天韬。

就逸,辞劳。高,高。

和萧十六人名 其四

宋代 孔平仲

为怜城郭太留滞,知子思家方闷睡。故停车马良久住,相顾雍容情益至。

楼高适意同一登,目极四周堪远视。野田横望绕天涯,梅朵开齐映江涘。

冬温庭筠尚抽笋,僧房乔木阴铺地。丘樊嘉遁素有心,萧萧思话山中事。

清杨俊迈君自许,鲁国渊源吾不坠。与君诗战奈何休,抑扬雄思聊书志。

孔平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