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长夏人虽厌,兹晨物所遭。鸣蜩抱枝急,新燕出巢高。
衣葛宁嫌薄,驱蚊亦惮劳。时时得一雨,蒸湿地生毛。
咏冰
厚薄因风结,方圆随器成。黄河白马渡,大泽老狐行。
暖曲流云液,隅甃晃水精。皎然心一寸,愿比玉壶清。
水头
荒湾斗转河如束,千古痴龙卧空谷。公然收水入毫芒,万里昆崙倾不足。
春妍睡醒鳞甲开,顷刻已放波头来。冲梢掠操何迅速,喷云溅雪争崔嵬。
舟人传呼隘两岸,骇若百蛰逢惊雷。连桩系缆犹恐脱,不尔船碇俱倾颓。
须臾水面如平掌,客子棹歌船下上。
途中口占
两岁东州不自知,人情全在欲分时。饯行连日侵银烛,送别临岐驻玉羁。
望见蒙山思马耳,路经沂水忆河淇。归来定得从容否,寄语庭前红药枝。
以事往齐州初发密
匆匆行色犯晨鸡,起见荒坡落月低。多谢使君相送厚,已将歌舞出城西。
集于昌龄之舍
初筵悄无语,良久欢且发。就炉久温杯,觉此饮量阔。
既观舞袖垂,又听歌声阕。醉心渐纷纭,醉眼成恍惚。
勿轻柏直狗,所负尚可悦。当年入绩事,今日逼华发。
愈令坐客心,感叹惜时节。夜长更恐晓,起挽青天月。
五杂组 其四
五杂组,花木春。往复来,江湖人。不获已,议和亲。
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
珠玉相辉愧我形,正如朽壤附云亭。宦情已比春云薄,交义犹期老柏青。
坐久北窗号过雁,谈馀荒戍咽疏铃。知君不厌寒宵景,世上风霜已屡经。
七画一首
予兮仲尼后,老作外州行。丹穴屯戎伍,朱衣走吏兵。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二
入门高兴发,而无人世喧。丛篁低地碧,疏林听晚蝉。
衰年旅炎方,只想竹林眠。安得骑鸿鹄,飞去坠尔前。
据案小睡
春气已回人困顿,雨声不断夜潺湲。四支退食昏如醉,两眼看书涩有烟。
散帙横经那肯读,埋头曲肘即成眠。只愁稚子窥吾懒,岂畏诸公诮腹便。
送梦锡往齐州
望君之行车,既远目亦收。惟有随君心,千里不能休。
我兄在历城,相别岁已周。音问月三四,东西交置邮。
岂如一相见,君今涉其州。为我道亡恙,深言致绸缪。
先驰魂梦往,迎子鹊山头。
寄张解州
车辗轻雷会鄂君,口朱当在结君勤。心迷云雨回歌扇,羽散鸾皇转舞裙。
巾垫香醪方取乐,木飘霜叶忽离群。羊毫写字无鱼寄,可问南归有戍军。
剪玫瑰寄晦之仍书此为戏
去年君尝寄蔷薇,今年我亦寄玫瑰。蔷薇赭赤未足爱,玫瑰莹白花草魁。
南园春深桃杏落,但见芳草连莓苔。唯兹皎洁满栏槛,玉冠瑶佩天边来。
主人爱惜屡顾眄,赏心未暇携樽罍。寄君凭君巧吟咏,仍须对景倾金杯。
莫令蔷薇窃见此,恐遂羞愧不复开。
寄题萧文照阁
虚明敞高阁,清浅对方塘。轩冕忘怀久,江湖寓兴长。
红蕖开细雨,白鸟下残阳。不挂人间事,逍遥自一乡。
造王馆
濯濯春容在柳梢,野梅相压吐梢苞。日边明晦云无定,雨后寒暄气欲交。
抱蕊悬虫犹带茧,衔枝飞鸟已营巢。高怀不爱三公府,白水青山满近郊。
李白祠堂 其二
太白之精出李白,诗中元帅酒家豪。轩然眉目已如此,况著当年宫锦袍。
折柳亭
杨柳已藏鸦,高亭望物华。平时常送客,此日自离家。
别酒杯何满,征途日欲斜。醉行三十里,春思满莺花。
会食
学官不置酒,相聚惟一饭。公家事何多,客至日已晚。
乘饥骋大嚼,美恶宁复拣。仆夫无所馀,顾我色不满。
泼茶旋煎汤,就火自哄盏。从容共谈谑,熟视笑而睆。
昌龄岂其愠,策马独先返。
和舍弟送行至密州
一览凤凰句,况当鸿雁秋。云山回倦首,烟雨上扁舟。
土俗京东陋,官居学舍幽。蓬莱醉中梦,寻我海边州。
暇日至家园
仕宦吾已知,退休不如早。九江园地胜,万个竹色好。
每到必徘徊,翛然寄怀抱。于此筑亭台,于彼植花草。
傍岭更栽松,引池将溉稻。经营各有处,何日室遂考。
薄田方待岁,一雨洗枯槁。指谷以易泉,橐囊助倾倒。
茅茨若粗完,世路迹可埽。南山多白云,临望娱我老。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出城至太平将见熊伯通
药名离合四时四首 其二
戏承君 其三
西斋冬夕
题织锦璇玑图 其四
席上口授杜仲观
呈馆
送提举太平观熊舍人 其三
登资圣阁
封川上元
又一首离合转韵寄孙虢州
知郡太博临宴公宇诗以为谢唐林夫在席
十画农谣一首
谢梦锡见临
介之惠诗言斥于礼部欲自此高退山
秋夜偶书
酬聂察推
八音诗 其三
池上 其一
于将军
咏道上松
月三章 其一
食冰
再用元韵
寄张天觉
送朱君贶德安宰罢任还
铸钱行
求言
本是一首寄芸叟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六 西湖
旦夕北归徵晦之诗为别
泊舟姑孰堂
寄方逢原
还乡展省道中作四声诗寄豫章寮友 其一
晦之病酒因书以戒之
诗赠王
学舍
和刘江宁韵送张天觉同年三首 其一
寄芸叟年兄
晦之厌州县之劳作诗奉勉
十月梨花
登贺园高亭
呈王子高殿丞
戏张天觉 其二
登齐云楼
风人一绝
平上去入四首寄豫章旧同官 其一
里伏驿
萃胜亭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三 凝香斋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五
还杨秘校赋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八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二
八音诗 其六
和萧十六人名 其六
五杂组 其三
长芦咏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