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孔平仲
一览凤凰句,况当鸿雁秋。云山回倦首,烟雨上扁舟。
土俗京东陋,官居学舍幽。蓬莱醉中梦,寻我海边州。
和经父登黄鹤楼
复霭重沙望不穷,坐收千里一樽中。天边江汉波涛阔,地下神仙窟宅通。
窗影偷来湓浦白,檐光飞入沔城红。豁然已尽登临兴,云阁章亭谩在东。
常父寄半夏
齐州多半夏,采自鹊山阳。累累自且白,千里远寄将。
新妇初解包,诸子喜若狂。皆云已法制,无滑可以尝。
大儿强占据,端坐斥四旁。次女出其腋,一攫已半亡。
须臾被辛螫,弃馀不复藏。竞以手扪舌,啼噪满中堂。
父至笑且惊,亟使啖以姜。中宵方稍定,久此灯烛光。
大钧播万物,不择窳与良。虎掌出深谷,鸢头蔽高冈。
春草善杀鱼,野葛挽人肠。各以类自播,敢问孰主张。
水玉名虽佳,神农录之方。其外则皎洁,其中慕坚刚。
奈何蕴毒性,入口有所伤。老兄好服食,似此亦可防。
急难我辈事,感惕成此章。
知郡姚驾部十月三日生日
冰为清洁玉为淳,籍籍名家第一人。皂盖已颁东郡政,綵衣犹侍北堂亲。
遐年此去随长景,和气生来得少春。何以献公今日寿,仙山不朽海无津。
上巳饮于湖上
城南春已老,湖上雨初晴。草作忘忧绿,风为解愠清。
杨花轻欲下,菱叶细方生。酒影低云木,歌声伴画莺。
赏心残蕊在,幽曲小舟横。却笑兰亭会,吟诗半不成。
寄唐林夫
北音融结本轻清,欲学含糊想未能。晚节弦歌应自笑,终朝簿领更相仍。
九江土壤多卑湿,三伏云氛正郁蒸。宴坐知君无暑气,风标自敌玉壶冰。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一 芙蓉桥
出城跨岧峣,惊目见花艳。飞盖每来游,佳境此其渐。
上元作
春来雾雨久不收,上元三日月如秋。
倾城娱乐竞沽酒,旧岁丰登仍足油。楼前灯山烧荻火,光影动摇桑落洲。
太守凭高列歌吹,游人烘笑观俳优。铜盘贮梅插乌帽,从兵小史斥下楼。
侍觞行食皆官妓,目眙不言语或偷。
短长赤白皆莫校,但取一笑馀何求。譬如饮酒且为乐,不问甘苦醉即休。
归来紞如打五鼓,春寒惨惨吹驼裘。群儿嬉戏尚未寝,更看紫姑花满头。
招常父承君舟中观雪
泊舟亭下水,隔岸有脩竹。晨起雪纷纷,开帘见群玉。
请来同此景,一醉杯中绿。
会食
学官不置酒,相聚惟一饭。公家事何多,客至日已晚。
乘饥骋大嚼,美恶宁复拣。仆夫无所馀,顾我色不满。
泼茶旋煎汤,就火自哄盏。从容共谈谑,熟视笑而睆。
昌龄岂其愠,策马独先返。
五杂组 其六
五杂组,朝霞明。往复来,车马行。不获已,方用兵。
月三章 其二
夜如何其月正美,起视万物如明水,山魈避人鬼火死。
中庭有客立不移,何暇眼力看箕尾。
喻意
楚天阴易久,颜巷意何孤。贫贱身虽困,英雄胆未枯。
西山縻虎足,北海拔龙须。一剑何时起,功成泛五湖。
曹亭三绝句 其二
漾舟荷花里,舣棹绿杨阴。却上曹亭望,山高江水深。
寄常父 其一
六月凉泉声似雨,千家脩竹势凌云。齐州潇洒共閒暇,洗耳清流对此君。
呈范清老
范子爱高卧,家政付儿孙。将身比瞑目,达理吾所尊。
前日过所居,蔓草深闭门。范子欠伸起,性寡笑与言。
相与寻幽寺,复将坐前轩。斜阳满庭下,不厌鸟雀喧。
擘云青山秀,经雨野水浑。念此景清旷,非君谁与论。
少年一倾盖,白首义弥敦。颓然各忘返,明月照黄昏。
张子明自庐山归云十五夜桂子落于太平观乡人谓之大熟子丰年之兆也
谁撼月中丹桂枝,堕阶圆实似珠玑。山中道士拾不尽,湖上仙人携得归。
半夜香风飘涧壑,一时甘雨遍郊圻。与公寄籍皆江国,且喜田园岁不饥。
入亳州界
赢粮襆被望都门,路出符离日未醺。清汴横飞天上浪,方塘稳锁镜中云。
淮南风物多相似,江上音书久不闻。寄语北山姑待我,莫因西去勒移文。
守倅自开元观食起欲往紫极宫道过余之家园乃屈同游太守自以为能知 ...
东已窥丹井,西将造嘿轩。半途留使骑,枉道至家园。
败叶深埋砌,清阴密拥门。生涯为废宅,景物似荒村。
经始惭谋拙,临轩肯屈尊。竹间烦伫立,高谊见公存。
两头纤纤 其五
两头纤纤新采菱,半白半黑玉污蝇。腷腷膊膊马踏冰,磊磊落落枝压橙。
再寄子由
湓城趋高安,相望若邻屋。思君望九回,终夕转车毂。
一从江上别,再见腊与伏。岧峣阻跻攀,疲曳愧蹑逐。
此心敢忘德,烱烱如寸烛。念昔见教勤,绸缪均骨肉。
及今无所成,长大惟食粟。读君黄楼赋,溢耳感丝竹。
蹈海始知深,秋水暂自足。斯文道中丧,吊古堪恸哭。
勃兴得公家,万物困陵触。声名载不朽,岂羡卿相禄。
琢雕穷乃工,未剥不为复。嗟予空有心,资性本碌碌。
佳篇屡寄酬,珍赐比金玉。隋珠照十乘,只报一鱼目。
反顾拙丹青,何由希画鹄。黄华强再奏,取笑阳春曲。
孔平仲
孔平仲,生于庆历四年(1044),字毅父,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人,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489篇诗文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一 阅武堂
方逢原借示方干先生诗以集句诗赠之 其二
秋夜舟中
寄王彦昭教授
滕元发池州萧相楼
药名离合四时四首 其二
呈张子平
八音诗 其二
还杨秘校赋
寄张天觉
叶晦之送蔷薇栽仍贻诗因以韵和
遗介之蔗
承君棋输包子诗以促之 其一
食桃
观牛渡江
子夜四时歌 秋
对菊有怀郎祖仁
初食牂牁菜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二 芙蓉台
常山四诗 其四 送神
离合转韵寄常父
十画农谣一首
熙宁口号 其五
因读黄鲁直所与周法曹诗诗与字俱好以此寄之
七字至一字
小庵初成奉酬元师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九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十九 百花台
寄方逢原
寄孙元忠 其十八
再吟六诗四首拜呈 其一
梦锡遗蔗
戏承君 其二
上曾子固
禾熟
寄芸叟
次韵常父二十九日闸上作
谈道亭睡觉而成
曾子固令咏齐州景物作二十一诗以献 其三 凝香斋
十日菊
呈梦锡
学舍
诸君送黄
二十二日大风
承芸叟寄示新词一篇以此寄谢扬子云书亦有色乎此亦书之色也
观暴
累约慎思视
孙元忠寄示种竹诗戏以二十篇答 其十四
日月
冬晚怀介之
试墨
浇瑞香
扶苏
送马朝请使广西
次韵和堂父发越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