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自宝丰仓归

自宝丰仓归

宋代 孔武仲

岳云成冻把春寒,十里崎岖倦往还。
马上朔风回系带,雪中微酒见开颜。
含黄欲坼江边柳,蘸绿相重水上山。
抛掉一官如粪壤,好随鱼舸此中闲。

诗人孔武仲的古诗

腊月三日

宋代 孔武仲

寒窗劲色晓覃覃,又见京华腊月三。
官渡梅花应照水,香清回首忆江南。

紫极宫默轩

宋代 孔武仲

宴坐寂不语,先生心谓何。
逍遥疏世味,恬淡养天和。
一息忘言后,方知得象多。
壶中藏日月,鼎裹煮山河。

有旨放八月朔参

宋代 孔武仲

八月大明宫,朝班放会同。
天时郁残暑,圣语似清风。
蕙帐便秋睡,沙堤缓晓骢。
葵心终不已,长望日升东。

平阳叹

宋代 孔武仲

坏云如山压齐垒,六军颜色如灰死。
高郎元自解琵琶,万岁无愁作天子。
伯升何曾上青天,溅血遗痕芳草间。
长城万里自推仆,骏马只驮冯小怜。
奸臣百计为蟊贼,不但妖娥解倾国。
熊罢哮门蹙平阳,冯妃对镜妖栊妆。
死生契阔不相弃,双双刎颈长安市。

送王颐赴官八桂

宋代 孔武仲

久不忆桂海,因君还起予。
江光平漫石,山翠上凌虚。
黄港窥寻旧,青衫黾勉初。
年丰桴鼓息,清趣在琴书。

题报慈寺花药园

宋代 孔武仲

少时随众蹂京尘,曾倚朱栏看晚春。
二十年间头半白,方知花木解磨人。

次韵酬昌秋侠见贶之句

宋代 孔武仲

读君诗句骨毛寒,直恐吟来得意难。
划若震雷惊蛰户,烂如奎宿照云端。
锋芒剸截昆山玉,意气腾凌大海澜。
欲识词源最清处,露珠新滴水精盘。

关山五首

宋代 孔武仲

山溪百转水泠泠,栽插新秧次第成。
风趕绿茸无断处,他时粒粒是香粳。

睡椅

宋代 孔武仲

非马亦非船,可坐兼可眠。
客来呼不应,睡美腹便便。
书慵食饱后,还作定中禅。

长芦五绝句

宋代 孔武仲

波声滚滚百川流,七日津亭厌舣舟。
遥望丛祠烧的乳,美风相遣莫淹留。

诗答李时发见贺书省除命渠云尝言矣

宋代 孔武仲

倾盖相期自有人,赠言先许出埃尘。
若非清议曾推挽,安得公朝有选抡。
州县徙劳虽已厌,置邮传命或非真。
期公莫算人间事,共醉湘江烂漫春。

早食铁佛寺

宋代 孔武仲

破壁题名满,往还如置邮。
山河万里道,车马片时休。
白日初腾晓,凉蝉已唤秋。
便添山野兴,咫尺帝王州。

宝丰仓秋纳三首 其一

宋代 孔武仲

次竹编蓬学缺垣,中门以外蚁回旋。群呼直欲争风疾,快走浑疑踏地穿。

朱墨乱挥云落手,尘氛横集雪侵颠。新年幸有民输乐,心口相期更勉旃。

道傍树

宋代 孔武仲

蟠根官道傍,生饱禁城霜。
春风功力微,磥砢百尺长。
肌肤凝金铁,大雪冻不僵。
度岁亦辛苦,成材必坚强。
他时擎大厦,白蚁胡能伤。

蜡梅二绝黄鲁直云王都尉有之邀同赋 其二

宋代 孔武仲

清嫌冰麝俗,淡学池鹅黄。情知不是蜡,风定有馀香。

观锺离中散草书帖

宋代 孔武仲

儿童不识草书法,但见满纸鰌蛇结。
安知笔法追古初,睨视众体称雄杰。
事忙往往无暇写,属思幽窗乃奇绝。
锺离昂昂散人后,寄迹一官今白首。
潜心妙趣百事忘,兴来书空不停手。
当年飘泊重湖外,翰墨已有时流爱。
风波顿挫格逾遒,羽翮翩翩入吾辈。
一时已闻纸价高,千古定有书名在。
何当洒埽竹洞边,云醅满酌黄金船。
万事峥嵘置毫末,三杯纵逸如张颠。
相知本不夸势力,休论脱帽王公前。

胜师堂双竹

宋代 孔武仲

累石为峰太谨严,故排双竹辟修织。
天风似亦喜清净,时嫋枝梢为埽檐。

待朝

宋代 孔武仲

山轩斜透山南月,坐看天边桂影移。
圆扇矮床凉透骨,匆匆无奈上朝时。

五月望参

宋代 孔武仲

起夜咏庭燎,晨装候当门。
双飞装天起,万马散云屯。
王乔背城郭,飞鸾从远村。
入缀外朝列,每瞻天帝尊。
时值甘雨足,大官复牢飨。
殿开宸极正,日映玉颜温。
抃舞效百兽,飞翔侣群鸳。
复转千步廊,峥嵘望西昆。
朋簪谈笑余,经史多讨论。

次韵马中玉春日偶成

宋代 孔武仲

京都久客忆归频,准拟江南看早春。
多病余生万事已,起惊芳意一番新。
东湖水满鱼应乐,南浦波明柳自匀。
玉脸芙蕖容易得,要须叮嘱养花人。
孔武仲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34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