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

宋代 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寇准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译文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
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阵阵白蘋的香气。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夕阳西下,我伫立在水边凝望时,心中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

寇准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注释

杳(yǎo )杳:深远的样子。烟波:指烟雾苍茫的水面。
白蘋(pín):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开白花。
汀洲:水边的小洲。
愁情:一作“柔情”。

寇准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创作背景

  本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寇准虽没有亲身体味过江南春景,却从柳恽“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中得到灵感和启发,于是将“江南春”这同一个题材分写为两形,创作出一诗一词,诗为此诗(一名《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词即为《江南春·波渺渺》。

寇准江南春 / 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书一绝赏析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洽家,位至宰相,功业彪炳,性亦刚毅,却写出如此柔丽感伤之诗,便是他的同时代人也觉得难以理解,议论纷然。宋僧文黄在《湘山野录》中说:“莱公(寇准封莱国公)富贵之时所作诗,皆凄楚愁怨,尝为《江南春》云云”;南宋胡仔说:“忠愍诗思凄惋,盖富于情者。如《江南春》云……观此语意,疑若优柔无断者。至其端委庙堂,决澶渊之策,其气锐然,奋仁者之勇,全与此诗意不相类,盖人之难知也如此”(《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曾经作过寇准副职的范雍在《忠愍公诗序》中也谈到:“尝为《江南春》二绝,……人曰少贵无不足者,其摅辞绮靡可也,气焰可也,惟不当含凄尔。”其实,他们都没有说对。范雍以为只有诗人的女婿文康公(名王曙)说中了:“乃暮年迁谪流落不归之意。诗人感物,固非偶然。时以为文康公之知言也。大约公之为诗,多有此意。”诗人在澶渊之盟后不久,晚年罢相又复相,又被排挤去位。后贬死雷州。作为一个人,他心中存有芥蒂;作为一个政治家,他感到失意和抱负难以再展;而作为一个诗人,“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他对景伤情,发为诗句,原因就在于此。
  此诗一二句点明题意,并描写出了江南春日黄昏的那种迷离艳冶之美。末句转入抒情,诗人心中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此诗颇具唐诗特色,情韵悠长,蕴藉空灵。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中杳杳,指江水的深暗幽远。夕阳西下,江面上水波渺茫,远望好似烟雾笼罩;江水浩渺,迢递不断,如同远隔千里。一阵东风,吹来缕缕白苹清香。寥寥十四字,表面写无人之景,实是境中有人,“隔”、“风起”、“香散”,都是从人的感觉角度落笔的,因此第三句就将人推出镜头来。原来此时诗人正伫立在汀洲(水边平地)之上凝望着。此属倒装句法,按顺序而言,应把此句提到最前面,但如倒转过来,便属凡笔,诗意也索然了。
  美景令人陶醉,也撩人伤感,尤其是悲愁郁结的人,所以末句便转入抒情。此时,诗人面对一江春水,心中陡然涌起无限愁绪,感到自己的绵绵愁情就像眼前的春水,无了无休。“愁情不断如春水”,凭借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化抽象为具体,含蓄地倾吐出愁情的沛然莫遏,与早于他的李煜《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晚于他的秦观《江城子》词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异曲同工。李词鲜明、生动,秦词情辞兼胜,寇准的诗则妙在首尾呼应,情景相生,另有耐人吟味之处。

诗人寇准的古诗

望都雨夜

宋代 寇准

孤驿萧条风雨夜,夜深窗竹动秋声。
离魂无睡难成梦,却绕长廊独自行。

雨夜许氏第会宿各赋四韵

宋代 寇准

雨夜销烦暑,林塘向夕幽。
庭虚惟久月,树冷欲生秋。
河北嗟新别,樽前念旧游。
若非逢胜会,何以解离忧。

奉和御制真游殿上梁

宋代 寇准

敦崇妙本膺丕贶,濬发鸿源示贶年。
吉语密传当乙夜,粹仪祗觌拥祥烟。
皇心翼翼精斋至,祖德绵绵道诲宣。
诞集纯禧彰锡羡,交修茂典表钦先。
爰稽大壮新琼宇,仰法殊庭设绮筵。
山积瓌材咸备矣,神扶华栋见巍然。
元龟献兆良辰协,哲匠施勤庶艺全。
四柱如翚循宝势,觚稜削玉灿珠躔。
黼帷夙设宸居丽,翠葆躬临圣志虔。
昭答明灵陈盛会,睿词敷畅焕云牋。

阳关引

宋代 寇准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朝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尽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

南阳帝上各赋玉蝴蝶花一绝

宋代 寇准

堪赏东君造化奇,装成蝴蝶满纤枝。
粉融轻翅攒花蕊,疑是寻芳未去时。

游花岩寺

宋代 寇准

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
层楼望尽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

忆洛阳

宋代 寇准

金谷春来柳自黄,晓烟晴日映宫墙。
不堪花下听歌处,却向长安忆洛阳。

巴东有感

宋代 寇准

长岁天涯悲断梗,逢君无处不伤情。
那堪日落红楼伴,更听萧萧杜宇声。

和赵监丞赠隐士

宋代 寇准

不爱簪裾陪盛列,终年深隐养天机。
静闻风雨眠渔艇,闲称林泉挂道衣。
门接水村多野色,鹤当莎径立残晖。
高吟幽赏无羁束,始觉趋时事事非。

送友生下第南归

宋代 寇准

频频退礼闱,此去欲忘机。
霄汉贫难达,江湖老独归。
程遥秋浪叠,村暝夜灯微。
应使为儒者,翻悲苦业非。

再到邺下有感

宋代 寇准

漳滨胜地皆牢落,晚岁重来恨莫收。
极浦寺藏云树老,故人门锁雨苔秋。
烟霄得路轮时彦,泉石忘机阻旧游。
今日重思昔年事,放怀惟上夕阳楼。

秋晚闲书

宋代 寇准

吟情自觉都无趣,况复离居感物华。
厌读群书寻野径,闲收落叶煮山茶。
烧残寒菊花犹在,霜过香橙味转加。
因想前期重搔首,不堪秋思极长沙。

长安春书

宋代 寇准

务闲公府都无事,骑吏前驱引马行。
雨霁晚街官柳色,日长春寺讲钟声。
云山已有终南秀,泉石犹思洛下清。
闻道曲江新水满,欲携歌管出重城。

书河上亭壁

宋代 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送吉上人

宋代 寇准

新鸿并落叶,正逐朔风飞。
此地仍分首,何山是所归。
问程云栈远,宿馆雨灯微。
莫恨天涯别,重寻志未违。

成安秋望

宋代 寇准

八月西风蝉噪时,萧萧疏叶已辞枝。
烟村物景都无赖,况是登临有所思。

与诗友会宿

宋代 寇准

此夕南轩宿,论诗万虑忘。
苦吟秋信近,寂坐漏声长。
室静灯光暗,桐疏露气凉。
幽怀聊自遣,山色渐苍苍。

春日登楼怀归

宋代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远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江上晚望怀所知

宋代 寇准

迟迟迷远信,闲立大江隅。
游子在何处,秋风吹五湖。
潮回沙鸟聚,岸阔钓船孤。
归去还堪叹,田园半已芜。

送人往岭表

宋代 寇准

炎光君此去,旅恨杳何穷。
海树瘴烟黑,蛮村山路中。
寇准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1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