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得自君之出矣

赋得自君之出矣

唐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赏析

此诗是赋得体,无论是赋诗得题,还是赋诗得句,总之是拟作。自六朝至唐代,拟此者代不乏人。诗人拟之,自是一次学诗演练。
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
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古诗十九首中,以“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直接描摹思妇的消瘦形象,写得相当具体突出,而在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贴切,想象新颖独特,使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自从你离开家乡远行,我再不去动破旧织机。
想念你犹如天边圆月,一夜一夜减弱了光辉。
注释
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之出矣”是乐府诗杂曲歌辞名。
君之出矣:夫君离家。之,助词,无实际意义。矣,了。
不复:不再。理残机:理会残破的织布机。
思:思念。满月:农历每月十五夜的月亮。
减:减弱,消减。清辉:指皎洁的月光。

诗人张九龄的古诗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唐代 张九龄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照镜见白发

唐代 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唐代 张九龄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在郡秋怀二首

唐代 张九龄

秋风入前林,萧瑟鸣高枝。寂寞游子思,寤叹何人知。
宦成寞不立,志存岁已驰。五十而无闻,古人深所疵。
平生去外饰,直道如不羁。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物情自古然,身退毁亦随。悠悠沧江渚,望望白云涯。
露下霜且降,泽中草离披。兰艾若不分,安用馨香为。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南还湘水言怀

唐代 张九龄

拙宦今何有,劳歌念不成。十年乖夙志,一别悔前行。
归去田园老,倘来轩冕轻。江间稻正熟,林里桂初荣。
鱼意思在藻,鹿心怀食苹。时哉苟不达,取乐遂吾情。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唐代 张九龄

元僚行上计,举饯出林丘。忽望题舆远,空思解榻游。
别筵铺柳岸,征棹倚芦洲。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别乡人南还

唐代 张九龄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阴。何言荣落异,因见别离心。
吾亦江乡子,思归梦寐深。闻君去水宿,结思渺云林。
牵缀从浮事,迟回谢所钦。东南行舫远,秋浦念猿吟。

初入湘中有喜

唐代 张九龄

征鞍穷郢路,归棹入湘流。望鸟唯贪疾,闻猿亦罢愁。
两边枫作岸,数处橘为洲。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唐代 张九龄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巡属县道中作

唐代 张九龄

春令夙所奉,驾言遵此行。途中却郡掾,林下招村氓。
至邑无纷剧,来人但欢迎。岂伊念邦政,尔实在时清。
短才滥符竹,弱岁起柴荆。再入江村道,永怀山薮情。
矧逢阳节献,默听时禽鸣。迹与素心别,感从幽思盈。
流芳日不待,夙志蹇无成。知命且何欲,所图唯退耕。
华簪极身泰,衰鬓惭木荣。苟得不可遂,吾其谢世婴。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代 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唐代 张九龄

将命祈灵岳,回策诣真士。绝迹寻一径,异香闻数里。
分庭八桂树,肃容两童子。入室希把袖,登床愿启齿。
诱我弃智诀,迨兹长生理。吸精反自然,炼药求不死。
斯言眇霄汉,顾余婴纷滓。相去九牛毛,惭叹知何已。

感遇十二首 其四

唐代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咏燕 / 归燕诗

唐代 张九龄

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感遇十二首

唐代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弋者何所慕!

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
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
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
海上有仙山,归期觉神变。

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
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
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
贵人弃疵贱,下士尝殷忧。
众情累外物,恕己忘内修。
感叹长如此,使我心悠悠。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⑿。
可以荐嘉客⒀,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永日徒离忧,临风怀蹇修。
美人何处所,孤客空悠悠。
青鸟跂不至,朱鳖谁云浮。
夜分起踯躅,时逝曷淹留。

抱影吟中夜,谁闻此叹息。
美人适异方,庭树含幽色。
白云愁不见,沧海飞无翼。
凤凰一朝来,竹花斯可食。

汉上有游女,求思安可得。
袖中一札书,欲寄双飞翼。
冥冥愁不见,耿耿徒缄忆。
紫兰秀空蹊,皓露夺幽色。
馨香岁欲晚,感叹情何极。
白云在南山,日暮长太息。

我有异乡忆,宛在云溶溶。
凭此目不觏,要之心所钟。
但欲附高鸟,安敢攀飞龙。
至精无感遇,悲惋填心胸。
归来扣寂寞,人愿天岂从?

闭门迹群化,凭林结所思。
啸叹此寒木,畴昔乃芳蕤。
朝阳凤安在,日暮蝉独悲。
浩思极中夜,深嗟欲待谁。
所怀诚已矣,既往不可追。
鼎食非吾事,云仙尝我期。
胡越方杳杳,车马何迟迟。
天壤一何异,幽嘿卧帘帷。

登临沮楼

唐代 张九龄

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
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
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
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唐代 张九龄

设险诸侯地,承平圣主巡。东君朝二月,南旆拥三辰。
寒出重关尽,年随行漏新。瑞云丛捧日,芳树曲迎春。
舞咏先驰道,恩华及从臣。汾川花鸟意,并奉属车尘。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

唐代 张九龄

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转逢空阔处,聊洗滞留情。
浦树遥如待,江鸥近若迎。津途别有趣,况乃濯吾缨。

通化门外送别

唐代 张九龄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南山下旧居闲放

唐代 张九龄

祗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187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