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水调歌头(自和)
将到永州宿村舍
过衡州值雨人遇赋
水龙吟·元英燕罢瑶台
礼湘山佛和别驾叔韵
赠相士陈林过金陵
贺新凉(甲寅春闻襄寇退)
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
竟日百馀里,相逢三数家。平岗尽茅苇,沃壤旧桑麻。
短树巢归燕,荒城宿乱鸦。兴亡谁与问,马首夕阳斜。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 其一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撚须。
西江月(再和)
赠富春子
水龙吟 其十二 辛亥和吴制参赋雪韵
元英燕罢瑶台,玉妃满地花钿委。山川幻出,剡溪梁苑,齐宫郢里。
半点瑕无,一团和就,珠圆琼碎。任谢家儿女,庭前争诧,盐空撒、絮风起。
夜入蔡州城里。问官军、果谁堪比。饮羔烹凤,众宾一笑,直聊尔耳。
寒耸玉楼,冻呵金井,属公诗史。更须持大白,浩歌黄竹,为丰年喜。
一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福岩再过公安赠行
宁国道间喜晴
水龙吟 其二 和韵
荆州咫尺神州,几番得失孙刘手。山河天险,东南牖户,钺何轻授。
泪落碑存,鹤归城是,不堪回首。喜大堤草色,镇长春在,羊与陆、孰能否。
风景依然吾有。柳营深、铁衣闲昼。摩云胜气,追戎马足,走蜚狐口。
往事纷纷,付之蛮触,相忘庄叟。有人焉,中夜闻鸡,剑光正烛牛斗。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
代为其亲寿
过京山
题张医谕活庵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诸友迟留待雪再用韵
己酉庆周子将寿八十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
过忠州访酆都观二首
望富池卷雪楼作
和水竹梅烛韵 其二
阻风太湖沙塘港
沁园春 其二十二 以雨不克登楼,用前韵
登尘表
满江红 其二 和刘仓咏雪
咏衡岳禹柏
水调歌头(庚子寿制阃别尚书)
霁后登水云阁凭栏偶成
重庆阃治十咏·友石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
寿陈制垣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二
自和
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
满江红 其将 乙卯咏海棠
宿柳池松风亭
登郢州四望亭
和将志父春风亭韵
记十五日夜星犯月
别权泸帅朱杞材太社
赠李尉归霅川
宁国道间即事
天基节静江祝圣乐语口号
虞美人(己亥春)
甲申宁庙挽词
送糟蟹遗制幕
沁园春(送乔宾王)
水调歌头(再和)
沁园春·极目江涛
过樊城用刘清叔韵
念奴娇(壬午徽州道间)
桂林即事
八声甘州·自当年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水调歌头(丁亥重阳登益昌二郎庙楼)
大酺(和陈次贾赠行韵)
水龙吟 其三 和幕府贺策应
水调歌头·问讯中秋月
沁园春(乙卯咏桂)
赠郑通庵
沁园春·唤麴生来
和罗季能上已羽池送客
和刘清叔襄阳草庐韵二首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壬子江陵寄闻人松庵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行湘潭道
利州登栈道
题衡阳临湘驿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 其二
阻风固城湖
道间即事亦有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