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李曾伯
洪云岩有和谢之 其一
春近衡峰雁又回,老怀休忆故山梅。花期自是江南早,早晚湘南也解开。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李花
题二水光华驿
琼筦雇守示和愚溪诗用韵饯之
丙午九日将过阳羡偶成
水调歌头(自和)
题范蠡五湖图
丁已到宜兴坟庵
水调歌头(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
沁园春(月夜自和)
送李琴士据梧
贺新郎·幸得闲中趣
和士友傅勉之喜雨韵
水龙吟 其八 和韵
归来袖手江湖,不妨左右持螯白。凉宵幸对,一轮端正,娟娟秋色。
万宇冰清,千林霜缟,更无云隔。对金茎露冷,铜壶漏静,梧阴转、画桥北。
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
抖擞吟情,徘徊舞影,可怜佳夕。怅力微心在,梦中一曲,似黄楼笛。
登郢州四望亭
宿千丘市晓行
夜宿三家市,晨征十里程。竹舆冲雾去,草屐带霜行。
无犬花村吠,有鸡茅店鸣。湖南真乐土,邻柝莫相惊。
沁园春(庚寅为亲庭寿)
晓行颍上县
斗大一城垒,角分双佛图。戍营多甲士,耕陇少丁夫。
月落鸡声杳,风高雁影孤。征人皎无寐,趣马问征途。
甲午七夕在京和朱子木韵
大酺(和陈次贾赠行韵)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658篇诗文
又和答云岩 其一
满江红 其一 乙卯咏海棠
过西海隘即事
宿柳池松风亭
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登寿沙和抑斋韵
和江陵阙干风雨问讯虚舟韵二首
陈次贾归以二诗言别和韵送之
八声甘州(癸丑生朝)
夜分和郑小山韵二首
曾总干以乃尊侍郎二诗见示和韵
九日登寿沙城楼
点绛唇(辛亥饯陈次贾归)
壬辰过鄂渚简张子直总干 其一
淡沧陈校勘以稿求答之
桂林宴提刑乐语口号
道间怀益昌总所海棠
甲午淮幕和萧应父赠郑允蹈韵 其二
道间苦热
代益昌宪运两司宴制帅乐语口号
黄州上已和王子方雪堂韵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题推篷梅轴
送子倅宜春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飞燕
伏读靖康宸札有感
宿中洞
又用韵
水调歌头(再赋)
离颍州道间
好事近(甲申春益昌作)
乙已题制参萧应父袭芳亭
送翟简卿制参赴南安二首
食河豚鲈鱼席间口占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湘竹
八声甘西·自当年
定花阻风五首
声声慢(和韵赋江梅)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 其三
醉蓬莱·有擎天一柱
过鄂渚登南楼
阻风太湖沙塘港
首夏而有秋意
枕上偶成
和刘清叔檀溪韵
道间即事亦有间而感慨
淮淝忆幼度
登岘山用刘清步韵
登西楼题柱
水调歌头·两岁是六帙
题宜兴庵壁
辛酉首夏余云谷自四明来访且录示丙辰年所和
过愚溪
水龙吟(寿游参政)
沁园春·极目江涛
水调歌头·千一载英杰
八声甘州(和刘仓贺蜀捷)
沁园春·大疏归来
王母致语口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