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读元进士李祁云阳集

读元进士李祁云阳集

明代 李昌祺

神情秋水态春云,菽粟甘腴布帛温。菊径秋风陶栗里,柴门落日杜羌村。

鸾歌凤吹排空远,蚓窍蝇声到处喧。纵有黄金那可铸,寥寥骚雅向谁论。

诗人李昌祺的古诗

重涖汴藩示流民

明代 李昌祺

汴藩控西北,水陆咸此会。太行如长城,巀嶪壮藩卫。

黄流自天来,荡潏势何锐。土壤多肥美,风俗寡浮伪。

云胡遽凋弊,徵调靡宁岁。富者化贫窘,窭者填沟浍。

十室数口存,一户百徭萃。妇人废蚕绩,杼轴悉空匮。

丁男应夫匠,累载负租税。偷生既难期,逃窜非所畏。

嗟我忝旬宣,重临益惊悸。劳来固乃职,夙夕思尽瘁。

庶几解倒悬,疲瘵少苏遂。矧兹圣明朝,屡下宽恤惠。

苦语示群氓,归哉理荒秽。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九 秋信

明代 李昌祺

梧桐新月照空床,纨扇西风泪数行。好梦只随钟共断,閒愁偏与夜争长。

最怜牛女同今夕,却恨参商各异方。薄命盻盻并小小,料应不似我凄凉。

早发小孤山遇风

明代 李昌祺

湖尽江逾阔,舟行路若迷。垂杨春寂寂,芳草雨凄凄。

漩水鼋鼍窟,平沙雁鹜堤。风波随地有,何处可幽栖。

江渚见鸳鸯

明代 李昌祺

相随相顾复相亲,端的韩凭是汝身。莫向汀洲交颈宿,江边方有独行人。

悼王翁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海上归来牖下终,去时同伴葬辽东。重泉莫叹桐棺薄,玉匣籧篨等是空。

题道士黄宇中小景 其四

明代 李昌祺

竹树萧森白昼清,人间此是小蓬瀛。黄冠只说修行好,争奈浮生恋世情。

送钱秀才归文江

明代 李昌祺

劳歌一曲黯离忧,酒尽人分不可留。独树斜阳回夕鸟,孤舟残雪溯寒流。

行临湍水潇泷险,家在圆塘别业幽。欲折疏麻采衡杜,秋风零落满沧洲。

送人南归四首 其四

明代 李昌祺

年年长在客,北蓟复南京。秋雨沧洲雁,春风采石莺。

好山环故里,流水背孤城。去住无拘系,閒身到处轻。

怀黄州滕太守

明代 李昌祺

昔在南宫日,仙郎总俊髦。分符荣出牧,载笔忆联曹。

身已朱幡贵,名犹粉署高。公馀频吊古,舣棹访临皋。

蒋节妇

明代 李昌祺

萧萧斜日夕,肃肃悲风寒。涓涓苦泪滴,寂寂孤灯残。

昔为比目鱼,今作独宿鸾。捐生下相从,一死谅非难。

妾身岂足惜,老稚谁为看。节义古所重,贫寠敢不安。

庶几泉路魂,瞑目少自宽。泰山或可移,海水亦有乾。

惟应天上月,长照妾心肝。

己亥房山除夕营中作 其五

明代 李昌祺

今夕犹常夕,如何倍忆家。二三千里道,四十五年华。

贫有文章在,官无品秩加。遥知妻共女,愁坐卜灯花。

宿舞阳开元寺

明代 李昌祺

驱车巡郡邑,夜夜宿僧房。窗掩芭焦雨,钟敲薜荔霜。

一灯千虑集,孤枕五更长。无补惟宜退,先茔有草堂。

献陵挽歌 其五

明代 李昌祺

去国多年别九重,草茅名姓简宸衷。此生何处瞻天表,惟有清宵梦寐中。

除夕宿汝宁僧舍闻停止夫役喜而有作

明代 李昌祺

除夕留僧寺,焚香对老禅。青灯伴今夜,黄历换明年。

宵旰忧诚切,疮痍痛暂蠲。明晨呼万岁,顿首玉阶前。

寄刘孟熙隐者

明代 李昌祺

嵓壑幽栖者,閒情老不衰。露葵缘客折,晚稻约僧炊。

苔径林风扫,松窗岭月窥。诗名兼逸兴,湖海万人推。

合欢芍药二首奉教作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楼子花王副,根同蒂亦连。固知皆雅淡,孰敢别蚩妍。

绣阁云鬟并,妆台月貌联。暖风香雾里,向背总堪怜。

梅隐歌为萧医士作

明代 李昌祺

曾随罗浮仙,夜访萧史台。台前几株树,粲若琼瑶开。

粉面娉婷淡梳洗,娟娟绿萼娇相倚。龙宫舞女白霓裳,解佩招邀明月里。

须臾晴雪洒石阑,长风不惜轻吹残。搴芳忽遇萧史裔,幽情雅致真难攀。

笋皮裁冠纸裁帐,惟耽嘉遁无官况。饮冰寄傲寒香中,忧患何缘到心上。

巡檐行歌贪看花,寻常每至参横斜。轩裳梦断任身懒,山水情多从鬓华。

纵令对酒吟东阁,争似扶筇探西郭。第能曾并济川舟,效用终惭活人药。

活人应多功已深,年年着子满高林。阳回一气得春信,生生孰识堪舆心。

调羹事非成契阔,回思故园渺天末。独馀酸味今尚存,谩道能除世间渴。

舞阳留侯庙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昌祺

人心变幻几千般,带砺盟深亦易寒。秦网逃来逃汉网,谁将此意语萧韩。

送人南归四首 其三

明代 李昌祺

候馆停杯处,扁舟欲发时。归帆投远浦,斜日隐层陴。

暑退秋来早,潮生月上迟。经行逢胜槩,都付酒兼诗。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六 秋月

明代 李昌祺

白波浮出碧波晴,上到天心觉倍明。香雾云鬟人捣练,凉风露榭客调笙。

刘琨塞外凭栏啸,张渭湖中载酒行。曾是广寒攀桂手,龙钟犹想赋登瀛。

李昌祺

李昌祺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6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