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营口别黄县孙筱藩弟

营口别黄县孙筱藩弟

清代 李超琼

故人三十不得志,橐笔边城掌志记。行踪落落嗟穷途,文章浩浩多奇气。

旧家黄腄东海堧,古来往往见神仙。秦皇汉武去不返,蓬莱寂寞三千年。

楼台蜃气空无有,门前但见飙轮走。深心愿借张良筹,颇信折箠真在手。

早年师事青田刘,相从徒步穷荒陬。兵符阵法不足道,南阳东葛知谁优。

凤凰城头夜吹角,我方起舞君先觉。过从日久自殷勤,去就风高终卓荦。

去年共赋勾骊哀,今年海上笙歌来。远交近攻端已见,悲呼反受群儿咍。

眼中无数金银台,防秋谁是安边材。扶桑东望大波恶,楼船试瞰云涛堆。

忧时感愤曾何用,有人正上金天颂。河梁握别黯销魂,道义相期互珍重。

诗人李超琼的古诗

次叶临恭同年韵

清代 李超琼

捷书何日慰天颜,诸将裴徊战士闲。扼险不闻争{王果}水,覆军真合拟松山。

龙兴旧地防孤露,鸭渌潜师盼凯还。悲愤颇因形势熟,昨宵犹梦出榆关。

初秋感兴四首

清代 李超琼

腰围瘦减带嫌宽,比似休文恐尚难。每读离骚增侘傺,偶谈时事杂悲欢。

梦中死友张元伯,海外知交管幼安。塞黑枫青劳结想,满窗风雨又更阑。

题篝灯馀影图

清代 李超琼

蚖膏凤脑不足数,天心能鉴篝灯苦。流传世世生光辉,一点丹衷耿蓬户。

丹衷皎若光明烛,自照冰霜矢幽独。鹍弦弹断泪横流,洒向卷葹满阶绿。

磨笄未决还踟蹰,不难一死难抚孤。闭门春去落花尽,正有支燕来哺雏。

膝前环顾同悲切,寸寸肝肠化成铁。未知败絮逊重衾,长饱香糜是糠屑。

渐看儿女皆英英,历尽艰难始长成。当年六索今无负,辛苦从头说短檠。

檠短更长夜复夜,百层银箔光交射。深宵指裂不知寒,生计自怜归纸价。

此时灯影青荧荧,此时人影孤伶仃。血诚蟠际漆室朗,隐隐光焰通天庭。

从来济变在坚忍,廿载支撑心力猛。宰相能如此母贤,即今倭患何由逞。

遗徽诵述自元孙,我更披图感慨存。只应天上金莲矩,万朵千枝到德门。

重检辽友先后来书综所述近事诗以记之得二十绝 其三

清代 李超琼

预走曾闻上计推,竟无一士断头回。飞章正报臧洪死,又见辕门请谒来。

嘉平十四夜三鼓由通远堡驰骑行六十里至雪里站天色始曙马上口占一 ...

清代 李超琼

银沙满路马蹄乾,貂袖笼鞭夜不寒。边塞行踪谁为写,万山奇雪月中看。

九日偕兄弟登少岷山作

清代 李超琼

茱萸红熟霜天晓,兄弟曾无一人少。秋光满地出家园,万仞峰头看浩渺。

我家正对少岷山,山作屏风几叠环。雨翠睛岚都在望,廿年惜未一跻攀。

年来踏倦锦城路,一棹南旋秋欲暮。联床睡起携樽行,立石渡头截江渡。

是时天气久晴朗,稻孙刈尽郊原敞。不须纡道绕溪唇,径越梯田上崖掌。

绿崖一线羊肠恶,洞号穿心碥仄脚。仙人仙去已千年,不见白猿还采药。

何人好异读书来,石室斜向泸江开。诗碣名字半磨灭,过汝不暇剜苍苔。

蜗旋蚁转度丛竹,几曲之溪惊到目。山僧招我倚栏看,万点黄金绽新菊。

天风吹衣杯在手,长啸焉知帽落否。乡关易老少年心,惊人诗句空搔首。

伯兮叔兮莫辞醉,此间可枕黄花睡。前度刘郎已灰尘,谁向诗中问糕字。

狂言未尽晚烟冷,下山踏乱斜阳影。回看笔架三峰齐,新月半钩在东岭。

遇菱塘村

清代 李超琼

竹树迷离密绕村,绿阴深处见鸡豚。人家正在溪桥畔,一路蓼花红到门。

营口别黄县孙筱藩弟

清代 李超琼

故人三十不得志,橐笔边城掌志记。行踪落落嗟穷途,文章浩浩多奇气。

旧家黄腄东海堧,古来往往见神仙。秦皇汉武去不返,蓬莱寂寞三千年。

楼台蜃气空无有,门前但见飙轮走。深心愿借张良筹,颇信折箠真在手。

早年师事青田刘,相从徒步穷荒陬。兵符阵法不足道,南阳东葛知谁优。

凤凰城头夜吹角,我方起舞君先觉。过从日久自殷勤,去就风高终卓荦。

去年共赋勾骊哀,今年海上笙歌来。远交近攻端已见,悲呼反受群儿咍。

眼中无数金银台,防秋谁是安边材。扶桑东望大波恶,楼船试瞰云涛堆。

忧时感愤曾何用,有人正上金天颂。河梁握别黯销魂,道义相期互珍重。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 其四

清代 李超琼

灯火蜿蜒指下关,秣陵城郭有无间。六朝金粉如长夜,莫恨经过未看山。

宽甸城西北有王将军墓相传为明季死绥者而碑仅四字不知其名诗以吊 ...

清代 李超琼

六甸城头急皋鼓,六甸城西争战苦。城工未毕烽烟来,螳臂支撑安足数。

将军起家果何自,定许军中推壮士。一身战死不知名,剩有残碑留此地。

想当铁骑漫山时,深入重围尚不知。肉博短兵亲荡决,万人披靡看英姿。

瞋目奋呼重格斗,烈士沙场甘断脰。裹尸马革本初心,笑煞援师终不救。

归元先轸面如生,温序衔须怒未平。所部健儿齐恸哭,匆匆渴葬即佳城。

如何勒石惟留姓,猿鹤虫沙归一尽。家风不愧豹留皮,铁枪后裔多刚劲。

只今荒草深茸茸,鼪鼯窟穴通幽宫。达里未收刘綎骨,谁从边徼吊孤忠。

中屯所道中

清代 李超琼

半日车行只下山,孤云西望首频还。慈亲尚盼都门信,风雪漫天已出关。

汉口小住旋附轮舶至沪途中杂诗 其五

清代 李超琼

金山风紧塔铃摇,铁瓮城西未落潮。过客只沽京口酒,不须兴废问南朝。

病余

清代 李超琼

病余未损是诗心,镜里添多白发侵。香绕碧帘盘古篆,树留绿叶护秋阴。

年华如水消沈易,时事关怀感慨深。闻道东征军大溃,惊呼三叹自愁吟。

十月二十八日枕上闻飞雪有声移时遂止怅然感赋仿欧阳公禁体用东坡 ...

清代 李超琼

藤轩风过飘霜叶,夜半琤琮杂飞雪。连朝酝酿今始成,便冀遗蝗先殄绝。

龙公试手兴颇豪,初势疑压筼筜折。只怜宿鸟一时惊,且任行踪三径灭。

年来须鬓半星星,坐叹流光如电掣。青山此际改苍颜,定似吾衰皴面缬。

歌词正拟叶阳春,厅事还思铺木屑。岂知滕六竟遄回,翳凤琼楼去飘瞥。

麦根薄润曾何济,占丰恐负吴农说。念之辗转不成眠,自笑黄紬冷于铁。

过宝带桥

清代 李超琼

澹台湖心暮烟起,澹台湖西暮山紫。长桥桥门五十三,叶叶归舟荡秋水。

罱泥船小无遮阑,老农举首识旧官。正忧年丰尔难免,隔窗已见催租瘢。

苏文忠公祠在定慧寺后即守钦长老住持所也秋祭日诣焉芜秽不治顾之 ...

清代 李超琼

玉局仙人本奎宿,九州内外争尸祝。中吴祠宇半荒凉,来酹寒泉荐秋菊。

公之井里我乡关,绮岁眉山往还熟。秋风倚棹荡玻璃,春日循街问纱縠。

一从东下踏尘土,梦绕淩云如转毂。宦游况送江入海,似与遗迹相追逐。

繄昔公当乞郡时,钱塘吴兴频典牧。姑苏台畔屡经过,山水流连等三竺。

虎邱岩壁铁花秀,高会欣逢刘孝叔。三贤画像快留题,苦羡鲈鱼叹麋鹿。

镰衣杷菌眼枯泪,尤为吴农重蒿目。公乎虽去八百载,疑有英灵时往复。

西风摵摵吹疏木,神之来兮气萧肃。艾烟纷缭鼪鼯逃,想像灵旗天半簇。

昔闻定慧钦长老,一面缘悭互倾服。惠州谪去八千里,翟公门无客不速。

独教契顺远投诗,寒山十颂清可读。当时行脚苦招邀,应迓吟魂返僧屋。

岂知劫火到毗耶,铁柱石楼有翻覆。啸轩可啸似黄州,至今竟无风扫竹。

写真图或倩龙眠,笠屐不堪尘满掬。自来三吴盛文史,何时淫祀滋繁黩。

铲除空忆睢州汤,起化更少平湖陆。竟令胜迹莽榛菅,坐使明禋失清穆。

惟公浩气没犹存,风马云车肯频蹙。尚循典礼洁牲牷,不似琼儋烧蝙蝠。

群蒿一奏鹤南飞,城郭依然应降福。骖龙翳凤公去来,定念旧游惊闪倏。

太息当时箕口张,乌台诗案千秋独。买田阳羡归未能,万里桄榔甘黜伏。

公之名德尚若此,我辈何功幸持禄。愿将举废告同心,半亩溪堂更新筑。

紫袍腰笛寿公时,还献梅花挹清馥。

登寝浦寺楼用东坡横翠阁诗韵

清代 李超琼

西堤三三横,东堤两两纵。层楼踞堤上,览尽湖天容。

湖天莽青苍,空阔疑无物。惟有白杨花,飞飞扑人额。

人生百年安可期,此湖往事诚堪悲。城郭人民一朝尽,过之使我攒双眉。

绿波空自年年好,佛像也如人易老。桑田沧海不须哀,宁知水底非楼台。

钟声若解谈天宝,便向湖心捉月来。

重检辽友先后来书综所述近事诗以记之得二十绝

清代 李超琼

牙山草木误重围,胆落诸梁免胄归。诏下万方齐感泣,岂知血战事全非。

忧蝗叹

清代 李超琼

食民之饱比蝗饱,食民之蝗与饱搅。忧蝗不必为忧民,竟不忧蝗饱大好。

年来饱政如雷电,千村保甲旌旗变。史白功成往迹湮,龚黄誉重连章荐。

更看细柳闲临冲,真将军诩人中龙。萑苻不动湖山曲,宜有和气相弥缝。

蝗兮尔何为,应候蠕蠕起。三冬无雪掘还生,一春苦寒冻不死。

晴干雨泞风飙狂,遗孽扫除仍有子。昨闻姑苏之南邗沟北,漫山蠕动都生翼。

村氓收捕但论钱,戍卒驱除终未力。故人作宰濒京口,书来为道忧劳久。

浃旬扑捉苦无功,四野炎曦扶病走。我闻斯语魂为惊,欲参末议苏耕氓。

却惭聋聩今方启,未识天灾物害难力争。人力有穷蝗有命,怪底神君多异政。

蒲涛鸟多啄将完,真州蝝毙埋欲尽。江南江北方高歌,蔽天忽讶飞蝗多。

吴淞又报蝗投河,蝗兮蝗兮奈饱何。

秋怀用东坡韵 其一

清代 李超琼

秋风有寒意,所忧在农时。苦雨日以至,吴棉摧可悲。

藤轩积阴黯,湿晕生书帷。老干若梯磴,静夜腾鼪狸。

可怜双鹊来,不敢栖虬枝。腐草知多少,为萤争飞追。

微明亟自炫,遑计霜雪期。霜雪岂有择,无为长嗟咨。

木叶倏已脱,松柏彫总迟。

李超琼

李超琼

清四川合江人,字紫璈。同治十二年举人,历官阳湖、江阴。光绪三十三年任上海知县,有循声。公余喜赋诗,书法纵横洒落,别有意趣。有《石船居诗集》。► 4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