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池口风雨留三日

池口风雨留三日

宋代 黄庭坚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译文

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
孤城三天刮风吹雨,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
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舂锄。
烟雨迷蒙中远眺,那浩渺如练的长江水滔滔流向远方,那巍峨绵延的山岭,犹如一双长颈赤目的属玉鸟,近观此景,见雨中淋着一只白鹭。
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
渔翁从邻舍出来收网具,而我并不羡慕鱼美可口。
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
转眼之间一切都变成陈迹,不如暮色中回到窗下读残书。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注释

⑴池口:今安徽贵池,在安徽省南部,秋浦河下游,北临长江。贵池市以城西贵池得名。
⑵孤城:贵池城。
⑶属(zhǔ)玉:即鸀鳿(zhú yù)。郭璞注:“似鸭而大,长颈赤目,紫绀色。”
⑷舂(chōng)锄:即白鹭,以其啄食的姿态有如农夫舂锄,所以有这个名称。
⑸临渊不羡鱼:《汉书·苓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无行动。这里反用其意,说虽然面对江湾,而不羡鱼。
⑹俯仰之间:王羲之《兰亭集序》:”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俯一仰,形容极短暂的时间。
⑺陈迹:过去的事情。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创作背景

作者曾在北京当了七年的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入京改授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秋天从汴京出发赴江南。赴任途中因风雨而留滞池口(今安徽贵池),触景兴怀,有感而作此诗,抒发自己抱负难实现的抑郁、归隐情怀。

黄庭坚池口风雨留三日赏析

诗的前半在写景中抒情。首联从扣题入手,绘出一幅孤城风雨图:长江边上贵池孤城,恰逢瑟瑟秋风夹着如烟秋雨,绵绵濛濛下了三日,我无奈滞留小城,集市也因为淫雨而失去了往日车水马龙、街市繁荣的景象,小市人家只能避雨在家以淡饭素菜充饥度日。诗人信手拈来,不假藻饰,富有孤城风雨图的诗情画意。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质朴恬静的小城生活的喜爱。这里纯为写景,但内心情意已曲曲传出。
颔联触物起兴,诗人放眼四顾,无意中有一些景物触动了他的情怀,于闲适宁静中见出内心的波澜。那浩浩江水流向远方,迤逦的山岭,看上去像一双属玉鸟。司马相如《上林赋》说:“鸿鹔鹄鸨,鴽鹅属玉。以上是远眺。近观则是:“身闲心苦一舂锄。”舂锄即白鹭,这种鸟满身雪白,给人以清高闲雅的印象,但诗人却感到它身虽闲而心实苦。这个“苦”字实际是诗人触景生情,而又将情感投射于外物的结果,这里意象中含有兴起,赋中含有比喻,表面写白鹭,而实际则是诗人的自喻。当时黄庭坚面临种种矛盾。他志大才高,但现实政治又使他失望,他只是个闲散无权的学官,只能自叹“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次韵答柳通臾求田问舍之诗》),“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林为之送笔欢赠》)。他不愿屈身事人,渴望归田,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折腰为官,所谓“尝尽身百忧,讫无田二顷”(《次韵寄润父》),“斑斑吾亲发,弟妹逼婚嫁,无以供甘旨,何缘敢闲暇?”(《宿山家效孟浩然》)都道出了内心的苦闷。但诗在这里只点到即止,给人留下了很多想象的余地。
诗的后半在记叙中抒情。颔联以物为比兴,颈联则是以人起兴。渔翁刚从屋舍来水边收网,这一极偶然的景象却触动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他由网而联想到鱼,于是反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成语(《汉书·董仲舒传》),表达了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这一造语也是一种巧思。反用典故成语,古人称为翻案法,如杨万里说:“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诚斋诗话》)《艺苑雌黄》说:“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这种手法受到禅宗的影响,禅宗推重翻却成案,更进一解的睿智,如六祖惠能的著名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是惠能对神秀以树、镜来比喻心的偈语的翻案。黄庭坚此联从生活琐事中激发联想,闪耀出思想的火花,类似禅宗的机锋,于寻常事物中获得妙悟。
诗以达道之言作结,表现出超迈脱俗的胸襟。“俯仰之间已陈迹”化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成句:“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逸少的本意是感叹人生短暂,不觉悲从中来。黄庭坚虽用其字面,其意却相反:世事瞬息万变,面对无常的人生,还是退出争名逐利之场,到书中去寻找乐趣。这正如他在另一首诗中所说的:“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胸中元有不病者,记得陶潜归去来”(《喜太守毕朝散致政》)。
此诗是作者触景物即兴而作,写景淡雅风致,用语清新奇峭,用典翻出新意,在平常事物中予以名理,将古诗气脉运用于律诗,一洗刻镂饾饤,留下了自然古雅的本色。

诗人黄庭坚的古诗

戏呈孔毅父

宋代 黄庭坚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
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

赠花光老

宋代 黄庭坚

浙江衲子静无尘,个个庄严服余新。
何似乾明能效古,渠知北斗里藏身。

题胡逸老致虚庵

宋代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籯常作灾。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常明月生蚌胎。
山随宴坐图画出,水作夜窗风雨来。
观水观山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

和答魏道辅寄怀十首

宋代 黄庭坚

剑埋丰城狱,气与牛斗平。
皇明烛九幽,湔袚用神兵。
谁言黄沙碛,矢尽鼓不呜。
至今门下士,落涕为荆卿。

戏赠张叔甫

宋代 黄庭坚

团扇复团扇,因风托方便。
衔泥巢君屋,双燕令人羡。
张公子,时相见。
张公一生江海客,文章献纳麒麟殿。
文采风流今尚存,看君不合长贫贱。
醉中往往爱逃禅,解海澄江静如练。
淮南百宗经行处,携手落日回高宴。
城上乌,尾毕逋。
尘沙立暝途,惟有摩尼珠。
云梦泽南州,更有赤须胡。
与君歌一曲,长铗归来乎。
出无车,食无鱼。
不须闻此意惨怆,幸是元无免破除。
脱吾帽,向君笑。
有似山开万里云,论心何必先同调。
河之水,去悠悠。
将家就鱼米,四海一扁舟。
头陀云外多僧气,直到湖南天尽头。
潭府邑中甚淳古,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得长年饱吃饭,苦无官况莫来休。

再赠陈季张拒霜花二首 其二

宋代 黄庭坚

倒著接䍦吾素风,当时酩酊似山公。且看小槛新花蕊,休泥他家晚菊丛。

顾笑千金延客醉,解酲五斗为君空。欢娱尽属少年事,白发欺人作老翁。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宋代 黄庭坚

桃李春成径,本自不期人。
历下两寒士,箪瓢能悦亲。
耻蒙伐国问,肯卧覆车尘。
子既得此友,从之求日新。

新息渡淮

宋代 黄庭坚

京尘无处可轩眉,照面淮滨喜自知。
风里麦苗连地起,雨中杨树带烟垂。
故林归计嗟迟暮,久客平生厌别离。
落日江南采蘋去,长歌柳恽洞庭诗。

重赠徐天隐

宋代 黄庭坚

建极临万邦,稽古陛下圣。
除书日日下,有耳家相庆。
满意见升平,父老扶杖听。
平生所传闻,似仁祖德性。
定鼎百世长,橐弓四夷静。
执事当前朝,官冷殊未称。
破帽风攲攲,简易不骑乘。
危颠相扶持,泉石供嘲咏。
成乐涧阿中,傲世似未敬。
收潦下秋船,期公拜嘉命。
开元贞观事,身得见全盛。
闭门长蓬蒿,或许老夫病。

和答王世弼

宋代 黄庭坚

文章年少气如虹,肯爱闲曹一秃翁。
弦上深知流水意,鼻端不怯运斤风。
燕堂淡薄无歌舞,鲑菜清贫只韭葱。
惭愧伯鸾留步履,好贤应与孟光同。

次韵中玉早梅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梅蕊争先公不嗔,知公家有似梅人。何时各得自由去,相逐扬州作好春。

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二首

宋代 黄庭坚

北岭山矾取意开,轻风正用此时来。
平生习气难料理,爱著幽香未拟回。

谢人惠猫头笋

宋代 黄庭坚

长沙一月煨鞭笋,鹦鹉洲前人未知。
走送烦公助汤饼,猫头突兀想穿篱。

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士至黄龙奉谒

宋代 黄庭坚

山行十日士沾衣,幕阜峰前对落晖。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士鸠归。
灵源大士人天眼,双塔老师诸佛机。
白发苍颜重到此,问君还是昔人非。

颜阖

宋代 黄庭坚

颜阖无事人,躬耕自衣食。
翩翩鲁公子,要我从事役。
轺轩来在门,驷马先拱璧。
出门应使者,陇上不谋国。
心知误将命,非敢惮行役。
使人返锡命,户庭空履迹。
中随卫侯书,起作太子客。
谁能明吾心,君子蘧伯玉。

王文恭公挽词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先皇凭玉几,末命寄元勋。宾日行黄道,攀髯上白云。

四时成岁律,五色补天文。不谓堂堂去,今为马鬣坟。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风雨阻留十日对榻夜语 ...

宋代 黄庭坚

沧江渺无津,同济共安危。四海非不广,舅甥自相知。

孔鸾在榛梅,鹪鹩亦一枝。千里同明月,相期不磷缁。

冲雨向万载道中得逍遥观托宿遂戏题

宋代 黄庭坚

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
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
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
仆僮偪侧泌,泾渭清浊混。

忆帝京(赠弹琵琶妓)

宋代 黄庭坚

薄妆小靥闲情素。抱著琵琶凝伫。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
万里嫁、乌孙公主。对易水、明妃不渡。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邹操

宋代 黄庭坚

归欤怀哉,此邦不可以游。
眷吾车而有柅,非河浒之无舟。
政何君而莫与,君何国而莫求。
岁荏荏而老至,慨时运之不逑。
洋洋乎水哉,丘之不得济也。
昊天不吊,仁者此无罪也。
揽国辟而家擅,几何而不殆也。
心病不可药,手足未有害也。
鸟覆巢於主人,凤摩天而逝也。
求所用生丧其生,吾不忍幪此虿也岂曰如之何,然後求诸蔡也。
已乎已乎!鸟兽山林,则以食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归我休矣,奉帝则也。
大同至小,天地德也。
小物自私,智之贼也。
国无知兮,我非伤悲兮。
驺御委辔,四牡驰兮。
心不慊於前驱,又欲下而走兮。
中园有林,斧所相兮。
大厦峨峨,不谋匠兮。
往者不可及,来者吾犹望兮。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9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