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谢翁士特惠笋

谢翁士特惠笋

宋代 李处权

北客未识猫头笋,此来逢君欣笋之。
出土好色已胜玉,下箸珍味端如饴。
口涎馋嚼笑早计,食指蠕动能前知。
小炉谁见亲煨熟,醉眼瞢腾岸接篱。

诗人李处权的古诗

强立许酒不至因以趣之

宋代 李处权

北里溪山翠满门,似闻小阮瓮门春。
怜渠世乱益风味,念我途穷多苦辛。
旷士可无千日醉,门生何事百年身。
临风日日香穿鼻,被缚甘为瓮下人。

简彦庸兄弟

宋代 李处权

五年踪迹似浮萍,岂料全家入画屏。
春去水田方漫漫,晓来山雾却冥冥。
可怜北客鬓毛白,尚啼主人眸子青。
准拟丰年多酿酒,正宜长醉不宜醒。

送庾侄亲迎延平李先生家

宋代 李处权

庾郎吾家千里驹,朝暮勤苦读父书。
少年绰有老成态,月旦考订评乡闾。
明当别我择贤妃,结束琴剑谁挽裾。
春空吹晴惠风畅,烟草弄色和气舒。
野桥融洩柳絮合,石岸惨怆鸣鶢鶋。
乘龙有期弗获饯,数椽政葺渊明庐。
旅愁冥思莫排遣,离恨挂臆难扫除。
况当春晚气暄淑,著体欲醉甘体如。
修程所嘱盖养摄,礼毕早办双飞舆。
妇翁传道世大儒,习俗再使淳古初。
稔知贤舅继家学,子如从之师有余。
归来阿叔待审订,义路礼门从广居。

抚松堂

宋代 李处权

丈人居水南,未省价高索。
平生省壑事,长啸天宇窄。
舍榜五株柳,宛是陶家宅。
舍南数亩园,似与人境隔。
方须漉酒巾,渐喜扶老策。
以兹不愿仕,偶然似彭泽。
青松手所种,抚之无愧色。
都忘岁月徂,不受霜霰迫。
是身等浮云,术也可不择。
持此百年间,常恐中道画。
旷哉遗世情,遇我眼不白。
问我来何时,胡为久於客。
我官亦易抛,行矣勿多责。
方从倦飞鸟,望林整归翮。

纪鹤

宋代 李处权

青松百尺余,宛彼山之陲。
白鹤巢其高,皂鹤巢其卑。
红鹤不敢来,下巢枫树枝。
阳春一动荡,百鸟俱蕃孳。
绸缪各尽力,草草成藩篱。
卵翼与哺育,不愧乌鸟慈。
清晨求食去,鼓翼远奋飞。
斯须复来还,亦有蛇鱣随。
引颈鸣相呼,所忧非渴饥。
不日毛羽成,颉颃下陂池。
浴之以清泠,弄影相娱嬉。
既久遂不来,远举将何之。
高山与深林,浩荡信所归。
明年又当至,复作今所为。
我为唐虞世,鸟巢何所窥。
乱来缠兵火,杀气满四维。
人群失安居,恨无羽翰施。
偶此共偷生,偪仄何可辞。
忧患亦所同,去就可弗思。
网罗非尔事,弹射不尔私。
近辞燕雀喧,远与鸿鹄期。
相望在寥廓,大翮如云垂。
时来松树间,听我哦此诗。

赠彭表臣才臣

宋代 李处权

我交半天下,颇接金石友。
相逢便论心,已别更回首。
三年厄兵火,水陆东南走。
风餐近波浪,露宿薄林薮。
庐陵信名邦,昔贤犹见取。
水南遇彭子,门巷似无帚。
胸中有泾渭,如镜不受垢。
呼儿具杯盘,物物皆可口。
新青撷嘉蔬,大白酾旨酒。
使我忘身世,不复问升斗。
茫茫四海内,二子可与久。
我昔当少年,摆落谢纷纠。
老来龃龉事,在十常八九。
尚倚笔锋劲,恃此或不朽。
飘零欲何归,故国生藜莠。
无乃造物意,穷途一假手。
丹枫作初寒,客袂不掩肘。
冥冥甲子雨,山远似无有。
试问夜归舟,网中得鱼否。

次韵德基效欧阳体作雪诗禁体物之字兼送表臣

宋代 李处权

朝来冻坐如缩龟,不闻打窗那龟知。
江南地暖亦有此,惊心远自龙沙吹。
六一居士最能赋,东坡先生追撚髭。
腐儒龟句亦起舞,砚寒沃笔浮轻澌。
征尘暗天铁马健,衣冠南奔身世危。
兄弟相望音信绝,梳头纷纷满面丝。
裋褐袖手如怀冰,车马不来奚所为。
前年毗陵雪盈尺,蟹螯犹记左手持。
归来浩歌仰看屋,夜深凜凜粟满肌。
室中老妇几兴叹,膝下奈此号寒儿。
今年造物颇垂顾,税驾仁里欢此时。
杀鸡为黍朝夕事,苦节诸郎方下帏。
起看松竹有特操,坐对溪山无俗姿。
刘子唱高和弥寡,要当独醒歠其醨。
已呼稚子来候门,更戒黄童无扫墀。
十千不向楼头贳,一蓑正忆江上披。
五陵之客夸轻肥,呼鹰逐兽广莫驰。
五侯之第事豪侈,珊瑚照耀金屈卮。
岂如高举纵清赏,钩帘一目万景随。
亦有末至居客右,其言不让故哂之。

谢翁士特惠笋

宋代 李处权

北客未识猫头笋,此来逢君欣笋之。
出土好色已胜玉,下箸珍味端如饴。
口涎馋嚼笑早计,食指蠕动能前知。
小炉谁见亲煨熟,醉眼瞢腾岸接篱。

寄朱希真

宋代 李处权

故人俱白发,念子始青袍。
仆色新生敬,诗名旧仰高。
天寒西日瘦,岁晚北风号。
望望滕王阁,何时共濁醪。

留别范元长二十八韵

宋代 李处权

博治人为史,循良吏得师。
谋谟当启沃,出处系安危。
鹗立通丹地,龙章近赤墀。
咨询唐典故,笔削汉官仪。
结客多青眼,承家最白眉。
浩然无害气,汪若有容陂。
慎独仍三省,操危任百罹。
谁嘲玄尚白,自信涅非缁。
俯仰俱无作,幽明两偿欺。
爱君心匪石,忧国鬓成丝。
券外真毫末,樊中足坦夷。
闭门因拂袖,展卷代支颐。
远览迷千古,高怀自一时。
海非蠡可测,豹岂管能窥。
能事推天禄,威名到月支。
孔融徵已晚,安石起何迟。
不待南飞雁,贪悬左顾龟。
向来鹦鹉赋,此去凤凰池。
揭揭英灵气,巍巍柱石姿。
衮衣须我补,霖雨更谁为。
贱子端何者,先生颇识之。
几年当顾盼,今日倒炉锤。
解榻徐生入,弹冠贡子知。
青蝇休点污,白璧漫瑕疵。
炼句终乖律,看书正阙疑。
地偏如有避,交淡欲无私。
瘦马终千里,寒灰待一吹。
西江如可激,皆命守轩帷。

送程思永

宋代 李处权

恭惟文简公,雅意在人物。
一时意鉴裁,似秉袁许术。
莘莘材馆盛,多自东床出。
昌黎宰相器,气宇吞溟渤。
门阑最前席,褒借难具述。
爱贤前辈事,此道今谁恤。
我生独何后,叹不及湔祓。
声驰翰墨场,兴尽云霞窟。
古来豪杰士,可杀不可屈。
涂穷暂时尔,被褐未宜忽。
之子乃名裔,秀爽开风骨。
尚勉激颓波,典刑庶不没。

戏辨老

宋代 李处权

不独京尘解化衣,秋阳流火树阴稀。
折腰为米初何有,亲见渊明负弩归。

题钱德载双清堂

宋代 李处权

谁识堂堂忠懿孙,至今人物典孙存。
颇同陶令辞莲社,但学庞公隐鹿门。
醉枕泉香分石脉,吟窗树老出云根。
喜攜自有东山妓,好事宁无北海樽。
服食方依炼丹井,跻攀莫近洗头盆。
秋风百本篱边菊,夜月三号涧下猿。
未怪频穿康乐屐,可须多羡辟疆园。
题诗我愧词源涸,作记渠能学海翻。
乱后烟霞真得计,静中丘壑要重论。
十年杀气缠伊洛,回首吾庐正断魂。

送公卷赴金陵

宋代 李处权

惟曾家世颇堪论,文采南丰实浚源。
德必有言人望重,义形於色主威尊。
随珠未可轻弹雀,腐鼠从教竞吓鵷。
固是相门终出相,鲁公泉下有英魂。

岁晚诸君送酒赋长歌以谢之

宋代 李处权

我有经纶天下之大志,陶冶万之之雄心。
上书几欲自藏达,君门无籍不可寻。
归来抚剑星斗近,老去援琴山水深。
混迹渔樵友麋鹿,兴发时为梁父吟。
雾雨方寒蔽林薮,黄狐跳梁苍兕吼。
岁云暮矣人白头,纳履踵决衣见肘。
茫茫大块宁终久,青史功名谁不朽。
昔贤达观有至言,破除万事无过酒。
朝来叩关闻剥啄,长须致简喜且愕。
满壶倾写清若空,一酹衰颜返丹渥。
此之难从俗士论,古今与世收奇勋。
寒谷可以回阳春,浇风亦使还其淳。
书生分量当饮温,圣清贤濁何用分。
濁醪有妙理,引人著胜地。
乘坠且不知,焉知之为贵。
扬雄嗜饮而家贫,玄嘲尚白费解纷。
屈原独醒良自苦,湘累空有些招魂。
一石亦醉淳于髡,五斗解酲刘伯伦。
卧舆当道陶渊明,骑马似船贺季真。
吏部有时甘盗瓮,丞相他年容吐茵。
古人已往不复见,忽然举觞如对面。
穷通得丧寓於此,旦暮方齐生死变。
拍浮池中固不恶,麴壘糟丘仍不薄。
一杯一杯复一杯,身世兼忘乃真乐。
不可一日无此君,今吾於酒而亦云。
安得四海尽种秫,春台寿域长醺醺。

寄题向伯恭芗林

宋代 李处权

芗林近知名,怅望江干路。
无因从之游,梦魂几飞去。
侍郎天下士,器识廊庙具。
诗似王右丞,文如韩吏部。
勇退不待年,苍生思谢傅。
幽栖新卜筑,日涉已成趣。
人物在篮舆,风流称棕屦。
身閒鱼鸟近,心远烟霞聚。
净几展图书,疏帘约风露。
时倾清濁酒,唤客坐飞絮。
江鳞白可脍,野雀黄堪茹。
欢言忘宾主,脱帽方箕踞。
手挥玉麈尾,故自有佳处。
拄颊欲招隐,撚髯知得句。
快当走尺书,径拉王文度。

和彦冲同原仲过交溪桥头

宋代 李处权

不识交溪路,诗来锦绣重。
閒云时出岫,落日更明松。
叔夜常为锻,渊明亦近农。
喜君机事息,鱼鸟故相容。

将游西池偶书

宋代 李处权

去年客中愁,忽忽意未伸。
归来媚儿曹,行乐犹及辰。
融怡帝乡日,浩荡天街春。
物色岂不好,所思难重陈。
婉娈有能事,朱弦妙通神。
从容兰臭言,事事皆可人。
关河一乖隔,梦想清洛滨。
况乃行止间,愧负匏瓜身。
情随节物改,事逐风景新。
踌躇不自释,渌酒徒芳辛。
明朝更牵强,接踵肥马尘。
凌波固可慕,解佩良无因。
青翼不复来,怅望瑶池津。

池上书所见留别益谦

宋代 李处权

池上风烟故可人,倦游老眼厌纷纷。
晴云出岫似知我,野鹤鸣皋疑是君。
可恨音书长契阔,尚从杯酒见殷勤。
新诗准拟频相寄,独学方当病寡闻。

双松堂

宋代 李处权

对植是何年,岩岩挺寥廓。
风雷岩屡起,霜雪终不著。
先生立其中,偃蹇相参错。
高标与秀气,鼎足冠伊洛。
想此堂成初,来贺纷燕雀。
醉我渊明句,众鸟欣有托。
伟哉拔俗姿,闻见穷浩博。
钟鼎列珍玩,图史谐至乐。
小人辱忘年,高义见啸诺。
讵敢窥藩篱,庶遂饫糟粕。
南池俯空旷,倒影如衡霜。
乘月抱琴过,坐石幽弄作。
李处权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17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