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临江仙十二首 其十

临江仙十二首 其十

清代 李慈铭

又是夏初今夕望,月黄刚上罗衿。夜凉谁与伴眠琴。

帘前香澹澹,风外漏沉沉。

手种朱藤新满架,绿扶花影深深。几年乡梦在山阴。

谁知今年月,别自有山林。

诗人李慈铭的古诗

浣溪沙十首 其九

清代 李慈铭

斜插犀翘凤尾钗,衣香暗度玉窗来。生憎一桁画帘垂。

漠漠树阴铺小院。愔愔栏曲上苍苔。斜阳立尽又徘徊。

少年游二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箫声深巷月华剩,水到处,少人行。青漆门边,丁香似雪,低照粉墙阴。

共君侧帽天街上,风露近三更。归梦红桥,琵琶画舫,山影柳冥冥。

摸鱼儿十首 其七

清代 李慈铭

甚匆匆、一年春老,海棠开遍琳宇。广庭十亩红霞队,交倚翠帘珠户。

能几度,消受得、金尊银烛伤春句。画栏断处。有一树垂杨,恰当花缺,为我尽情舞。

循流水,还忆旧径行路。香车宝马同驻。屧痕钗影分明在,偏是落英无数。

莺燕去,只赢得、枝头犹带前年雨。闲愁漫诉。且再问荒园,绮窗尘网,剩有断钗否。

祝英台近二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画船归,瑶笛断,泪眼碧波冻。今岁天涯,赚尽燕莺梦。

有谁扶醉湖南,玉钩斜路,只肠断。夕阳相送。

倩痕重。任他芳草横陈,屐边忍轻弄。怕有离魂,尚恋栈香冢。

只恐留得愁恨,东风多事,又吹出、情苗根种。

洞仙歌四首 其四

清代 李慈铭

旧游如梦,又坠鞭扶路,烂漫江湖暂归去。认春申、城郭杨柳溟濛,刚恰是、帘幕家家梅雨。

金尊停几日。重问当筵,到处流莺换前度。花里小分楼,屏格玲珑,还浅试、春葱弦柱。

问曲里、潇潇几时休。记檀板银灯,那回情绪。

高阳台五首 其五

清代 李慈铭

蜀锦桃绯,湘罗柳碧,紫丁香动参差。消几番寒,东风展尽芳菲。

寻春只盼清明到,到清明、能再多时。算句留、自擘蛮笺,自熨新词。

天涯总少流莺信,但鸦啼鹊噪,略解相思。况是雕梁,难容燕子栖迟。

东栏倚尽斜阳影,有谁怜、鬓已成丝。对芳尊、万种温存,只有花知。

浣溪沙十首 其五

清代 李慈铭

侧侧轻寒搞臂纱,梳妆才妥上香车。小红帘外即天涯。

憔悴一春常惜别,归来燕赖问桃花。日长何况更思家。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七

清代 李慈铭

三月临平路。趁濛濛、好风十里,吹成香雾。山里花光三百顷,山外一帆人去。

更多少、夕阳洲渚。无奈碧波回眼看,恁多情、不解留侬住。

旖旎煞,数声橹。

故园节物谁堪语。正清明、莺歌巷陌,燕泥庭户。料得花前同上寿。

细数行程何处。说客里、风光偏苦。手把柳枝从头记,叹何曾、此物供羁旅。

者离别,忒无绪。

青玉案二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花朝寒食偏相遇,只难遣、人离绪。燕子宵长谁与度。

剩脂钿合,断金裙带,题遍伤心句。

听残玉笛无归路,却恐屏山易春暮。月上重门香一缕。

梨花栏角,绿弦风细,帘影深深处。

踏莎行三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快雨新妆,嫩泥香润,绛河明照铜街静。小车油壁夜深来,瘦鞋痕在青苔径。

小褪蕉衫,虚堂凉沁,惜花人惜花同病。悄携银烛照纱窗,画帘微漾茶烟影。

虞美人八首 其八

清代 李慈铭

花头月堕凉烟白,断梦轻于蝶。一分秋恰上心头,刚是半分儿病、半分愁。

早风窣地窥帘隙,帘内桃笙滑。芭蕉贪做一窗阴,次第看他叶叶、起秋声。

村居杂感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桂岭千盘毒雾多,养痈从此溃多河。岂真小丑关妖谶,谁使中军祇雅歌。

宗泽尚存宁至是,重湘虽险待如何。督师忍召乡邦祸,身后还应誓枕戈。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一

清代 李慈铭

柯山西去,第五桥边芳草路。山下人家,长日松风度麦花。

鸳鸯渡口,十顷湖光全上柳。画舫斜阳,团扇风前一水香。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七

清代 李慈铭

春归有信,曾遣莺儿来问讯。莫怨东风,莺语周遮自恼侬。

欲传心事,怎不教他双燕子。无奈匆匆,人在长愁短梦中。

苏幕遮二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湿鸳绡,寒麝炷。一样今宵,抛却春三五。别后月圆知几度。

不信天涯,犹有团圞处。

卜金钱,裁尺素。鹊语灯花,总是无恁据。五月江城书到否。

拥髻开缄,一枕黄梅雨。

念奴娇十一首 其八

清代 李慈铭

镜湖八百,把轻烟软翠,荡成词烟。玉笛一声云外起,吹得鸳鸯都醒。

钿枕盟香,珊奁偎月,总是诗禅影。风情何似。露痕凉堕花顶。

一自春水悠然,碧山老去,零落闲金粉。牙板铜琶都歇绝,寂寞鱼龙谁听。

试谱冰弦,遍传莲女,唱彻江天迥。苧萝溪上,万峰同斗妆靓。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一

清代 李慈铭

烛下有如月。又当筵、倚衿吴语,当香初接。一样秋人缠绵意,分手俄成愁绝。

记隔夜、瑶笙吹彻。花叶团圞屏录曲,更金尊、互劝歌回雪。

双袖底,酒痕热。

同看莺燕开帘出,蓦回头。红菱照眼,玉枝先折。犹有蛾眉留人住,为我明珠承睫。

只一霎、温存须惜。典尽貂裘那作计,恐人间、容易芳华歇。

休更忆,北邻笛。

望江南六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清明忆,晴日跨湖桥。堰下田家分翠麦,柳边亭子上红箫。

到处好停桡。

人月圆二首 其二

清代 李慈铭

湘江终古伤心泪,长自发红兰。莺声啼老,鹃声化去,零落谁看。

钿车催至,冰瓯银烛,半日追欢。冯唐霜鬓,何戡病骨,同此长安。

减字木兰花九首 其三

清代 李慈铭

柯山向北,隐隐云藏岩下屋。洞口桃红,春在溪声石影中。

绕篱调鹤,月磴云亭随处乐。林断桥开,更约观鱼渡水来。

李慈铭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16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