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存
平生尚友心,每欲尽今古。子来适我愿,一笑与之语。
林深夜阑坐,片月落襟屦。虽无满壶酒,足洗千劫虑。
明年访庐阜,子肯从我去。
题王氏笑闲亭
送倪东江之上元县主簿
沙头烟际挹征襟,嚼尽梅花出短吟。乡党又成千里别,功名聊尽百年心。
东南形势风流远,吴晋山河苍莽深。此去吟边有高迈,客樽应与尔同斟。
送王季宝归江西
露白村村晓,霜红叶叶飞。愁边仍岁晚,客里又人归。
未别情无奈,临分语复遗。往来黄子敬,莫惜寄新诗。
赠禹弼
相思不见最愁予,奈此村醪尽可沽。安得片帆风色顺,一时飞过洞庭湖。
和吴宗师滦京诗
紫驼白象壮行仪,但觉炎威日日微。露透地椒清宝仗,风生天棘满旌旂。
金盘蔼蔼行新馔,玉体翛翛进裌衣。自得仙吟因想像,半生元不离门畿。
伪钞谣
国朝钞法古所无,绝胜钱贯如无蚨。试令童子置怀袖,千里万里忘羁孤。
岂期俗下有奸弊,往往造伪潜隈隅。设科定律非不重,奈此趋利甘捐躯。
纵然桎梏坐囹圄,剩有囊橐并尊壶。生平心胆死相遁,口舌所挂多无辜。
人生既以不堪此,恶卒乃藉生危图。苦之捶楚甘酒肉,役用在手犹柈珠。
或思夙昔报仇怨,或出希觊倾膏腴。搜求宁肯剩鸡狗,污辱间有连妻孥。
何如巧遇贤令尹,烛照剑断神明符。先穷支蔓到根本,矿铁虽硬归红炉。
非唯此境少忧畏,亦遣邻邑多欢愉。自怜弱肉脱虎口,从此饮水皆醍醐。
誓将白首至死日,顶戴岂与劬劳殊。愿推此举遍天下,咸使良善安田庐。
美葛子熙
呈原卿萧翁二表兄
浓露微霜菊正开,红梨紫栗共衔杯。云山百里头俱白,十五年间三度来。
次韵戚总管赋雪
长风剪水不成片,城上将军铁为面。五更吹角堕梅花,天女骑龙泪如霰。
坐令万瓦白参差,人在蓬莱水晶殿。黄河夜合鼋鼍深,太行晓裂豺狼战。
尚怜庐阜足佳致,五百寒僧不开院。昆崙朔南日本东,未信天花一时遍。
塞边勒马公所閒,桥上骑驴吾不倦。化工作巧本容易,腊尽春临已三见。
明知无酒俱冷落,岂有多情更欢宴。长安市上一贫士,白昼闭门何所羡。
赠别杨秀才赴真扬二州打捕提举司都目
锦江重会各苍然,别梦惊回二然年。虞府已需君入幕,诗坛犹笑我无毡。
琼花月冷看骑鹤,玉椀春香取献
赠李唐经二首 其一
下第南归别俞伯贞
驱车出都门,别酒忽在手。去国古所悲,况复失良友。
芃芃丘中麦,郁郁道傍柳。挥手从此辞,烟云黯回首。
昔年
题云庵
夜宿云庵中,白云满床头。客来云不语,客去云不留。
明日在山下,白云何处求?
次子勉韵二首 其二
疲马常思捲旆旌,如何处处尚旌兵?为邦喜有汉三杰,习礼惭无鲁两生。
虽觉风沙成昼晦,终期河汉向秋明。买牛负耒归乡里,没齿箪瓢亦已荣。
次汪簿秋日见寄
隔水秋云薄,连山夕照荒。去鸥分远色,来雁带初凉。
风物何常异,人生亦自忙。因怀吾友问,医俗若为方。
题寒青亭
檐头鸟影案头蝇,鹅鸭沟渠渐渐腥。想见高人延客罢,披衣岸帻坐寒青。
追旧二首 其二
空谷何由滞此人,束书万里岂忧贫。秋清车驾滦河上,匹马嘶风在后尘。
送徐典史归四明
细雨堂前酒,初梅雪后吟。谁云新识面,已是旧知心。
冉冉莲花幕,青青桂子林。箪瓢千古意,临别一何深。
周伯清秋江晒网图
晒网夕阳斜,携壶入荻花。平生误识字,恨不作渔家。
李存
(1281—1354)元饶州安仁人,字明远,更字仲公。从陈苑学。致心于天文、地理、医卜、释道之书,工古文词。应科举不利,即为隐居计,从游者满斋舍。中丞御史等交章荐,皆不就。学者称俟庵先生。与祝蕃、舒衍、吴谦合称江东四先生。有《俟庵集》。► 35篇诗文
赠胡大使
祝丹阳以古琴见惠且寄以诗次韵答之复以史略一本为谢
寄题汪氏退密庵
追旧二首 其一
山中留夜宿明日以风雨对床眠为韵赋诗
义役谣
次何高士成道韵
叉鱼
挽三十七代仙姑
次子勉韵二首 其一
哀祝明远
次高元博韵
梦祝直清
赠李唐经(二首)
赠胡巡检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