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 其一

次韵子瞻送顾子敦河北都运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儒者给事中,顾公甚魁伟。经明往行河,商略颇应史。

劳人又费乏,国计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

似闻阻饥馀,恶少惊邑里。启钥探珠金,夺怀取姝美。

部中十盗发,一二书奏纸。西连魏三河,东尽齐四履。

此岂小事哉,何但行治水。使民皆农桑,乃是真儒耳。

诗人黄庭坚的古诗

赠别几复

宋代 黄庭坚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蘋。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後夜此堂还月明。
契阔愁思已知处,西山影落暮江清。

学许氏说文赠诸弟

宋代 黄庭坚

六书章句苦支离,非复黄神太古时。
鸟迹虫纹皆有法,犹胜双陆伴儿嬉。

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胸中有度择人,事上无心活身。只么情亲鱼鸟,傥然图画麒麟。

晓贤师续佛寿颂

宋代 黄庭坚

养子续佛寿,非为养色身。
捧打石师子,只要实头人。
出家无正因,不得正命食。
是真出家儿,不费秋毫力。
讲得天雨花,说得石点头。
人人是檀越,负命者上钩。

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

宋代 黄庭坚

黄花节晚犹可惜,青眼故人殊未来。
金蕊飞觞无计共,香钿满地始应回。

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

宋代 黄庭坚

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认青袍。
心随汝水春波动,兴与并门夜月高。
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酒船鱼网归来是,花落故溪深一篙。

高至言筑亭于家圃以奉亲总其观览之富命曰溪

宋代 黄庭坚

逸人生长在林泉,更筑亭皋名意在。
明月清风共一家,全以山川为眼界。
鸟度云行阅古今,溪演木末听竽籁。
老夫平生行乐处,只今许公分一派。

古风次韵答初和甫二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饥思河鲤与河鲂,渴思蔗浆玉碗凉。冬玉纯绵对阴雪,夏玉绉絺度盛阳。

万端作计身愁苦,一事不谐鬓苍浪。调笑天街吟海燕,藜羹脱粟非公狂。

谢荣绪割贶见贻二首

宋代 黄庭坚

二十余年枯淡过,病来箸下剧甘肥。
果然口腹为灾怪,梦去呼鹰雪打围。

赠惠洪

宋代 黄庭坚

数面欣羊胛,论诗喜雉膏。
眼横湘水暮,云献楚天高。
堕我玉麈尾,乞君宫锦袍。
月清放舟舫,万里渺云涛。

五祖演禅师真赞

宋代 黄庭坚

问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
无心万事禅,一月千江水。
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浇水。
赤土画簸箕,也有第一义。
谁言川藞磋,具相三十二。

至乐词寄黄几复

宋代 黄庭坚

余汎观于天下兮,何者乐而谁者足忧。忧于窘窘不得兮,乐尽万物而无求。

玩声色而弊形性兮,维造化之螟蠹。将逍遥炉锤之外兮,尚何俛首而婴此细故。

百年存亡得失兮,吾既视奕棋与摴蒲。寒暑蚤夜极则迁兮,有满则有虚。

应龙之不拘系乎,宁与羸马帖耳而求刍。云升雨降兮,上下有无。

入与神会兮,出与化俱。无对于天下兮,制命在予。

贾群嚣而我静兮,岂其跨一世以求直。乃有德人相与友兮,忘我于忘言之域。

廓宇宙以为量兮,奚自适而不通,遂风休而水释。

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四海无远志,一溪甘遂心。牵牛避洗耳,卧著桂枝阴。

题燕邸洋川公养浩堂画二首 其二

宋代 黄庭坚

拥膝度残腊,攀条惊早春。陈郎浮竹叶,著我北归人。

漫书呈几复三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古人踽踽已先登,后学萧萧不再兴。顾我尪羸君勉强,百年漂忽甚风灯。

效进士作观成都石经

宋代 黄庭坚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群盗烟尘後,诸生竹帛残。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减字木兰花 其八

宋代 黄庭坚

中秋多雨。常是尊罍狼藉去。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还有清光同此会。笛在层楼。声彻摩围顶上头。

王厚颂二首

宋代 黄庭坚

夕阳尽处望清闲,想见千岩细菊斑。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次韵杜仲观二绝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鸟啼花动却春寒,雨压青旗卷画干。多事今年废诗酒,烦君传语问平安。

戏招饮客解酲

宋代 黄庭坚

破卯扶头把一杯,灯前风味唤仍回。
高阳社里如相访,不用闲携恶客来。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9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