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安阳叔两绝

答安阳叔两绝

宋代 李复

两人对酌山花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嗟我与君皆老矣,且尽尊前有限杯。

诗人李复的古诗

山中有桂树

宋代 李复

山中有桂树,樛虬散岩曲。
高枝动秋风,霜凝不改绿。
美人与世远,啸歌乐幽独。
挥手弄浮云,寒光满空谷。
忽忽自搔首,神驰逐清躅。
何时山下泉,一濯飞尘足。

兴慈寺观君俞旧题

宋代 李复

松院前年到,同君共五人。
今来观旧迹,君已是前身。
遽掩千秋夜,空伤两岁春。
向风无可语,泪洒壁间尘。

鲧庙

宋代 李复

治水弗绩鲧当殛,逃入羽渊为黄能。
韩山东北有荒庙,豕象冕服吁怪哉。
乡社养牲禁畜豕,恐触神怒风雷灾。
秦汉以来不读礼,祝尸鼎俎如优俳。
魂魄久与魑魅杂,野妖阴怪恁草莱。
高山南北二千里,谽豁凿断龙门开。
昆仑长河走出海,神禹功大不可携。
后王书称嗣天子,永为万世严祠斋。
为崇王像备冠舄,寝庑敞侈完倾摧。
明饬有司正礼典,春秋致祭吾自来。

和吕吏部观延庆院李唐画山水 其二

宋代 李复

游戏仙人出道场,宝山珠树发神光。坐间举手分天界,移入毗耶一室方。

答郎涣

宋代 李复

萧生陆沉自信笃,白首抱关羞碌碌。
尔期速售恥干时,行为徒涉惭濡足。
鸿飞冥冥凌高秋,南来亦有稻梁谋。
无言尽恋江湖乐,未肯相随腐鼠求。

答安阳叔两绝

宋代 李复

两人对酌山花开,青天露坐始此回。
嗟我与君皆老矣,且尽尊前有限杯。

答屈爽

宋代 李复

至人喜旷达,所遇无形迹。
非乐重其放,中心本纯一。
东晋尚书令,简文用王述。
论事匪卓越,动意皆真率。
以此能过人,谢安亦降挹。
微物器褊浅,举趣半出匿。
静坐本无事,城府强扃鐍。
终日如寒虫,啾啾复唧唧。
计校不满毫,血尽死犹泣。
疾趋赴冥嚣,但如水就湿。
竟老何能为,纷然众恶集。
古先有至言,小人长戚戚。

女几山女仙庙

宋代 李复

绛节高翔不可攀,尚留遗几在空山。
月明曾有芳箫过,松老时看旧鹤不。
岩下春归花寂寂,壁间云暗藓斑斑。
开元已远霓裳绝,野草青青辇路閒。

重阳日独居洨水君俞出游杜曲惠诗酬以来韵

宋代 李复

众人有钱竞沽酒,嗟我独醒坐搔首。
荒径蓬蒿深映门,茅舍三间傍疏柳。
南山奔腾呼欲来,云散山容一笑开。
何似齐山江上客,菊花须插满头回。

孟嘉

宋代 李复

不将得失供谈笑,此语宜为盛德人。
千里同风皆默契,褚衰故识坐中身。

陈元常醉眠庵

宋代 李复

渊明喜閒放,自号葛天民。
我眠君且去,人谓此语真。
无机物莫猜,鸥鸟犹狎驯。
欲眠何遣客,一念已生尘。
岂如庞德公,相对忘主宾。
陈生性嗜酒,大白举浮身。
众中时酣卧,常贮满腹春。
澒洞更何物,知容几辈人。

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

宋代 李复

轻舆共登大堤路,左手持螯不问数。
风回惊怨落红飞,把酒临溪倚花树。
杯中神物换凡骨,直欲呼云上天去。
茂陵刘郎老更痴,夜守铜盘饮寒露。

兴德寺逢张居士

宋代 李复

扫叶开新径,携瓶汲晓泉。
偶逢岩下客,来问室中禅。
鸟去空还寂,薪穷火自传。
四方行已徧,归老旧林边。

和刘丈招与康集同游韦杜

宋代 李复

潏水桥边纵客车,去天尺五访车初。
按图韦杜风烟在,遗址隋唐锦绣余。
雨后晚花寒寂历,霜前老树半凋疏。
松间有酒来招我,远约相依造隐庐。

和孙俣朝奉立春

宋代 李复

闰余随腊报迎春,便觉勾芒令春神。
流转光阴频著物,峥嵘岁序苦惊人。
花装宝蜡余枝弱,菜点凋盘小绿匀。
从此试听枝上鸟,渐传芳信语言新。

游宝雨寺

宋代 李复

信步出江{左舟右龙},庭松立两龙。
晨僧自汲水,高阁忽鸣钟。
净饭多山蜜,新羹供野葑。
传闻初祖锡,犹挂最西峰。

野蚕

宋代 李复

野蚕缘桑自成茧,群儿采茧残桑枝。
明年家蚕黑蚁出,四中桑死蚕忍饥。
野茧更彩不满筥,家蚁岁生无尽时。
翁乎驱儿无残桑,叶长蚕成长有丝。

浴蚕

宋代 李复

柳暖柔可结,川晴流放光。
系柳浴晴川,簇簇古渡傍。
春阳涵余润,斓斑色青苍。
衣被天壤周,卵化初微芒。

过沔池驿

宋代 李复

崤陵皋墓几摧轮,秋暮重过白轮新。
小雨廉纤能滑径,乱山回互欲迷人。
客心苦厌孤程晚,驿舍频来旧吏亲。
明日问途知更远,又须呼仆待初晨。

王谷节推画草虫花竹求诗

宋代 李复

细羽争飞翠蔓长,窗间留影点绡光。
宁知臂朽专蜩翼,但见心精妙楮芒。
诗学虫鱼增旧谱,药图草木验仙方。
请君放笔开高臆,纵意云龙五色章。
李复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24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