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益阳成之主簿

赠益阳成之主簿

宋代 黄庭坚

两祖门中种阴德,名塞四海世有人。
诸儿莫断诗书种,解有无双耸搢紳。
人间卿相何足道,胸次诗书要不忘。
男儿邂逅起屠钓,何如林下日月长。

诗人黄庭坚的古诗

竹下把酒

宋代 黄庭坚

竹下倾春酒,愁阴为我开。
不知临水语,更得几回来。

次韵黄斌老晚游池亭二首

宋代 黄庭坚

路入东园无俗驾,忽逢佳士喜同游。
绿荷菡萏稍觉晚,黄菊拒霜殊未秋。
客位正须悬榻下,主人自爱小塘幽。
老夫多病蛮江上,颇忆平生马少游。

次韵杨君金送酒

宋代 黄庭坚

扶衰却老世无方,惟有君家酒未尝。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
醡头夜雨排檐滴,杯面春风绕鼻香。
不待澄清遣分送,定知佳客对空觞。

又借前韵见意

宋代 黄庭坚

招潮瘦恶无永味,海镜鑯毫只强颜。
想见霜脐当大嚼,梦回雪压摩围山。

闻吉老县丞按田在万安山中

宋代 黄庭坚

苦雨初闻唤妇鸠,红妆满院木蕖秋。
樽前不记崔思立,应在诸山最上头。

杨凝式行书

宋代 黄庭坚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落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少年心(添字)

宋代 黄庭坚

心里人人,暂不见、霎时难过。天生你要憔悴我。把心头从前鬼,著手摩挲。抖擞了、百病销磨。
见说那厮脾鳖热。大不成我便与拆破。待来时、鬲上与厮噷则个。温存著、且教推磨。

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宋代 黄庭坚

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玉人邀我少留行。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别时不似见时情。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追忆余泊舟

宋代 黄庭坚

老大无机如汉阴,白鸟不去相知深。
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城南鼓罢吹画筒,城北归帆落晚风。
人烟犬吠西山麓,鬼火狐鸣春竹丛。

再和寄蓝六

宋代 黄庭坚

南极一星淮上老,承家令子气横秋。
万端只要称心耳,五气何如委吏优。
海燕催归人作社,江花欲动雨含愁。
追思二十年前会,棠棣飘零叹鄂不。

和程德裕颂五首

宋代 黄庭坚

石田耕种难成稻,荼蓼栽来只苦辛。
万物一家真富贵,使君见後却清贫。

药名诗奉送杨十三子问省亲清江

宋代 黄庭坚

杨侯济北使君子,幕府从容理文史。
府中无事吏早休,陟厘秋兔写银勾。
驼峰桂蠹樽酒绿,樗蒲黄昏唤烧烛。
天南星移醉不归,爱君清如寒水玉。
葳蕤韭荠煮饼香,别筵君当归故乡。
诸公为子空青眼,天门东边虚荐章。
为言同列当推毂,岂有妒妇反专房。
射工含沙幸人过,水章独摇能腐肠。
山风轰轰虎须怒,千金之子戒垂堂。
寿亲颊如木丹色,胡麻炊饭玉为浆。
婆娑石上舞林影,付与一世专雌黄。
寂寥吾意立奴会,可忍冬花不尽觞。
春阴满地肤生粟,琵琶催醉喧啄木。
艳歌惊落梁上尘,桃叶桃根断肠曲。
高帆驾天冲水花,湾头东风转柁牙。
飞廉吹尽别时雨,江愁新月夜明沙。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五首 其三

宋代 黄庭坚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馀城。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宋代 黄庭坚

少小尚狷介,与人常不款。
置身稍雍容,遇酒辄引满。
自是鹤长足,难齐凫胫短。

又借答送蟹韵并戏小何

宋代 黄庭坚

草泥本自行郭索,玉人为开桃李颜。
恐似曹瞒说鸡肋,不比东阿举肉山。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 其二 麈尾

宋代 黄庭坚

麈髦副白玉,挥弄柔毵毵。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

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

画牧牛赞

宋代 黄庭坚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中秋

宋代 黄庭坚

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
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

定风波(客有两新鬟善歌者,请作送汤曲,因戏前二物)

宋代 黄庭坚

歌舞阑珊退晚妆。主人情重更留汤。冠帽斜欹辞醉去,邀定,玉人纤手自磨香。
又得尊前聊笑语。如许。短歌宜舞小红裳。宝马促归朱户闭人睡。夜来应恨月侵床。

戏答俞清老道人寒夜三首 其一

宋代 黄庭坚

索索叶自雨,月寒遥夜阑。马嘶车铎鸣,群动不遑安。

有人梦超俗,去发脱儒冠。平明视清镜,正尔良独难。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9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