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念奴娇(符昌研写寄朱胡梅词,酬唱语皆不凡,因次其韵)

念奴娇(符昌研写寄朱胡梅词,酬唱语皆不凡,因次其韵)

宋代 李光

榕林叶暗,见一枝独放,霜华争白。写我精神惟赖有,潇洒西湖词客。玉骨清羸,冰容冷落,似恨关山隔。蛮烟侵妒,未应减动肌雪。
幽梦时绕芳枝,夜寒谁见我,身为蝴蝶。抱蕊窥丛惊睡觉,窗影横斜和月。谢馆池边,松风亭下,忍使香消歇。多情饶恨,算应天解磨折。|<松风亭见东坡梅诗>|

诗人李光的古诗

居岭外遇寒食

宋代 李光

春日自明霁,我心何郁伤。草木竞芳菲,飞鸣自颉颃。

悄悄坐书幌,幽幽宴空床。既无功名念,反思白昼长。

愁来不自持,零落鸿雁行。三过解泽流,六见槐柳黄。

最怜小儿女,路远不得将。生还一笑喜,死去埋他乡。

生死如循环,我师佛老庄。感此寒食节,新烟过邻墙。

松楸渺云海,目极摧肝肠。书成附鳞翼,不如永相忘。

何以慰目前,作诗示阿张。

秋日杂咏十首 其八

宋代 李光

老去忘情不厌闲,酒杯诗轴最相关。篱边知是重阳近,萸实微红菊蕊斑。

次韵赵丞相海鸣 其二

宋代 李光

身如一叶任风飘,闭眼观心路匪遥。惯听海鸣还熟寝,未妨归梦趁回潮。

离天姥五里入石桥路

宋代 李光

江湖方喜脱风波,岭路还惊上下坡。赖自随身有竿木,南来未怕石头多。

伊洛节上人寓浯溪中宫寺作溪月亭诸人咸赋诗辄留鄙句

宋代 李光

结亭临大江,浯溪出其侧。道人傍溪月,月照溪逾碧。

当知月在天,分身千百亿。此月有亏盈,我心本澄寂。

合眼听溪声,开眼见溪色。声色两不留,我心何处觅。

梦觉月在窗,还如旧知识。

郴士为作暖阁既成是夕雪作喜而成诗

宋代 李光

暖阁初成荷北邻,欢然一笑欲烘春。香烟苒苒萦纡转,鼻息齁齁出入匀。

睡美忽惊天曈昽,夜寒谁怕脚舒伸。老兵来报雪床厚,准拟明朝共饮醇。

玄珠吟

宋代 李光

黄帝曾游赤水北,遗了玄珠无北觅。我今偶到海南村,烦恼泥中亲拾得。

珠体圆明光滴沥,流转根尘人不识。只在寻常动用中,未见争知吾不失。

吁嗟世人空费力,欲见此珠须目击。要令心息每相依,密密护持防六贼。

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堤柳垂垂拂路尘,长条祇解绊归人。营巢燕子穿帘急,带雨花枝照眼新。

一壑风烟如可擅,满床书帙未全贫。狂吟痛饮须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即事十二首 其四

宋代 李光

桥南桥北水漫漫,泂酌依然碧玉寒。邻里何妨频汲取,莫教摧折小栏干。

悼程伯宇尚书 其一

宋代 李光

目断佳城户一扃,名山千古返英灵。郡祠空复存图像,朝路无由认履声。

大节已书班氏笔,丰碑应勒退之铭。文章不朽传贤嗣,收拾何劳假六丁。

宋代 李光

晚潮落尽水涓涓,柳老秧齐过禁烟。十里人家鸡犬静,竹扉斜掩护蚕眠。

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新年人物自熙熙,綵索青帘到处垂。日暖桃蹊花落尽,雨深茅屋燕归迟。

登山野屐应频蜡,出郭轻车想载脂。老境逢春正愁绝,为君援笔强题诗。

友人惠鹅仆方戒杀赠二小诗还之 其二

宋代 李光

右军池上动成群,何事羁栖傍主人。放汝江湖须远去,莫随鸡鹜恼比邻。

水调歌头 其二 过桐江,经严濑,慨然有感。予方力丐宫祠,有终 ...

宋代 李光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

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

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即事十二首 其三

宋代 李光

榕叶阴阴日向西,翠禽无语画帘垂。晚凉庭院经行好,洗出蕉花一两枝。

德举予丱角友生也书来寄三小诗并示杜门圆妙方指趣深远因次韵为谢 ...

宋代 李光

杜门一法有深机,胜把玄关叩祖师。覆罢忘忧还独酌,免陪歌酒免论棋。

成氏园

宋代 李光

泰和坊外成家园,花木幽茂泉涓涓。竹篱茅舍称野逸,平坡细径遥相连。

青松翠竹晚色净,红蕉素槿秋争鲜。幽禽颉颃树蒙密,古木夭矫藤交缠。

嗟予与子成二老,登山临水追少年。幕中群彦尽豪俊,小儿亦许依红莲。

焚香隐几如逃禅,一枰胜负聊欣然。谁云岭南瘴疠地,城西一壑吾欲专。

十月二十二日纵步至教谕谢君所居爱其幽胜而庭植道源诸友见寻烹茗 ...

宋代 李光

城隅诘曲趁溪斜,遥望青帘认酒家。行过小桥沙路尽,忽逢菡萏一池花。

鹧鸪天(逢时使君出示所作送春佳词,引楚襄事,因次其韵)

宋代 李光

踏舞贪看赤脚娘。送春春去莫悲伤。飞花逐水归何处,落絮沾泥不解狂。
都是醉,任飞扬。百年三万六千场。使君亲按新歌舞,魂梦相逢笑楚襄。

游石桥三绝 其二

宋代 李光

此身游走半尘寰,赢得颜衰两鬓斑。要是胸中未豪壮,重来海际看涛山。

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3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