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与善借示鲁直集雕刻虽精而非老眼所便戏成小诗还之

与善借示鲁直集雕刻虽精而非老眼所便戏成小诗还之

宋代 李光

墙角年来弃短檠,捐书默坐眼方明。知君欲嗣江西派,净几明窗付后生。

诗人李光的古诗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

宋代 李光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再题百官步

宋代 李光

茅舍荆扉尚宛然,重来白首记当年。几回倚杖沙头路,独立苍茫唤渡船。

水调歌头(清明俯近,感叹偶成,寄子贱舍人)

宋代 李光

自笑客行久,新火起新烟。园林春半风暖,花落柳飞绵。坐想稽山佳处,贺老门前湖水,欹侧钓鱼船。何事成淹泊,流转海南边。
水中影,镜中像,慢流连。此心未住,赢得忧患苦相缠。行尽荒烟蛮瘴,深入维那境界,参透祖师禅。宴坐超三际,潇洒任吾年。

新年杂兴十首 其九

宋代 李光

佳节无人共一尊,荧荧灯火雨昏昏。凭谁与唤烟霞伴,直上罗浮看上元。

癸亥上元余谪藤江是时初开乐禁人意欣欣吴元预作纪事二绝颇入风雅 ...

宋代 李光

再闻韶乐共欣然,太守推行诏墨鲜。山郡莫嫌娼女拙,嫁他蜑户已多年。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七

宋代 李光

山城衢陌厌尘泥,独扫云房价不低。早晚天门自开阖,不须鸡舌决明啼。

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 其五

宋代 李光

塞北烟尘息,江南胜气多。君王总戎旅,来继大风歌。

孚先兄示诗颇怀愤悱且有杜门不出之誓连日病目不能答今小愈因成三 ...

宋代 李光

发愤潜心正下帷,一经传授宁馨儿。三间茅屋真堪隐,十亩荒园未暇窥。

新年杂兴十首 其七

宋代 李光

萧然一榻本无尘,转物庵中老病身。江上桃花空记面,不如啼鸟解留春。

三月六日闻五马同郡僚出郊劝农 其二

宋代 李光

旋移瑶席盍朋簪,日暮行庖簇柳阴。力劝耕农颁汉诏,应知圣主爱民心。

辛未岁旦用苏子由韵成两诗寄诸子侄 其一

宋代 李光

朋游族党死生分,老寿今居第分人。松竹饱经炎海瘴,柳梅空想越溪春。

身行九折心无转,息住三田气自新。白昼渐长窗日暖,始知羲驭解停轮。

陈氏园亭

宋代 李光

花径微通竹径幽,暮年清赏在林丘。登临未觉三山隔,俯仰常随万壑流。

乐土自应多乐事,闲身居此得闲游。酒杯棋局平生事,莫把枯肠数搅搜。

再寄向伯恭

宋代 李光

南行万里敢辞遥,过尽江西独木桥。已见芗林真面目,依然华发两萧萧。

某到郴几两月适当重阳而菊犹未开然江山清远又仙佛所居有足乐者因 ...

宋代 李光

重阳从古多伤感,逐客南来重叹嗟。镜里但惊添白发,樽前犹未见黄花。

求仙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习气平生都扫尽,更凭橘水洗尘沙。

千岩亭

宋代 李光

家用好处寻难遍,日月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

元发惠鸣鸡 其二

宋代 李光

朱冠玄臆气横秋,得食相呼饱即休。语默从来有程度,不妨风雨夜飕飕。

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 其三

宋代 李光

六国衣冠盛,中原气象存。腰间佩金印,莫忘杀王敦。

秋日杂咏十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三载幽栖养性灵,焚香默坐万缘轻。空庭野草萋萋碧,更觉秋来少送迎。

迎山阁为长庆寺登览之胜暇日携觞命友屡醉其上因赋此诗

宋代 李光

青山似幽人,那肯入城府。远碧横春空,秾绿浮天宇。

常苦俗物遮,不得快观睹。何年敞层阁,轩豁开牖户。

千岩劳顾揖,万壑随仰俯。飞腾若鹏鸾,盘踞状龙虎。

翩翩垂翅翼,蜿蜿回肘股。朝来拄笏看,爽气逼檐庑。

孤云时去来,寒月静吞吐。溪山自奇绝,信美真吾土。

我老剩得闲,遇胜辄为主。朋簪俱莫逆,棋酒屡清聚。

亦有支遁流,时来共挥麈。迎客如迎山,好事免嘲侮。

常烹雨前茶,不打斋后鼓。从今赞公房,名字照千古。

又德循补之宠示七夕酬唱聊发狂言以当一笑

宋代 李光

好事多应与愿违,经年消息却如期。匆匆旧约重寻处,耿耿银河欲渡时。

绰约肌肤云路远,低迷帘幕玉钩垂。夜凉风露非尘世,天外弯弯堕月眉。

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3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