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发惠鸣鸡 其一

元发惠鸣鸡 其一

宋代 李光

尘榻昏昏睡未醒,床头腷膞老鸡声。年来学道多晨起,免听城头画角清。

诗人李光的古诗

秋日杂咏十首 其九

宋代 李光

天南谁把尺书传,老眼经秋自不眠。鼓角声回窗未掩,可堪残月到床前。

闲赠赵与槟

宋代 李光

岁岁天寒白鹤来,箧中旧藁为君开。濂伊一脉微如线,力践精思渐可回。

游破山通幽轩用前人韵呈同行诸友

宋代 李光

小轩佳致信通幽,爽气侵人挟九秋。暇日不妨寻旧隐,清时无用借前筹。

能诗谁复追常建,爱竹吾今似子猷。已有琴书随杖履,更邀闲客伴清游。

友人惠鹅仆方戒杀赠二小诗还之 其二

宋代 李光

右军池上动成群,何事羁栖傍主人。放汝江湖须远去,莫随鸡鹜恼比邻。

次韵康守通幽亭三绝 其二

宋代 李光

风捲千梢偃旆旌,杖藜徐步到幽亭。他年持节重游地,父老争看旧使星。

悼亡子诗

宋代 李光

脱屣尘寰委蜕蝉,真形渺渺驾非烟。丹台路杳无归日,白玉楼成不待年。

宴坐我方依古佛,空行汝去作飞仙。恩深父子情难割,泪滴千行到九泉。

丁巳十二月二十六日过吾村早饭宿后溪三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梅蕊凌寒雪未消,青帘红旆巧相招。十年不踏江山路,过尽吾村独木桥。

申之移竹数十竿植之后圃增贲幽人之居作诗为谢

宋代 李光

节概平生慕此君,晚年流落偶相亲。装添小圃林泉胜,隔尽权门车马尘。

雨浥寒梢香掩冉,月归疏影夜精神。他年亭下清阴满,谁记当时种莳人。

次韵陈列之感春二首 其二

宋代 李光

堤柳垂垂拂路尘,长条祇解绊归人。营巢燕子穿帘急,带雨花枝照眼新。

一壑风烟如可擅,满床书帙未全贫。狂吟痛饮须公等,枯木庵前草自春。

短歌赠柯山祝道人

宋代 李光

年来忧患老病缠,独寝一室方萧然。道人顾我笑且怜,赠以一粒金华丹。

彤霞入腹气熻赫,紫焰照日光斑斓。寸田温温起真火,尾闾历历朝泥丸。

道人年少游贤关,曳裾躧履公卿间。宣和天子崇神仙,近臣荐引登金銮。

造膝一语开天颜,羽衣缥缈黄其冠。吴筠虽尝入禁掖,稚川终隐罗浮山。

荆棘扫尽梨枣熟,汞铅九转龙虎蟠。一裘百衲聊卒岁,斗酒满引冰雪寒。

朅来镡津施丹剂,应病与药俱轻安。度人济世功行圆,超脱滓秽犹蜕蝉。

新年杂兴十首 其十

宋代 李光

去国频经旷荡恩,新年犹寄海南村。掇移妙境非难事,直使心超不二门。

丙子正月二十三日纪事

宋代 李光

风捲阴霾日月明,鲸鲵已戮海波平。奸憸藉手捐奇货,交友通书免诡名。

旧俗衣冠回左衽,新疆兵革偃长城。圣君若用当时将,一洗烟尘宇宙清。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 其九

宋代 李光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新年杂兴十首 其一

宋代 李光

春潮和雨没平沙,沙岸疏篱尽酒家。北客惯寻寒食路,不知人日已无花。

坐忘吟

宋代 李光

我闻天台坐忘仙,清虚石壁留真诠。长生要妙止一篇,林间宴坐心超然。

壁观无异达磨禅,系念一处离葛缠。真人秘语岂浪传,谷神玄牝常绵绵。

咽津纳息归丹田,溯流直上朝泥丸。下灌舌底生玉泉,身轻超脱如蜕蝉。

御风骑气追偓佺,神游八极俯仰间。度人济物功行圆,要看白日见青天。

与善借示鲁直集雕刻虽精而非老眼所便戏成小诗还之

宋代 李光

墙角年来弃短檠,捐书默坐眼方明。知君欲嗣江西派,净几明窗付后生。

十二月寒甚小雨打窗有霰雪声成小诗招邻士饮

宋代 李光

行穷海北到琼山,二月犹惊塞外寒。小雨洒窗风淅沥,拥炉来听雪声乾。

秋日杂咏十首 其三

宋代 李光

风露萧萧月欲沈,方池水静影横参。何人睡觉来陪我,更取金荷潋滟斟。

余将卜居水东先以诗寄吴令

宋代 李光

茅斋背郭面孱颜,已有幽人约颜还。学道远寻岣嵝令,卜居长占荔支湾。

窗间山色红尘远,竹外棋声白昼闲。静扫风轩同宴坐,柴扉应为夜留关。

题义郴传神赞

宋代 李光

平生疾恶不量力,指佞击奸期屏迹。流落南荒二十年,更无一点烟尘色。

李光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30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