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留宿友人易安书屋

留宿友人易安书屋

清代 李锴

客自无归处,长安路不迷。偶然留半榻,便已足羁栖。

说剑神尤王,论文鬼欲啼。朔风吹败叶,无事日东西。

诗人李锴的古诗

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茗饮 其二

清代 李锴

道侣时相见,山翁许共过。茗柯能悟入,芥子有包罗。

影覆慈云暖,香生忍草多。辩才今钝拙,无事怯维摩。

晚出居庸关

清代 李锴

沙碛邻南幕,神京寄北门。风云护天险,鼓角壮边屯。

故事防秋重,当时入寇繁。圣朝今尚德,骑马度黄昏。

雪夜读赛岸亭溯源堂集率题其后

清代 李锴

刘青枝,钟酂湖,卓荦傲岸相枝梧。清词奥语与世殊,白日鞭挞神灵驱。

先后相逢京雒道,交口誇余岸亭好。微官罢斥役不除,贫骨支离学深造。

几回物色驱羸马,风尘一面天难假。鼠肝虫臂奄忽陈,神都气索沦风雅。

寒灯夜雪天寂寥,残编在簏光怪摇。繁声促节心离骚,郁为变徵行金飙。

铦刀解牛肯綮中,古霤滴石觚棱凹。千秋此道许神遇,谁谓一日无知交。

呜呼隐微感倡随所遭,鸴鸠威凤同啁嘐。

闻归雁感赋

清代 李锴

毕竟家何处,而云北是归。高城残照下,万里一行飞。

风急毋相乱,沙寒定有依。畸人方失序,缘汝泪沾衣。

留宿陈卫瞻易安书室口占以赠 其二

清代 李锴

灯影深帘閟,炉香裛细匀。玄言时一中,交道莫轻论。

琐事侵残岁,芳筵醉野人。凤雏君已得,便足慰清贫。

咏存园玉兰

清代 李锴

或有神灵意,经今四百年。花明鬼火外,阴冷劫灰前。

不死岂殊性,孤生亦偶然。江村一树雪,春色武陵边。

留宿友人易安书屋

清代 李锴

客自无归处,长安路不迷。偶然留半榻,便已足羁栖。

说剑神尤王,论文鬼欲啼。朔风吹败叶,无事日东西。

咏史五绝句 其二

清代 李锴

风扫寒云紫塞开,长城雪后白成堆。自伤老眼昏尤甚,疑是秦人骨未灰。

将自田盘归与藏公坐倒影潭话声闻事久之乃别

清代 李锴

流水自生听,谁知理入微。藏公真静者,于此发清机。

心耳无边际,声闻有是非。语馀分手去,潭底白云飞。

同西涧藏公重过野寺茗饮 其三

清代 李锴

不设禅□械,茅庵拥碧沙。狙公秋拾栗,山鬼夜簪花。

虚白了无染,寒阴半欲遮。未能心转物,每到辄忘家。

咏史五绝句 其五

清代 李锴

渔阳羯鼓声惨悽,一曲霓裳万马嘶。剩有剑门西岭雪,年年常待翠华西。

七益诗 其五 陈道人卫瞻

清代 李锴

五石不可鍊,三芝复谁采。每生惑未祛,徒劳望瀛海。

夫君秉道器,一致通恢恑。斗室杂冲衢,泠然脱尘滓。

灵药匪外求,珠宫敷玉蕊。松菌坚脆殊,颓颜侵壮齿。

天和能饮人,倾阳驻残晷。奚必御飞龙,遥从羡门子。

树架

清代 李锴

微生竟何托,弱蔓引青丝。树立徒悲汝,扶持独在兹。

雨深如欲泣,风急谩相吹。谁念南山柏,孤撑性不移。

过传经院赠介上人

清代 李锴

纡回路僻城东南,拄杖击户来南蓝。上人接物寂如水,一切万象能虚含。

几载游心嗜前古,一枝弱管工榰柱。簪花妍寄卫夫人,崩云妙构钟东武。

或祖仓颉禘史皇,北面程邈臣中郎。磨砻钟鼎萃光怪,肸蚃篆■丛膻芗。

馀情远趣别有托,石耕铁耨尤难作。留刀舞刀法各呈,义假筑氏初为削。

我亦萧然多古思,竹书力辨虫文奇。漏痕在屋不解道,钗脚终应属我师。

喜范兰亭至

清代 李锴

六月荒林乳燕飞,相看相伴两忘机。孤琴别鹤馀音远,秋水芙蓉往思违。

云壑久

立春日夜冷吉臣招饮

清代 李锴

相看落落无交亲,相赏由来自有真。尺幅定传千古迹,醇醪能醉独醒人。

家迷碧海萍踪眇,路失金门雪鬓匀。明月寒灯同此夜,老怀约略受春新。

十二乐秋辞 其六

清代 李锴

奚肩壶卢客戴笠,蹇驴轻快风习习,云卷波流迹谁蹑。

青溪蒙茸石崭岩,北山之北南山南。

太原行

清代 李锴

甲申天崩明不腊,九庙神灵哭阊阖。嚆矢由来启仁圣,我祖鹰扬委身正。

金戈铁马气轶群,往往传避飞将军。太原言言贼城守,矢石如山计持久。

蔽身土簏一何怯,被羽先登老谋捷。明月不见旧牙旗,寒雁乱下汾河湄。

和刘东郊五石瓠堂夜坐怀西涧藏公

清代 李锴

一雁叫云碧,乱山今夜秋。若无良梦寐,何以对林丘。

虎气吹沙冷,萤光拂水幽。坐知灯火下,也自忆玄州。

与藏师野步遂之东岭采蕨不得

清代 李锴

归雁度欲尽,芳草萋以合。行歌谷风徐,于喁互相答。

祛俗匪自力,清旷承延接。远迹晦箕颍,馀情缀苕霅。

幽讨无定趋,天倪寄双屧。循兹东峰阴,蕨薇或可拾。

彼茁想挛拳,非时敢淩躐。眷言怀物理,繄谁利便捷。

李锴

李锴

(1686—1755)清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生,又号豸青山人、幽求子、焦明子。李辉祖子。尝充笔帖式,旋弃去。乾隆元年举鸿博,未中选。以岳丈大学士索额图声势煊赫,避去,隐于盘山豸峰下。诗亦脱俗,而刻意求高,不免有斧凿处。有《睫巢集》、《尚史》等。► 25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