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诗十一首 其八

杂诗十一首 其八

明代 黎景义

孟冬寒气隆,莫雪飞花白。公子开玉楼,美人侍璚席。

顾盼光彩动,流连欢赏剧。茵坐纷交加,羽觞任狼藉。

一笑破酡颜,千金安足惜。明月已辞归,银缸殊灼烁。

相将罢管弦,亦复乱簪舄。但觉兰帏温,春风浸芗泽。

不知蓬门女,龟手苦夜绩。

诗人黎景义的古诗

十僧诗和曾子唯 其六 老僧

明代 黎景义

延龄忘凤历,微发白参差。人定心神了,安禅气力衰。

蒲团闻道久,贝叶读经迟。衣钵长无恙,馀生乐住持。

扊扅歌 其一

明代 黎景义

百里奚,饭牛肥。富贵来,复何为。国相跻,家相暌,扊扅烹鸡别者谁。

雍雍者鸿十六章 其十五

明代 黎景义

詹彼桃山,嵩柏彧彧。猗欤母德,尔胤茀茀。尔教肃肃,蘉学时笃。

从以天禄,万寿戬谷。

偶咏 其三

明代 黎景义

仰天慷慨搔首,对酒淋漓放歌。弱骨相忘病久,壮心无奈衰何。

子夜歌十六首 其三

明代 黎景义

银针五色线,爱绣牡丹花。问郎借彩毫,描向架上纱。

并山楼武方楚卿韵

明代 黎景义

翠微高阁倚嵚岩,无射风清石岩巉。楼对山平遮旭驭,山冯楼立亘云帆。

岚深百尺寒凝栋,牖瞰千寻绿护杉。况有卧龙人赋赏,竞看春雪溢云函。

忠肃于公

明代 黎景义

皇明不继宋南渡,倚重于公手补天。疏陈兵食三千牍,身系安危二十年。

缧绁无辜惟意欲,丝纶有赠且心怜。忠勋辉映天台月,万古西湖波重悬。

雍雍者鸿十六章 其九

明代 黎景义

遹岁大渊献,属次于丁。新朝改运,新历颁行。于卬有母,惟知有明。

祀祝举年,新号绝称。大义如日,得之珈缨。

旅秋 其四

明代 黎景义

山上有山归不得,秋容无迹澹平空。雨侵苔藓沿阶绿,露冷莲房坠粉红。

自顾尘缨犹未濯,可怜铅椠竟何功。分明记得还家梦,石壁千重树万重。

白纻词六首 其六

明代 黎景义

越罗楚练秋云轻,环佩葳甤兰蕙馨。娇娆十四已知名,可怜一顾倾人城。

月影花间下辇迎,含羞掩扇难为情,愿作平原双慎令。

代答三首 其一

明代 黎景义

氍毹不寐怯春凉,信是秋来分外长。青玉案传云雁远,白头吟就锦鸳翔。

肠丝卷练成佳藕,泪叶翻红字海棠。夜夜月明涵绣幕,可堪孤影伴寒光。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六

明代 黎景义

邀欢坐金井,共怜明月娇。莫学梧桐叶,因风随处飘。

前溪歌三首 其二

明代 黎景义

出亦对前溪,入亦对前溪。自郎出门去,桃花归路迷,止见杜鹃啼。

夏夕漫兴 其一

明代 黎景义

五月黄昏霁景鲜,墙蕉坳草自田田。云扉未动微凉入,椠枕闲亲暝色传。

雨过沼深鱼不觉,烟浓花茹蝶先怜。南风拂袂挑诗兴,击节高吟和夏弦。

赠门人林见龙跃龙入学二十四韵

明代 黎景义

渥水骝驹汗染藘,溟池鹏奋翼藘舒。五陵在昔誇年少,九牧而今验庆馀。

信是粤材多竹箭,应知荆产亦璠玙。三罗早识虬先隐,二琏宁惭玚次璩。

吴会凤雏来雒下,汝南龙子起平舆。鸟翚奕奕箕裘巧,衣马翩翩剑佩舒。

调里埙篪清宛转,楼前花萼蔚扶疏。自饶巨力能稽古,相与深情竞起予。

卓尔不群霄际鹤,天然无饰沼中蕖。悟玄了解侔君实,作赋英名逼子虚。

设处碧山诸代史,旁通黄石几篇书。观鳞听羽生机动,弄月吟风乐意摅。

快睹聚星宵映座,争看佳气曙充闾。桃霞李雪纷成列,藻洁芹香采既胥。

色借瑞雯侵黑发,时欣化雨洒蓝裾。神传画谱浓还淡,韵妙桐丝疾又徐。

骥足并驰超灶远,龙泉联跃发硎初。无双士必趋金陛,数万言将献玉除。

明哲此身堪补衮,澄清卬志任登车。仪形伫采图烟阁,管颖含光射石渠。

晚雪渊凝行未忍,春风淡荡坐何如。心天虑旅须县镜,艺圃荒芜可荷锄。

小范秀才肩宇宙,元侯文学越平居。儒冠大可匡时务,吾道原非效蠹鱼。

美人诗二十二首 其八 听鸟

明代 黎景义

谄耳笙簧何处声,轻飙遐送洞房清。枝头睍睆春将莫,栏外间关月正明。

随意赓诗幽韵合,几回呼睡艳魂惊。含愁久已如桃李,倩尔能言子夜情。

门人何乃图过访留宿赋赠

明代 黎景义

澹交离索久,一见慰遐思。朗朗百间屋,汪汪千顷陂。

壮心怜晓月,佳句逼寒飔。白首吾无似,青云尔厚期。

陶靖节

明代 黎景义

耻令姓字落人间,故国深情托醉颜。种柳采薇先后事,柴桑原是首阳山。

黄泽谣 其一

明代 黎景义

黄之滨,其马踰轮,皇人如神。

子夜歌十六首 其九

明代 黎景义

双扉峙左右,扊扅横其间。侬意倚郎意,夜夜常相关。

黎景义

黎景义

黎景义(一六〇三—一六六二?),一名内美,字克和。顺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黎遂球、陈邦彦、梁朝钟、陈子壮、张家玉等皆为其友。明清鼎革,奉母隐居桃山不出。著有《二丸居集》八卷。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有传。► 16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