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李俊民
拟结闲中一草堂,此心安处即堂乡。须知见在身为患,见说长生药有方。
老去看书徒引睡,愁来得句不成章。从前习气都除尽,待与高人论坐忘。
襄阳咏史 其五 汉高庙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剥莲蓬
相将去采秋江莲,青房戢戢实莲圆。倒靫收菂亦可喜,春笋未剥空流涎。
玉井有花开十丈,至今依旧藕如船。试索绿茎不寻藕,与谁共此从巢仙。
许道真醉吟图
断蓬踪迹寄天涯,老去情钟恋物华。回首锦江春寂寞,一杯愁里赋梨花。
赠张仲一
丹凤衔书下九霄,山城和气动民谣。久潜龙虎声相应,未戮鲸鲵气尚骄。
万里江山归一统,百年人事见清朝。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集古 花期不赴
云泥岂合得相亲,还把闲吟慰病身。一种是春长富贵,有愁人有不愁人。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四 棋
纵横连井地,明暗列星图。两角触蛮战,一家瓜葛无。
毛晋卿肖山堂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
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
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
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
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襄阳咏史 其三十五 作乐山
悠悠曾不倦登临,眼底何人为赏音。白雪一歌犹掩耳,安知梁父是龙吟。
沁园十二咏 其七 屏俗庵
世上无人可立谈,眼前只有此君堪。当年借得谁家宅,疑是今来屏俗庵。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七 医
愈风陈有檄,止疟杜能诗。虽然医者意,何意亦何医。
任仲山谈西府事
德音到处下情通,喜动山城百岁翁。和气挽回中国化,威声振起外台风。
少酬汉使澄清志,不愧周官燮理功。南北封疆归一统,太平立法自河东。
乱后寄兄 其二
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
满江红 李孝先寿日四月八日
小雨初晴,风摇荡、绿阴清昼。见说道、长庚复向,人閒钟秀。
又对上番成竹笋,能忘赠别垂条柳。看将来、三五月圆时,人如旧。
浮世事,君知否。春梦断,空回首。笑平生豪迈,气冲牛斗。
幽鸟自歌无谱曲,飞花故送长生酒。待骑鲸、海上再相逢,为君寿。
集古 其一 老将
蓬根吹断雁南翔,晓鼓钟中两鬓霜。独倚关亭还把酒,不堪秋气入金疮。
千里江山图 其一
曾把云山烂漫酬,杖藜随处贾胡留。如今脚力那千里,水墨中间只卧浮。
集古 听歌
清歌空得隔花闻,寂寞堂前日又曛。
共待夜深听一曲,女儿弦管弄参军。
集古 李道者
麻衣年少雪为颜,闻说经旬不启关。
弄玉已归萧史去,洞门深锁碧窗寒。
集古 洛中
洛阳犹自有残春,水北原南草色新。
山酒一卮歌一曲,不能回避看花尘。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八 笔
不见中书君,不闻老成人。为君作佳传,继者皆尖新。
和筹堂途中即事 其三
斗酒中閒诗百篇,锦囊新句落谁边。无穷山水吟难尽,说似画师僧巨然。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530篇诗文
平水八咏 其四 锦滩落花
驴为人盗去 其一
碧落四景 其三 寒泉漱玉
送赵庆之赴邠州
戏高广之
老杜醉归图
和史邦直桥上韵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七 寿
太平泉 其一
申元帅四隐图 其四 李太白
壬寅九日和君玉来韵 其二
和筹堂送迎偶得 其四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孟浩然图 其二
襄阳咏史 其三十四 的颅溪
集古 惜春
南乡子 上夫人寿日
东山道中
跋背面弥勒
壬寅九日同史正之刘济之君祥仲宽姚子昂东城小酌寄锦堂王君玉 其 ...
平水八咏 其六 姑山晚照
集古 自遣
和荅董用之
下鳌背
集古 十日遣兴
集古 遗兴
句龙庙
襄阳咏史 其十七 刘表祠
子荣过家上冢 其一
窦子温江山图
史遂良索诗
王庭秀悠然轩
申元帅四隐图 其二 陶渊明
集古 约同归
与奉仙观道士元明道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八 汉阴台
勉和筹堂来韵 其四
长平怀古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四 射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十四 道
和李唐杰韵 其一
襄阳咏史 其三十九 兹楼
平水八咏 其三 平湖飞絮
大颠图 其二
和秦彦容韵
荅祁定之
资圣寺壁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三
集古 其二 寄情
闻蔡州破
郭显道美人图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 月
太平泉 其二
送参谋刘君祥 其二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一 斩蛟渚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 仕
集古 塞上
樊氏昆仲懒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