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李俊民
曾留宋玉旧衣裳,云雨巫山枉断肠。
不为傍人羞不起,夜来新惹桂枝香。
荅祁定之
归袖迎风拂面埃,青山望处白云埋。如何千载离家鹤,学得仙时不便来。
赠出家张翔卿
大袖斜襟粗布袍,髻丫撑似弥明高。滑稽自谓世可玩,清净不守形徒劳。
百年光景已强半,容易便把青春抛。欲向蓬壶寻福地,柰何龙伯钓后负山无海鳌。
欲驾天风朝帝阙,柰何巫阳去后九虎守关牢。养生未获一溉力,那忍遽绝平生交。
但令造物哀正直,岂肯屈曲从仙巢。留侯学道欲轻举,尚且强食扶金刀。
安期当年本策士,意气直谒扛鼎豪。平地作仙亦不恶,或恐上界官府名难逃。
君不见醉吟居士不归海上山,又不见昌黎先生屈曲自世閒。
况非出尘风骨羽化难,夜叉白日守天关。黄庭正恐坐误读,铁锁纵垂那可攀。
我笑学仙王屋著道冠,只待河南李侯脱去然后还。
代别呼延路钤
森森戈戟乱如麻,刚把毛锥傍史家。弹铗去年门下客,白头今日又天涯。
和子荣悼恒山韵 其二
消尽群阳道长阴,将军何患敌难擒。唐家外望归藩镇,汉室中兴仰羽林。
忽堕曹吴分鼎计,方知胡越济舟心。依然锦绣山川在,一旦浮云变古今。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八 师
绛帐风流远,青襟礼貌骄。定须防射羿,何必问嘲韶。
和秦彦容韵 其四
谷因辟后厌鼎烹,那在丘嫂轑烹羹。冠未挂前已先裂,一簪却上山头雪。
我虽无师心我师,速修何恨下手迟。论中自得养生理,笔底尽是游仙诗。
休向回车问前路,终须有个安排处。晴窗点检白云篇,不知谁为作者序。
襄阳咏史 其四十五 弄珠滩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誇掌上珠。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
乱后寄兄 其一
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闻蔡州破
不周力摧天柱折,阴山怨彻青冢骨。方将一掷赌乾坤,谁谓四面无日月。
石马汗滴昭陵血,铜人泪泣秋风客。君不见周家美化八百年,遗恨黍离诗一篇。
集古 其一 赠别
萧萧落叶送残秋,楼上黄昏欲望休。
满目暮云风捲尽,亭亭孤月照行舟。
襄阳咏史 其十九 庞公祠
踏破衡山急急回,凤林尽是漉篱材。大家了得无生著,倾出团圞话里来。
半丈红
艳冷香清是就中,等闲不肯媚春风。东君也恨无颜色,染出枝头点点红。
襄阳咏史 其五 汉高庙
垓下未闻歌散楚,泽中已见哭亡秦。乾坤到底归真主,愁杀鸿门碎斗人。
母师圣醉归夜溺伊河抱桥柱而死
日日贪杯醉不醒,待将风味学刘伶。可怜王子龛前水,夜半寒光落酒星。
碧落四景 其四 枯松挂月
门前老树数难推,独有栽松道者知。夜半风催山月上,政当鹤睡觉来时。
沁园十二咏 其七 屏俗庵
世上无人可立谈,眼前只有此君堪。当年借得谁家宅,疑是今来屏俗庵。
明皇击梧图
不使梨园弟子知,太平音在凤凰枝。一朝野鹿衔花去,长恨秋风落叶时。
平水八咏 其四 锦滩落花
春风桃叶复桃根,相妒封姨似少恩。无限乱红随水去,人閒何处觅仙源。
周昉内人图 其七 学书
数幅云笺自卷舒,试教落笔看何如。休将彤管题闲句,正要班姬续汉书。
听乐
闻韶还似在齐时,三月犹然味不知。若要得他安乐法,请君听取四休诗。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530篇诗文
下鳌背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 云
集古 其二 恨别
答筹堂见招 其三
为刘益之营中上王怀州 其一
元夜与泰禅洛阳观灯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十七 莲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七十六 卧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五十 纸
赠郭显道医
周昉内人图 其一 吹笙
集古 其一 恨别
集古十二首 其五
集古 十日遣兴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六 诗
答筹堂 其一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八十七 傲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四 隐
瑞鹤仙 其一 弟李经略生朝
集古 怨别
窦子温宅为有力者所夺
集古 看花
槐亭
和东庵孔安道韵 其一
集古 其二 寄情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七 蜂
跋背面弥勒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 松
谒金门 其十一 忆梅
香梅二首 其二
千里江山图 其一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六 鹤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六十六 愚
碧落四景 其三 寒泉漱玉
周昉内人图 其三 倦绣
和筹堂送迎偶得 其三
集古 九日戏幕宾
庙学落成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集古 有别
王生寿日
周昉内人图 其四 捣衣
剥莲蓬
平水八咏 其一 陶唐春色
送郡侯段正卿北行 其二
襄阳咏史 其三十八 仲宣井
和杨之美韵
和新秋
集古 过友人别墅
集古 花期不赴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四 射
襄阳咏史 其十五 庞士元宅
谒金门 其三 赋梅
和李唐杰韵 其二
慈氏阁
读项羽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