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河上修桥 其四

和河上修桥 其四

金朝 李俊民

落魄天涯颇倦游,片帆归去得游流。几年无事誇犀首,一旦封侯看虎头。

飞将正当南渡日,拾遗还是北征秋。龙钟不称凌烟像,只有山林志可酬。

诗人李俊民的古诗

赠张仲一

金朝 李俊民

丹凤衔书下九霄,山城和气动民谣。久潜龙虎声相应,未戮鲸鲵气尚骄。

万里江山归一统,百年人事见清朝。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和河上修桥 其三

金朝 李俊民

眼底关山忆旧游,滔滔河汉自游流。星槎不觉来天上,铁锁那能护石头。

顾我已嫌题柱晚,喜君正是济川秋。酒閒豪气谁堪共,一醉千金价不酬。

和河楼闲望

金朝 李俊民

去去来来不系舟,至今师渡几时休。洗兵岂是天无雨,尽逐黄河入海流。

谒秦吴二王庙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杖藜行处记曾过,草草杯盘野兴多。举目山川纵如旧,一场梦抵几南柯。

襄阳咏史 其四十五 弄珠滩

金朝 李俊民

江沙一日蚌胎虚,游女争誇掌上珠。美化不将风俗禁,他年恐作媚川都。

和筹堂四首 其四 画

金朝 李俊民

手与心相应,妙处在咫尺。笔尖多少锋,挥埽天地窄。

集古 过梅溪旧居

金朝 李俊民

远到音书转寂寥,青山隐隐水迢迢。

村园门巷多相似,花落梅溪雪未消。

襄阳咏史 其二十三 诫虎碑

金朝 李俊民

未除不必烦周处,欲刺何须待卞庄。入市如羊听命去,至今无害到襄阳。

掷笔台

金朝 李俊民

空山老却涅槃师,掷笔台前旦过稀。雉子岂知身后事,至今犹傍法堂飞。

袁景先东归丧马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汗血奔驰死即休,东郊骨骼有谁收。举鞭遥指前山路,野草闲花满地愁。

平水八咏 其六 姑山晚照

金朝 李俊民

嫩寒篱落似江村,雪里精神月下魂。桥北桥南路分处,行人立马待黄昏。

侄谦甫巩县寄鱼

金朝 李俊民

掣三牵两得沈腥,顾我庖厨远未能。几度敲针无处钓,一朝醒酒不须冰。

居官止合如羊续,命驾何须学季鹰。当念家风本寒素,莫从今后爇馋灯。

窦子温宅为有力者所夺

金朝 李俊民

谩劳买宅著千万,此又卜居何□从。得把茅来头可盖,但教窗下膝能容。

尚怜相贺巢边燕,知为谁甜花底蜂。速向元龙问闲舍,暂将一榻过今冬。

和筹堂四首 其三 书

金朝 李俊民

一坑科斗灰,难破祖龙惑。三两挟策人,今谁席肯侧。

谒金门 河南府同知高诚之寿

金朝 李俊民

风渐力。水剪飞花狼籍。鼎沸笙歌催举白。玉堂金马客。

欢动周人颂德。唤起洛阳春色。况值日南天道北。老人星拱极。

长平怀古

金朝 李俊民

赵括虽能读父书,长平一举见规模。纵横战国俱陈迹,只有青山似画图。

襄阳咏史 其十 酂城

金朝 李俊民

谁是兴刘第一功,我侯只合最先封。当时猎犬犹争甚,得鹿权都在指踪。

和河上修桥 其四

金朝 李俊民

落魄天涯颇倦游,片帆归去得游流。几年无事誇犀首,一旦封侯看虎头。

飞将正当南渡日,拾遗还是北征秋。龙钟不称凌烟像,只有山林志可酬。

集古 游仙

金朝 李俊民

雾为襟袖玉为冠,委佩低簪彩仗閒。

上界真人足官府,不如归去旧青山。

索和长平诸诗友送行韵信笔奉呈君玉闰之资客中一笑 其三

金朝 李俊民

此身莫辄犯针毡,只合浮沉委自然。久堕风波人海里,暂依云汉使星边。

斗升乞活真堪笑,青紫归耕亦可怜。早晚皇家重名器,著鞭当在祖生先。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530篇诗文

金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