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李俊民
已共红尘迹渐疏,画檐愁见燕归初。
无端有寄闲消息,肠断萧娘一纸书。
碧落四景 其三 寒泉漱玉
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从来只向琴中听,不识徽弦意外声。
驴为人盗去 其一
磨嫌居士谋生拙,碑恨诗人下道看。好在隔花临水处,为谁信辔逐金鞍。
雨雹
云龙失守元气乖,隐隐愁听狂车雷。须臾飘骤不成雨,一天风雹从何来。
交横散落星石陨,纷霍迸击冰山摧。坳平忽讶坑谷满,垤起俄作丘陵堆。
惊忙飞走残夭夭,斲器枝叶枯根荄。穿窗入户弹相射,填街溢巷把莫推。
恢恢难补天网漏,凛凛欲压坤轴颓。一方生理遭殄瘁,造物不恤空自哀。
是时仲夏行冬令,谁把四序颠倒催。虽有舜弦愠不解,孰谓邹律春能回。
阳虽位降乾道在,一阴才进力可排。履霜之渐此其始,司寒挟党结祸胎。
春秋大小百馀国,独向鲁地三为灾。世间万事岂不见,那用区区书观台。
我思天变岂徒尔,以象告人当自裁。
襄阳咏史 其二十 凤林
天宝诗人去却回,果曾北阙上书来。若为耆旧无新语,明主何尝弃不才。
随州长官张鹏举暨
寂寥秋思梗吟怀,几度柴门鹊噪开。一话胜看江表传,百书不及陇头梅。
马催行色日边去,雁送归程天际来。万里龙庭莫辞远,中原事业望人才。
送别曹汉卿
马上功名柰老何,出门无地不风波。凭谁试著回天力,有客空挥却日戈。
青眼乍惊行处少,赤心常笑话中多。愁人近亦无肠断,又听离筵送别歌。
沁园十二咏 其七 屏俗庵
世上无人可立谈,眼前只有此君堪。当年借得谁家宅,疑是今来屏俗庵。
沁园十二咏 其五 漱玉池
古人观水必观澜,一滴涓流一滴寒。放取黄陂千万顷,莫教龙口吐吞难。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四 射
手撚金仆姑,身出矍相圃。不穿百步杨,志在猖狂虏。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四十八 笔
不见中书君,不闻老成人。为君作佳传,继者皆尖新。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二 归
世路虽多梗,吾生岂系匏。西风倦飞翼,乐在一枝巢。
代乐仲和张温甫处督米
未必书生气尽寒,食常不足为居闲。清于孺子沧浪水,瘦似诗人饭颗山。
欲向田文弹铗去,恐因丘嫂颉羹还。闻君自有江湖量,肯为枯鱼少破悭。
济源龙潭
尘世悠悠不识真,一潭春碧养潜鳞。可怜无故惊雷起,误却山前失箸人。
辛丑中秋夜与用亨汉臣济之君祥子昂仲宽及诸同志聚饮于学宫阴不见 ...
莫嫌胜日燕游频,且慰寒窗力学勤。白也停杯将问月,退之利剑欲开云。
清光难比秋三夜,痛饮何辞酒百分。况在頖宫思乐地,与君共采水中芹。
画鹤
两翅如轮骨己仙,昂昂只合在林泉。且休相逐乘轩去,自有人谋二顷田。
襄阳咏史 其二十四 杜甫故里
不知故隐几时离,天宝年閒处处诗。过客不须寻世谱,万山山下看沈碑。
资圣寺壁
是谁将壁疥,尽可著纱笼。今代无诗史,何时入国风。
和筹堂述怀 其二
白头相见话存亡,可惜漫漫夜转长。烦恼尽无安脚处,出门十步九羊肠。
集古 隐居
此去秦关路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
荷蓑不是人閒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襄阳咏史 其四十四 解佩渚
相遇江皋事颇奇,一双佩解去还遗。未能南国无游女,咏取周人汉广诗。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530篇诗文
和秦彦容韵 其四
客中寒食
烟江叠嶂图
抱树石
和王季文襄阳变后 其一
和平太行路韵 其二
宽张文玘
阳关图
谒金门 其十一 忆梅
蚁战图 其二
周昉内人图 其一 吹笙
壬寅九日同史正之刘济之君祥仲宽姚子昂东城小酌寄锦堂王君玉 其 ...
留别草堂诸友
集古 醉眠
吊曹庆之
襄阳咏史 其七 楚昭王庙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六 蚕
送苗世显归上党
襄阳咏史 其三十二 抱玉岩
李晋王坟
锦堂四咏 其一 春水满四泽
许司谏归来图
任仲山谈西府事
鹊桥仙 段侯寿日
蚁战图 其一
感皇恩 杨成之声朝四月初三日
戏曹汉臣 其一
集古 有别
瑞鹤仙 锦堂寿日壬寅十一月十五
赵倅司马山谢雨
集古 其一 老将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七 蜂
申元帅四隐图 其四 李太白
史遂良索诗
沁园十二咏 其十一 意在亭
集古 看花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一 浴
和秦彦容韵 其二
瑞鹤仙 细君寿日
周昉内人图 其二 汲泉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三 习家池
熊白
集古 古道人
昨晚蒙降临无以为待早赴院谢闻己长往何行之速也因去人寄达少慰客 ...
和述怀 其二
和述怀 其一
宿村舍 其二
春温轩
襄阳咏史 其三十七 呼鹰台
清平乐 闰重九宋翔卿席
母师圣醉归夜溺伊河抱桥柱而死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七十 友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二十五 鸥
枯松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六 武安君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