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贫居自述 其三十五

贫居自述 其三十五

明代 李孔修

抱膝吁嗟叹世情,几人相与肯忘形。追随鸥鹭皆朋友,来往渔樵总弟兄。

对客几回高议论,安贫非是小生成。纷纷意气轻肥马,双眼何曾幸识荆。

诗人李孔修的古诗

贫居自述 其二十七

明代 李孔修

盖屋栖迟水竹乡,何曾牵挂利乡场。颜渊乐地还谁乐,曾点狂歌到我狂。

粟米充饥无地种,药苗扶病欠箱藏。若教富贵从人愿,金玉还谁不满堂。

贫居自述 其十八

明代 李孔修

且寄吟踪水竹乡,疏狂懒步利名场。从来富贵清珍味,不入寒酸笋蕨肠。

兴发自吟诗数首,舌耕难望谷盈仓。独嫌夜雨慌忙甚,破屋频迁几处床。

贫居自述 其五十三

明代 李孔修

随遇而安适自然,浮云那得障心田。藜羹布被今生定,纸帐梅花夙世缘。

素志雅宜加勉励,贫名何惮远流传。囊中若有钱将百,便向江头唤酒船。

贫居自述 其三十二

明代 李孔修

一场春梦到邯郸,薄利轻名了性贪。载酒携诗谁厚意,吟风弄月我闲谭。

情交似水何妨澹,世味如盐不厌咸。自笑近来吟骨瘦,烟花那得尽肩担。

贫居自述 其三十七

明代 李孔修

且放宽怀度日常,米钱短少著升量。菜根坚韧牙根健,水味清甘道味长。

有地便宜栽药品,无田何用办钱粮。山中久住无人识,衣带云霞竹木香。

贫居自述 其八十

明代 李孔修

安分赢馀不妄求,有情山水任求游。从来草号称无谄,自小花名唤不忧。

衣食尽随樵担出,人情专望钓竿酬。区区未得贫而乐,寻入颜家巷里头。

贫居自述 其七十三

明代 李孔修

苜蓿蘋蘩各一端,采归留客共相欢。淡交有味情偏密,得意无肴酒易乾。

破笠轻蓑浑不俗,空壶满坐也盘桓。殷勤送客门前去,取债催科又上门。

贫居自述 其六十七

明代 李孔修

一生长向月中还,两扇柴门夜不关。翠竹得春生意长,白云留榻野僧閒。

风花有趣嘲吟易,钱钞无缘计较难。黄菊乱开因欠酒,香花扑鼻且开颜。

贫居自述 其五十一

明代 李孔修

万般花草一般春,大块何心限春人。谁信有方能却病,自怜无计可除贫。

纵横识得仪秦术,疏散能传李杜神。身上烂衣馀百结,任教人笑我悬鹑。

贫居自述 其四十六

明代 李孔修

春雨空山长蕨芽,野人风味又新加。佳宾厚惠方留榻,穷鬼无情恋我家。

名利关坚能打破,鱼樵路熟岂行差。近来红紫人争种,难卖肩头独市花。

贫居自述 其十七

明代 李孔修

人物须观未济中,居贫能乐是豪雄。编桥截竹通幽处,补屋添茅到几重。

花鸟未应嫌潦倒,溪山且莫笑龙钟。人问影响刚参破,眼孔年来渐渐空。

贫居自述 其六十四

明代 李孔修

学种桑麻活我穷,自家锄芟省人工。那知足食黄金贵,且羡生醝白饼浓。

翠柳拂门丝细细,红桃遮屋影重重。樽前有酒投知己,买醉何妨袋里空。

贫居自述 其十二

明代 李孔修

随分山林老布袍,情怀颇自涉风骚。狂吟不觉诗名播,放饮可妨酒价高。

造化磨人千古病,乾坤纵我百年豪。挑灯细读钱神论,清白何曾愧老褒。

贫居自述 其八十二

明代 李孔修

百年穷达梦中过,打算人生有几何。金马玉堂忧不少,竹篱茅屋乐偏多。

赊壶美酒当花酌,得首新诗凭树哦。除去两条名利路,免教閒脚走奔波。

贫居自述 其九

明代 李孔修

架上诗书壁上琴,孔门心法伯牙音。身閒每喜青山趣,人老何妨白发侵。

蓑笠便随行处乐,风花何用苦求寻。柴门寂寂堪罗雀,词赋驰名翰墨林。

贫居茨述 其七十一

明代 李孔修

朔风凛凛捲茅茨,冷灶寒烟不茨持。明月有情窥我榻,绿蓑常伴野人披。

鼠无馀粒多啾唧,家欠陈仓没设施。喜得诗名千古重,一腔真乐少人知。

贫居自述 其八十三

明代 李孔修

清浊难分圣与贤,醉来深愧洞中仙。病多愿畜君臣药,贫极须求子母钱。

饥鼠觊觎囊里粟,蠹鱼钻破案头篇。老夫自愧囊如罄,门掩萧条乐自然。

贫居自述 其二十六

明代 李孔修

酷邻悭吝酒难赊,安得青蚨挂杖丫。顾我家常空箸菜,延宾久坐只杯茶。

屠龙漫说金刀利,野马闲栖玉树斜。勾引白衣来助兴,多于篱外种黄花。

贫居自述 其二十

明代 李孔修

盛世生逢乐自嬉,蝇头蜗角事无知。醉归门外星辰见,睡到厨中饭熟时。

幼少读书非是早,老来闻道未为迟。菜根有味葵开甲,贫乐情深不可移。

贫居自述 其一○一

明代 李孔修

欲钓无钱买钓舟,欲耕无剑买耕牛。诗书有味拈毫笔,富贵无缘弄酒筹。

处世最宜高立志,无求何用放低头。只将贫索三千客,待到行藏十二秋。

李孔修

李孔修

明广东顺德人,居广州,字子长,号抱真子。陈献章弟子。好读书,尤精《周易》。擅诗画,工书法。家贫,犹不肯投合于时。二十年不入城市。► 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