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城南题壁二首 其一

城南题壁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濂

赐免清朝分所宜,故园风月副幽期。四愁那似张平子,三黜还同柳士师。

田径荷锄鸣犊晚,猎原吹角射禽时。振衣自笑年来事,野醉川吟更属谁。

诗人李濂的古诗

壬辰元夕

明代 李濂

髫时元夕《理情赋》,回首风情三十春。
往事只余床上藁,浮生无那梦中身。
狂来倚瓮青醅尽,老去观灯白发新。
走马过桥君莫笑,百年谁是太平人。

柳梢青 修武道中

明代 李濂

烂漫春游,人生行乐,山水夷犹。昨夜河阳,今朝修武,明日怀州。

平生雅兴难酬,信辔去、东风紫骝。问酒花村,题诗松寺,飞梦蓬丘。

夏日闲居杂兴三首 其一

明代 李濂

鸟下庭芜柳覆庐,幽居闲况迩庐如。饱餐麦饭奚干禄,稳卧藤床胜读书。

白发懒寻詹尹卜,青天思执化人袪。晚风忽动逍遥兴,烂熳花村过小车。

春兴(四首)

明代 李濂

嵩渚先生麋鹿姿,早春乐事许姿知。
晴游杏坞诗成捷,夜醉榆村酒散迟。
身世一锄聊半饱,江湖双鬓未全丝。
逢人不解藏踪迹,笑赠山中五色芝。

拟唐人送宫人入道(二首)

明代 李濂

蚤承丹诏入华清,却戴黄冠出汉京。
箫谱好传秦弄玉,炼师初拜许飞琼。
衣沾别岛朝霞色,梦断长门夜雨声。
十二层楼何处所,芙蓉花外是仙城。

拟唐人送宫人入道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濂

苦忆仙人萼绿华,乞身遥入太清家。向来写恨余红叶,此去行踪有碧霞。

学道晚依新药灶,洗妆朝弃旧菱花。玉笙不作昭阳调,缑岭闲吹月影斜。

田庐暮归作

明代 李濂

朝游南郭墅,薄暮小车归。
始识闲居乐,无言夙志违。
入村逢酒熟,近圃惜花飞。
不尽酣歌兴,孤城下夕晖。

送李济之令泰和

明代 李濂

为避缁尘染绣衣,羁栖灊沔日相依。
深春几伴看花醉,小艇时陪泛月归。
潘岳词章仍出宰,匡衡心事已多违。
庐山彭蠡曾游地,莫滞双凫入汉畿。

当朝

明代 李濂

当朝艺苑烂天葩,前辈风流擅大家。
诗律总推高太史,文章谁继宋金华。
未能云梦吞千顷,谩说图书诵五车。
临楮自惭才思涩,几时重梦笔生花。

宁武关

明代 李濂

边城无日不风沙,白草黄云万里赊。
夜夜城头听觱篥,吹残陇水又梅花。

塞门冬夜

明代 李濂

寒山雪压万峰低,落日山城驻马蹄。
袪冷未逢春瓮熟,欲眠无那夜乌啼。
人来汴水无家信,路入并州有战鼙。
旋思乡愁抛未得,悄然拈笔赋征西。

己酉游春

明代 李濂

清晨出郭恣幽赏,水寺烟村无市尘。
也知不饮是恶客,独喜能闲为达人。
信陵台畔已融雪,屠儿墓前还早春。
东风吹面且须醉,坐送斜阳沉远津。

送童太守入桂林

明代 李濂

绯袍金绶紫微臣,郡国如何借寇频。
停鹢北堂还彩服,画熊南国又朱轮。
晴逾梧岭随征雁,秋渡潇湘忆故人。
自愧素餐淹岁月,羡君随处布阳春。

弟洛为猗氏学谕以襄陵酒方见示如法酿造良佳

明代 李濂

襄陵自昔称名酒,猗氏于今得秘方。
传示故园知汝意,酿成新味与谁尝。
金盘滴露泠泠白,玉碗浮春冉冉香。
倚瓮题诗寄吾弟,西斋风雨忆联床。

送王都阃之广西

明代 李濂

帝简郧襄节制雄,岭南专阃气如虹。
雕弓玉斧皆廷赐,燕颔虬髯有父风。
桂水瘴消飞檄外,梧山氛净凯歌中。
麒鳞峻阁云霄待,蚤树平蛮第一功。

城南题壁二首 其一

明代 李濂

赐免清朝分所宜,故园风月副幽期。四愁那似张平子,三黜还同柳士师。

田径荷锄鸣犊晚,猎原吹角射禽时。振衣自笑年来事,野醉川吟更属谁。

许州赠颜守木

明代 李濂

汝病三辞印,吾来两驻车。
雪堂留倡和,秋榻共琴书。
堕泪看归雁,谋身作老渔。
行藏惭颇似,把袂各踌躇。

送张鹄举巡抚榆林

明代 李濂

锁钥边城固,储胥幕府闲。
风声先上郡,烽火绝秦关。
紫塞铙歌发,黄云猎骑还。
侧知铃阁夜,梦绕殿东班。

春日田园杂兴(二首)

明代 李濂

白发春添几许,碧云暮合万重。
碧门延客看弈,竹寺寻僧倚筇。
天汉桥边片月,禹王台上疏钟。
行处漫留短咏,百年聊记吾踪。

城南题壁(二首)

明代 李濂

一自归来茹紫芝,每逢野老话芝期。
中林结舍云光抱,别墅看花酒具随。
学稼只缘糊口累,抛书才是息心时。
行歌剩有古今思,瑟瑟晚风吹鬓丝。
李濂

李濂

(1489—1566后)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学多闻,以古文名于时。曾作《理情赋》,李梦阳见而往访。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梦阳持论偏颇。有《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观政集》、《嵩渚集》等。 ► 3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