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唐代 李隆基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诗人李隆基的古诗

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

唐代 李隆基

鲁卫情先重,亲贤爱转多。冕旒丰暇日,乘景暂经过。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复寻为善乐,方验保山河。

送赵法师还蜀因名山奠简

唐代 李隆基

道家奠灵简,自昔仰神仙。真子今将命,苍生福可传。
江山寻故国,城郭信依然。二室遥相望,云回洞里天。

轩游宫十五夜

唐代 李隆基

行迈离秦国,巡方赴洛师。路逢三五夜,春色暗中期。
关外长河转,宫中淑气迟。歌钟对明月,不减旧游时。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代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幸凤泉汤

唐代 李隆基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山路近,省敛觉年丰。
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
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同二相已下群官乐游园宴

唐代 李隆基

撰日岩廊暇,需云宴乐初。万方朝玉帛,千品会簪裾。
地入南山近,城分北斗馀。池塘垂柳密,原隰野花疏。
帟幕看逾暗,歌钟听自虚。兴阑归骑转,还奏弼违书。

过老子庙

唐代 李隆基

仙居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没,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馀松柏林。

春中兴庆宫酺宴

唐代 李隆基

九达长安道,三阳别馆春。还将阳朝暇,回作豫游晨。
不战要荒服,无刑礼乐新。合酺覃土宇,欢宴接群臣。
玉斝飞千日,琼筵荐八珍。舞衣云曳影,歌扇月开轮。
伐鼓鱼龙杂,撞钟角牴陈。曲终酣兴晚,须有醉归人。

春日出苑游瞩(太子时作)

唐代 李隆基

三阳丽景早芳辰,四序佳园物候新。梅花百树障去路,
垂柳千条暗回津。鸟飞直为惊风叶,鱼没都由怯岸人。
惟愿圣主南山寿,何愁不赏万年春。

野次喜雪

唐代 李隆基

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繁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

饯王晙巡边

唐代 李隆基

振武威荒服,扬文肃远墟。金坛文将礼,玉节授军符。
免胄三方外,衔刀万里馀。昔时吴会静,今日虏庭虚。
分阃仍推毂,援桴且训车。风扬旌旆远,雨洗甲兵初。
坐见台阶谧,行闻袄祲除。檄来虽插羽,箭去亦飞书。
舟楫功须著,盐梅望匪疏。不应陈七德,欲使化先敷。

南出雀鼠谷答张说

唐代 李隆基

雷出应乾象,风行顺国人。川途行在晋,车马渐归秦。
背陕关山险,横汾鼓吹频。草依阳谷变,花待北岩春。
闻有鹓鸾客,清词雅调新。求音思欲报,心迹竟难陈。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唐代 李隆基

洞府修真客,衡阳念旧居。将成金阙要,愿奉玉清书。
云路三天近,松溪万籁虚。犹期传秘诀,来往候仙舆。

送日本使

唐代 李隆基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送李邕之任滑台

唐代 李隆基

汉家重东郡,宛彼白马津。黎庶既蕃殖,临之劳近臣。
远别初首路,今行方及春。课成应第一,良牧尔当仁。

赐道士邓紫阳

唐代 李隆基

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下传金版术,上刻玉清书。
有美探真士,囊中得秘书。自知三醮后,翊我灭残胡。

过大哥山池题石壁

唐代 李隆基

澄潭皎镜石崔巍,万壑千岩暗绿苔。
林亭自有幽贞趣,况复秋深爽气来。

幸蜀西至剑门

唐代 李隆基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送贺知章归四明

唐代 李隆基

遗荣期入道,辞老竟抽簪。岂不惜贤达,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唐代 李隆基

洛阳芳树映天津,灞岸垂杨窣津新。直为经过行处乐,
不知虚度两京春。去年馀闰今春早,曙色和风著花草。
可怜寒食与清明,光辉并在长安道。自从关路入秦川,
争道何人不戏鞭。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远看骊岫入云霄,
预想汤池起烟雾。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 68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