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子乾舟行 其二

和子乾舟行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两岸清沙映落红,溪头知有夜来风。扁舟却恨寻春晚,不见桃花二月中。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过黄幼章欣赏亭看梅花

明代 黎民表

水竹清阴满四邻,谁家池馆似邻津。疏林冠绝秾华景,小阁妆成澹泊春。

不用瑶台携佚女,祗将姑射拟幽人。金尊彩笔追随地,亦自风流继后尘。

送顾囧卿致仕

明代 黎民表

当年直谏伏青蒲,烱烱清冰照玉壶。双阙重来王气盛,江湖归去客星孤。

著书合拟崔亭伯,解组谁如疏大夫。握手片言惭后辈,扁舟从此梦游吴。

天全所为大司马铁桥黄公作

明代 黎民表

西郭佳遨游,芳园萃森爽。脩竹映沧池,潜虬动滉朗。

青泛何蜿蜒,降池肃间敞。游神无近营,寓目发遐想。

彼美贲丘园,振缨遂遵养。冥飞远矰缴,乘风适苍莽。

若凤感先民,为牺叹哲匠。嗒尔非丧吾,超然得神王。

景行属旷筵,疏材荷甄奖。岂伊平原欢,况逾竹林赏。

愿附扶摇翰,从容撰几杖。

送张助甫之南都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当年龙变起舆图,弓剑千秋在鼎湖。玉座春风花自落,铁衣明月夜常趍。

九关烽火连鱼钥,七萃戎臣尽虎符。何事南方劳旰食,丈夫还忆射桑弧。

杨溪洞四时歌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长松落落荫丹霄,策杖看花过野桥。更有薰风生涧底,入云清切间萧韶。

别吴而待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恋阙心仍在,还家路不迷。凄凉吊古意,疲马入青齐。

送子与同次甫作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落日登古台,垂杨拂阑干。不见路傍草,烟沙浩漫漫。

顾玄纬见过山房次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谁拟南阳有卧庐,蓬蒿三径闭门居。祗缘好事能携酒,应为穷愁独著书。

阑暑气催鸣鸟变,新凉风过落花馀。云山政值邀欢日,入洛才名信不虚。

致政后吴鸿胪叔承自江都至过访

明代 黎民表

未央朝谒罢晨鸡,杨柳春风恋解携。倡和正思临海峤,交游多在竹枝西。

金门通籍沾新命,皂帽逢人问旧溪。曾是白莲琴酒客,莫将荣贱比云泥。

伏暑经桐庐道中 其四

明代 黎民表

玉盘盛水贮甘瓜,蝉鬓迎风翠袖斜。冰水如山供坐客,骄阳不入五侯家。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骑马长安日几回,梅黄已过麦秋来。蔫红纵好非春色,凭仗东风几日开。

送丁戊山人游罗浮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远游岂不羡,逼此区中情。愿得鸿鸾翮,乘之以遐征。

诘朝饰羽盖,嬉游至层城。阴室启耀真,阳宫豁朱明。

俯盼列川岳,仰视灿日星。朝搴琼树枝,夕采瑶草荣。

外观岂足慕,所贵能遗形。纡尔瀇瀁怀,驰我凫藻诚。

临风不得并,望美空屏营。

陈玉叔事竣还南

明代 黎民表

长淮无浪九河清,入奏真能慰清情。卧阁旧高循吏传,挥毫元重客卿名。

包茅贡已输南国,鱼藻欢同燕镐京。自有庙谟酬顾问,赠言东海愧王生。

竹在亭四绝为贞吉赋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深心探豪素,萧条无所欲。临池爱清风,坐荫数径竹。

奉陪泰泉先生游栖霞寺

明代 黎民表

妙刹开山久,重新选胜偏。忆从初地后,谁辨劫灰前。

虹涧交檐际,龙冈落座边。桥危妨度马,树密翳鸣蝉。

平野看人小,长空见鸟旋。追游宁寂寞,披豁得儒玄。

尘迹吾增感,幽栖性所便。芳尊逢菊日,兴极对霜天。

岁暮和文寿承

明代 黎民表

岁尽飞鸿不到家,尚将长铗在天涯。呼卢且醉咸阳酒,骑马频看上苑花。

白首校雠成寂寞,金门留滞愧清华。广文不道官如水,彩笔分行夺锦霞。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 其八

明代 黎民表

感激龙门谊,凄凉下士风。鸿冥不可企,江水自流东。

将之云中别曹大参还西越

明代 黎民表

雨雪襜帷万里来,欢承瑶水赐金回。中朝先宠麟符重,百越山川绣斧开。

北地至今多骏马,潢池何事借词才。车轮忽漫东西去,空恋风期上蓟台。

纡胜园为张元易赋

明代 黎民表

中条距芳甸,丘壑亦未远。缅怀上世人,于焉事嘉遁。

云螭不弭驾,霞踪尚可践。疏峰结绮搆,临流杭珍馆。

盱䀭托幽遐,鱼凫乐暄暖。乘流罄洄沿,习坎悟舒卷。

金门不可招,佳期起深眷。素苕虽未零,朱华已堪蹇。

滞留岂不欢,岁月易婉娩。愿回苑洛辔,丘中恣游衍。

少壑为蔡山人赋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林园无外事,一榻类安禅。翰墨尘悰少,衣冠古制全。

市朝容大隐,山泽俨儒仙。更欲逃名去,知成内外篇。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