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赵藩参

答赵藩参

明代 黎民表

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

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同王敬美待月梁思伯所

明代 黎民表

掖城青桂隐团团,词客开尊正耐看。色过露盘分半璧,影浮宫瓦动层澜。

吹笳渐觉千门曙,捣练谁知此夜寒。无奈秋光常滞客,几回圆缺在长安。

游仙六首 其六

明代 黎民表

淮南方好术,矫志栖云间。金鉼汲素绠,宝鼎合神丹。

神丹资服食,白日生飞翰。永随八公去,翱翔戏天端。

志大术良疏,功成虑亦殚。连蜷丛桂树,翩翩留空山。

徒闻脱屣去,不见乘鸾还。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六 清音亭

明代 黎民表

汩汩寒流细,烹茶取漫流。有时来枕畔,添作一丝愁。

杜舍人从殷移居同约卿桢伯过讯

明代 黎民表

青云已沗同时彦,不谓城南更卜邻。情似绨袍还借问,兴缘萝薜故相亲。

才名天禄谁中尉,词学樊川况舍人。台上早鸣燕騕袅,渔樵吾欲乞閒身。

游茅山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高蹑罡风上翠微,鸾骖相遇待晨归。金环委地无人拾,毛节随云到处飞。

兄弟尽通仙籍少,利名真觉畏途非。朱门九锡应无分,尘海冥冥悟息机。

送王用吾观察之贵竹

明代 黎民表

伏波铜柱早登坛,新命仍加执法冠。千里风声传木夹,三年冰雪寄珠官。

人从益部占星入,雨过碉房倚马看。莫道殊方频历试,循良先著御屏端。

送任侍御出按江西

明代 黎民表

未央晴色闪朱旗,绣斧亲承下旗墀。谏草共传骢马使,赋才还起白云司。

鹭车霜肃千山外,龙剑光寒午夜时。江海诛求怜此日,皂囊披沥圣明知。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十一 沃亭

明代 黎民表

红蕖冒绿水,秀色相凌乱。渔人刺艇来,恐斸荷根断。

延清馆小集和子乾

明代 黎民表

蓬径初延赏,空斋独尔思。酒深寒夜酌,梅发早春枝。

浦外流云袅,城闉上月迟。莫缘风共雨,长负此幽期。

象教精舍

明代 黎民表

三昧神僧火,烧残有坏身。浮生同瞥电,世界一微尘。

幻作元非有,归空亦未真。益豪谁见相,减胛为留神。

震旦符初志,匡庐感宿因。缄縢传大令,膜拜走王人。

鸠杖升莲座,田衣称氎巾。一时多妙说,舍筏怅迷津。

沈纯甫欧桢伯招同徐子与集李惟寅第

明代 黎民表

一自归耕下噀田,岂知杯酒共田天。正朝车马春城里,右辖风流紫阁边。

醉后和歌成白雪,灯前看剑是龙渊。故人汉殿今持橐,肯借声华照别筵。

谢廷尉招同方员外赵刺史集

明代 黎民表

燕台几度逐青骢,留滞那知在汉宫。凉雨一尊开白社,暮云千里望丹枫。

卜邻我已惭王翰,高卧人今忆谢公。长袖灯前频起舞,不堪歧路复西东。

送何乔仲赴阙四首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招摇有桂树,结根南海湄。蒙茏度霜霰,皎洁常不移。

以兹孤直性,贡之白玉墀。春风被兰茝,荣耀同一时。

虽有艳阳质,比君璚树枝。明堂备榱桷,海寓瞻巍巍。

丹青洵云美,玄素岂所睽。无言愧桃李,幸得仰容辉。

隐园杂咏十七首 其十三 浮玉桥

明代 黎民表

短桥流不去,回波相激鸣。度我幽寻屐,千花隔岸明。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搴芳亭

明代 黎民表

杂花满芳树,四时不改色。有酒须尽欢,春风应可惜。

留馀堂为潘司马赋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华堂飞敞自留馀,昭代争誇奕叶舒。共指王槐呈绿荫,偏令谢树照清居。

窗开翡翠迎春霭,帘卷烟云洒碧虚。自是承家名不忝,韦玄勋誉可谁如。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 其七

明代 黎民表

心事俱已休,名山尚留踪。芳湖清且浅,曾照汉时容。

仆穷居方丈之室睹时事有郁抑于中者欲默则不能欲言则不可因作五歌 ...

明代 黎民表

乘车戴笠何后先,粤人重交从古然。迩来云雨成翻覆,秪有萁豆相熬煎。

屈原反遭申兰妒,尼父空羞盗蹠贤。我生本是忘机者,痛哭应惭贾少年。

送吴而待守归州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衰草寒烟过楚宫,荒台犹起大王风。风流宋玉应同调,白雪高吟郢国中。

登临清城新楼

明代 黎民表

楼橹临边起,旌旗蔽日翻。众山多鲁望,一水控河源。

直取岩城镇,应防敌骑奔。战閒耕士乐,时远霸风存。

迥眺山川异,烦忧鼓角喧。嗣宗偏引恨,平子易销魂。

老去无长策,春归忆故园。帝乡何处是,愁望且开尊。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