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雨中过浮丘怀太史

雨中过浮丘怀太史

明代 黎民表

苍茫佳气望中收,想像仙人驾彩虬。独鹤不知春事晚,清溪长共白云流。

尘途已息庄周马,物外谁追葛令游。惆怅王孙归去后,鸬鹚鸂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送赵太史还兰溪

明代 黎民表

朱衣衔命下金銮,到处人倾执法冠。瘴海烽烟臣节苦,文园休沐主恩难。

归装应折梅花去,关吏频将紫气看。一榻羲皇清梦醒,依依红日近长安。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四 松月台

明代 黎民表

娟娟云间月,濯濯松上露。杖策时一来,神猋翼飞步。

寄嘉斋宗侯

明代 黎民表

回雁新传尺素多,登临应为忆羊何。琴尊长日閒朱邸,书殿春风满绿萝。

白水飞龙犹故士,楚人衰凤自狂歌。竹林闻有山公过,怜尔才情滞玉河。

题仲弟惟和云野山房

明代 黎民表

白云何灿茜,飞度玉山岑。散漫南窗下,徘徊嘉树林。

凝霏入素几,委润夹幽襟。翘首帝乡远,揽结兴长吟。

释耒起南亩,肤寸待成霖。卷舒在适性,去来尔何心。

扶摇方整驾,总辔瑶池阴。

从周移寓真如寺同张肖甫吴约卿过访

明代 黎民表

懒曳长裾见五侯,竹林尊酒日同游。净缘久托维摩诘,佳句兼酬帛道猷。

檐下鸡栖翻夕照,竹间蝉响度清秋。出门浩浩烟沙色,悔别松风过虎丘。

游茅山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绛节云中下列真,山椒宫阙斗嶙岣。烟霞半杂龙池气,芝术深连柳谷春。

天上投壶多玉女,殿前持盖总才人。十年曾奉金门诏,不种桃花学避秦。

入白云寺酌九泉

明代 黎民表

顿足云外游,弭服云中宇。晨霞朗高木,晴晖射孤屿。

泠泠山漱琼,湛湛觞浮羽。层栏蚀金碧,古瓦窜鼯鼠。

抚迹泯空有,忘怀契宾主。手揭留荑赠,目送飞鸿举。

方谐鸾鹤踪,遽协濠梁矩。齐物在斯辰,忧生非远虑。

大司马曾公以予晋秩为喜招欧博士兄弟陆山人于别馆觞焉明日垂示佳 ...

明代 黎民表

曾从兰省挹风流,别墅琴尊感流游。白雪座中传丽藻,黄花篱下入新秋。

时名谬许同冠鹖,人望于今重借筹。衣马长安心已倦,五湖波浪有渔舟。

题庐山瀑布图送黄观察之鄱阳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香炉千嶂霁生云,遥接天门紫气分。湖海烽烟今汛扫,不妨停盖谒匡君。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 其七 星亭拥翠

明代 黎民表

随波上下似蓬壶,白玉楼台天下无。惟见七星浮水面,不闻词客赋仙都。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十

明代 黎民表

举火照山影,山禽不住鸣。幽人思千里,兹夕梦难成。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七

明代 黎民表

载酒涉花林,周游古城下。暂尔惜尘劳,明朝复驱马。

送莫公远还杭

明代 黎民表

木落长安归兴浓,敝裘羸马怯相逢。梅花欲发孤山寺,云气长过三竺峰。

诗卷行吟江上月,萝衣将挂涧边松。五湖何处堪招隐,石上先题异客纵。

送顾参军擢守曲靖

明代 黎民表

幕府官閒似马曹,三年越调自君操。才情合占波千顷,时论同归凤一毛。

泔水西行通竹箐,箬溪春汎接香醪。家声自著循良传,词客何须解佩刀。

太岳仙宫七咏 其二 五龙

明代 黎民表

紫盖峰前下鹤群,羽衣遥挹御群熏。云呈瑞像双鬟玉,帝赐霞裾五色纹。

星乱石枰当涧隐,风回金磬隔山闻。蛰龙一去无消息,怅望经台日又曛。

刘观察李明府邀同余翰林过晋阳庵慈上人方丈

明代 黎民表

多病已辞东阁履,思归犹阻玉履冰。偶寻香火过萧寺,为證莲花问竺僧。

燕雀晴依江阁暖,烟霄春入汉宫层。云房寂寞知生色,曾向龙门御李膺。

答赵藩参

明代 黎民表

衡门车马喜相投,高谊应怜水石幽。珠浦波光摇远树,玉山云气过高楼。

笑移杖履同三径,怅望风烟恨九州。知为苍生须强起,林泉安得遂身谋。

张宪使萧甫招同杨参知登天雄城楼

明代 黎民表

落日凭高送目频,漳台罗绮散馀春。丹梯自绕青羊栈,树色遥连白马津。

宾榻至今惟孺子,北门终合用词人。尊前羽扇何劳障,正是中原息战尘。

楼居新成 其四

明代 黎民表

十载追趋捧禁闱,翻然归兴落闱矶。诗馀对御初裁草,箧有薰香旧赐衣。

绿酒易狂犹强制,金丹虽老不言非。海门东去扶桑近,黄鹄冥冥何处飞。

和殿卿留别韵

明代 黎民表

凉风落叶大河滨,送远伤魂似暮春。梁苑题诗为上客,嵩山扶杖待幽人。

铜驼一别衣冠盛,金马重逢世事新。君去曳裾还得计,滞留俱是叹缁尘。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