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答方景武

答方景武

明代 黎民表

尺书千里托飞鸾,烽火飘零涕泪看。大将此时思剧孟,故人从古重任安。

梦回紫气重关隔,心折黄榆片月寒。白首戎旃应不误,疏才今愧请缨难。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骑马长安日几回,梅黄已过麦秋来。蔫红纵好非春色,凭仗东风几日开。

官舍杂咏 其十二

明代 黎民表

故山多胜绝,归梦不须占。竹长成高格,松青坠古髯。

种园芝自给,煮石火频添。何日抛簪绂,迎暄在短檐。

自赣石舟行数百里山水多可游涉未能申独往之兴记以八绝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栋宇非长物,弦歌有妙思。畸人虽委蜕,幼妇独留碑。

送张肖甫谪陈州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三年执戟已磋跎,形胜能无雪涕过。二室烟花朝紫禁,五陵襟带绕黄河。

相如赋岂游梁倦,平子愁从拙宦多。江海一麾良足慰,勒名麟阁待如何。

入白云寺酌九泉

明代 黎民表

顿足云外游,弭服云中宇。晨霞朗高木,晴晖射孤屿。

泠泠山漱琼,湛湛觞浮羽。层栏蚀金碧,古瓦窜鼯鼠。

抚迹泯空有,忘怀契宾主。手揭留荑赠,目送飞鸿举。

方谐鸾鹤踪,遽协濠梁矩。齐物在斯辰,忧生非远虑。

陈忠甫以邛竹杖遗予戏作短歌

明代 黎民表

邛竹传奇西夏日,肿节瘦茎如鹤膝。天竺高僧屡护持,尚方灵寿差其匹。

陈君好事偶得之,入手铿然知古物。指麾铜柱开烟霏,柱石罗浮看日出。

朅来载笠访安期,怪石欹厓恐颠踬。提携似有苍精翊,闪烁应愁山鬼泣。

偷视刀环未敢言,笑尔青藜落吾室。感君把赠意已多,置之座右勤摩娑。

只今沧海扬洪波,冯夷出没翻蛟鼍。微闾聚窟渺在望,金堂玉霤空嵯峨,杖乎杖乎奈尔何。

送秦舍人汝立归无锡时补玉官不赴

明代 黎民表

台上黄金贮俊良,尚书门第尚馀芳。青藜儤直趋仙禁,银管分曹捧御床。

一下云霄惊落羽,几回歧路叹亡羊。东齐不是长沙远,一侍灵光亦不妨。

杂画为刘仲脩题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溪上风欲来,扁舟归渐紧。不暇问桃源,赖是柴门近。

竹在亭四绝为贞吉赋 其四

明代 黎民表

斋阁夜萧寥,风林散清影。天籁忽刁骚,幽人梦初醒。

东溪别业为李鍊师赋

明代 黎民表

璇流何窈窕,琳馆带重深。大隐虽朝市,清风自竹林。

泉光霏素几,霞气袭幽襟。骋望金枢外,纡回瑶水阴。

理能窥止足,性本狎飞沉。落月乘舟往,微飔击汰唫。

讵须探秘宝,自觉远蓬心。柱下终豪举,浮丘将见寻。

玄珠君莫惜,白发我先侵。异日逢黄石,飞鸾早寄音。

送梁贡元北上

明代 黎民表

青袍何事滞蒿莱,雨世谈经有俊才。手托骊珠堪自惜,箧携龙剑待谁开。

游踪暂琐崧台月,客路先探庾岭梅。东阁至今犹荐士,明堂三礼待新裁。

送徐中丞巡抚畿内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绣斧朱旗出未央,北门开府镇渔阳。雪山万里无烽火,析木高垂凤阙光。

送吴明卿再谪睢阳司理 其五

明代 黎民表

出关曾赋五噫歌,鸣鸟相求意气多。携手燕京明月色,随君千里渡黄河。

凌贰守邀同关文学游泰山行祠

明代 黎民表

猋台风景入萧寥,疑有仙人秉寥朝。二塔风烟云外矗,五陵宫阙望中遥。

挥毫倚马非吾事,投辖留人值此宵。十载对君仍拙宦,官亭杨柳折长条。

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黎民表

余生素屯蹇,颇复怀清真。谬当盛明日,再睹玄化淳。

人文固昭晰,宪章亦已新。岂起东蹈海,会将西入秦。

征途不遑舍,所逐埃与尘。为策虽不就,斯志良已勤。

奈何四海内,弃绝寡所亲。朅来二十载,皇皇尚迷津。

念之动中怀,涕泪沾衣巾。置此勿复言,齐契在古人。

送顾宪副益卿之滇中

明代 黎民表

寒城白日下如飞,临路苍茫一揽衣。名自竹西传雪赋,人今滇海避霜威。

和戎岂尽谋臣得,略地休言汉策非。一骋壮图犹黑发,不堪琴酒故人稀。

送董侍御出按关中

明代 黎民表

单车曾识汉循良,归去仙闱揽舜裳。关外霜威传绣斧,殿前风采冠神羊。

行逢暮雨崤函远,望入黄云陇坂长。万里玉门无斥堠,词人何用羡长杨。

隐园杂咏十七首 其十二 飞影亭

明代 黎民表

太虚本无色,止水亦长莹。如何桂轮中,忽有山河影。

送司马曾公总宪南粤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朱衣持节下长安,奕奕威棱朔雪寒。官品最高三独坐,主恩新著九梁冠。

定林香火他年事,淮水功名异代看。赐履暂筹天堑险,勿言江左有龙蟠。

小岁刘观察招饮筹远堂

明代 黎民表

柳营吹角过良宵,雪袖还从席上飘。南省诗名论水部,北门勋业待嫖姚。

惊心岁月频更烛,回首乡园一颂椒。策马挥戈怜此地,佩环曾奉紫宸朝。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