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顾玄纬见过山房次韵二首 其二

顾玄纬见过山房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东陵今日学为园,芹曝何心献至尊。谩有声名传谷口,空劳车骑访夷门。

清冰销夏沉朱李,凉月邀人倒玉尊。自是罗浮堪吏隐,肯将名姓拟轩辕。

诗人黎民表的古诗

登白云最高顶

明代 黎民表

灵岳奠南隩,凤翼矫而跱。上干烛斗枢,下盘绝地理。

脩阪饶莃苓,回蹊荫楩梓。东观极扶木,西窥逼濛汜。

晨标赪霞截,夜气白虹起。玉树发葱青,金潭耿清泚。

平生信经奇,兹山擅巨美。图史谩莫传,倜傥固难纪。

倘骖飞龙游,长揖当途子。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十六 石雪赖

明代 黎民表

水石霜萦薄,波涛日激撞。平生多履险,莫误吕梁淙。

寄子厚宗侯嘉斋之子

明代 黎民表

颇忆淮南招隐士,曾题尺牍到沧州。西关明月几回夜,北阙风沙千里秋。

自信蛾眉能绝世,谁吟白雪在高楼。上书一谢金门去,青翰无因共傍舟。

秋雨集清泉精舍以唐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为韵 其九

明代 黎民表

绝塞闻征雁,疏篱隐候虫。故园添白发,今夕又秋风。

立春日同王太仆梁舍人彭鸿胪集杨仪部宅

明代 黎民表

苑外青旂带雪翻,残冬风日亦翻暄。春盘生菜犹燕俗,浊酒椒花非故园。

岁有金钱沾近侍,月颁银管是明恩。南宫听履元相接,不为玄经独过门。

刘观察李明府邀同余翰林过晋阳庵慈上人方丈

明代 黎民表

多病已辞东阁履,思归犹阻玉履冰。偶寻香火过萧寺,为證莲花问竺僧。

燕雀晴依江阁暖,烟霄春入汉宫层。云房寂寞知生色,曾向龙门御李膺。

杂画为刘仲脩题 其一

明代 黎民表

古木带回溪,来寻径路迷。莫惊春事尽,花在野桥西。

赠陈诏州

明代 黎民表

韶石款南岳,肄水汇东溟。岩镇俟良牧,疲人纡圣情。

推毂允明茂,之子扬德声。豹变蔚文采,凤仪叶咸英。

渊冲恒若谷,温裕式如璚。淮阳本卧治,华阴更传经。

匪惟惇化穆,实以心源清。三年报邦政,万里导遐征。

衡茅惠高盖,疲苶愧逢迎。云螭不可弭,凫藻驰我诚。

所冀隆弘美,王道今休明。

送胡兵宪伯贤赴滇中

明代 黎民表

凤起真从七洞天,又持旌节向南滇。才名宣室方前席,筹策秦中未乏贤。

远檄正迎金马使,清词不赋夜郎篇。莫愁万里浮云隔,矫首扶桑是日边。

送张肖甫谪陈州 其三

明代 黎民表

三年执戟已磋跎,形胜能无雪涕过。二室烟花朝紫禁,五陵襟带绕黄河。

相如赋岂游梁倦,平子愁从拙宦多。江海一麾良足慰,勒名麟阁待如何。

送玖儿北上并示琰儿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白石清泉未尽贫,蓬蒿今喜卜居新。不求絣絖千金技,又见腾骧八尺身。

桑柘暂违南国暖,莺花深驻帝城春。衰迟未有酬恩处,跂尔追班入□□。

命家僮于庭前杂莳花木戏为九绝 其八

明代 黎民表

强半光阴在直庐,莺花笑我太相疏。故园亦诧忘归去,不寄长安五月书。

顾玄纬见过山房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黎民表

东陵今日学为园,芹曝何心献至尊。谩有声名传谷口,空劳车骑访夷门。

清冰销夏沉朱李,凉月邀人倒玉尊。自是罗浮堪吏隐,肯将名姓拟轩辕。

隐园杂咏十七首 其十三 浮玉桥

明代 黎民表

短桥流不去,回波相激鸣。度我幽寻屐,千花隔岸明。

雪夜同陈太史仁甫陈大理玉叔康管二山人集梁思伯宅

明代 黎民表

入夜风声渐细微,不知塞色上人衣。平连青阁千林暝,愁逐黄云几处飞。

上国烟花仍自媚,天涯芳草待谁归。相逢剧对金尊好,最是阳春此调稀。

途中闻欧桢伯补国子监

明代 黎民表

三仕犹闻拥客毡,四门经馆亦毡怜。人同曳履歌商日,士庆弹冠入洛年。

尚有诸生求月俸,更逢斋禁剩公钱。三都纸价知何似,奏御应从紫阁前。

人日梁思伯康裕卿携酒过曹使君旅寓

明代 黎民表

春日燕台正值寒,金花相促一杯欢。三年重把词臣袂,千里虚劳汉使冠。

飞舄下时天阙近,跕鸢回首桂江难。莫惊客路新双鬓,落月从前梦里看。

渡江别邵长孺李季常

明代 黎民表

越客归心望海云,衔杯犹自恋馀曛。交情落寞从今始,歧路风烟向此分。

双棹正迷桃叶渡,高城犹驻水犀军。怀人后夜江天远,多少新词竹下闻。

吕氏心文友园亭杂咏十二首 其三 搴芳亭

明代 黎民表

杂花满芳树,四时不改色。有酒须尽欢,春风应可惜。

冯别驾汝行招饮永宁寺

明代 黎民表

征轺已历五云边,重到花宫结边缘。草阁校书晨散吏,风檐鸣铎夜栖禅。

追游曾忝东林后,出牧谁居北地前。高卧华阳堪白首,祗将封禅惜流年。

黎民表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