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长安书情投知己

长安书情投知己

唐代 李频

陕服因诗句,从容已半年。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转觉功宜倍,兼令住更坚。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此事勤虽过,他谋拙莫先。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江山阻迢递,时节暗推迁。
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书绅相戒语,藏箧赠行篇。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人心期际会,凤翼许迁延。
毕竟良图在,何妨逸性便。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五陵供丽景,六义动花笺。
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

诗人李频的古诗

送许浑侍御赴润州

唐代 李频

家山近石头,遂意恣东游。祖席离乌府,归帆转蜃楼。
阴氛出海散,落月向潮流。别有为霖日,孤云未自由。

黔中酬同院韦判官

唐代 李频

平生同所为,相遇偶然迟。各著青袍后,无归白社期。
江流来绝域,府地管诸夷。圣代都无事,从公且赋诗。

长安感怀

唐代 李频

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空将灞陵酒,酌送向东人。

送寿昌曹明府

唐代 李频

惠人须宰邑,为政贵通经。却用清琴理,犹嫌薄俗听。
涨江晴渐渌,春峤烧还青。若宿严陵濑,谁当是客星。

赠同官苏明府

唐代 李频

山中畿内邑,别觉大夫清。簿领分王事,官资寄野情。
闲斋无狱讼,隐几向泉声。从此朝天路,门前是去程。

赠泾州王侍御

唐代 李频

一旦天书下紫微,三年旌旆陇云飞。
塞门无事春空到,边草青青战马肥。

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

唐代 李频

承恩虽内殿,得道本深山。举世相看老,孤峰独自还。
溪来青壁里,路在白云间。绝顶无人住,双峰是旧关。

鄜州留别王从事

唐代 李频

相识未十日,相知如十年。从来易离别,此去忽留连。
路险行冲雨,山高度隔天。难终清夜坐,更听说安边。

赠立规上人

唐代 李频

竹向空斋合,无僧在四邻。去云离坐石,斜月到禅身。
树老风终夜,山寒雪见春。不知诸祖后,传印是何人。

送德清喻明府

唐代 李频

棹返霅溪云,仍参旧使君。州传多古迹,县记是新文。
水栅横舟闭,湖田立木分。但如诗思苦,为政即超群。

送姚评事

唐代 李频

儒服从戎去,须知胜事全。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风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新诗随过客,旋满洛阳传。

秋宿慈恩寺遂上人院(一作送宋震先辈赴青州)

唐代 李频

满阁终南色,清宵独倚栏。风高斜汉动,叶下曲江寒。
帝里求名老,空门见性难。吾师无一事,不似在长安。

留题姚氏山斋

唐代 李频

未厌栖林趣,犹怀济世才。闲眠知道在,高步会时来。
露滴从添砚,蝉吟便送杯。乱书离缥帙,迸笋出苔莓。
异果因僧摘,幽窗为燕开。春游何处尽,欲别几迟回。

送友人下第归越

唐代 李频

归意随流水,江湖共在东。山阴何处去,草际片帆通。
雨色春愁里,潮声晓梦中。虽为半年客,便是往来鸿。

赠桂林友人

唐代 李频

君家桂林住,日伐桂枝炊。何事东堂树,年年待一枝。

送侯郎中任新定二首

唐代 李频

为郎非白头,作牧授沧洲。江界乘潮入,山川值胜游。
暑气随转扇,凉月傍开楼。便欲归田里,抛官逐隐侯。
罢郎东出守,半路得浮舟。大旆行当夏,桐江到未秋。
云闲分岛寺,涛静见沙鸥。谁伴临清景,吟诗上郡楼。

眉州别李使君(一作眉山留献张端公)

唐代 李频

回首雪峰前,朱门心杳然。离人自呜咽,流水莫潺湲。
毒草通蛮徼,秋林近漏天。一生从此去,五字有谁怜。

送太学吴康仁及第南归

唐代 李频

因为太学选,志业彻春闱。首领诸生出,先登上第归。
一荣犹未已,具庆且应稀。纵马行青草,临岐脱白衣。
家遥楚国寄,帆对汉山飞。知己盈华省,看君再发机。

苑中题友人林亭

唐代 李频

井邑藏岩穴,幽栖趣若何。春篁抽笋密,夏鸟杂雏多。
坐有清风至,林无暑气过。乱书还就叶,真饮不听歌。
片影明红藓,斜阴映绿萝。雄文终可惜,莫更弃高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著作尝宰苏州吴县)

唐代 李频

使印星车适旧游,陶潜今日在瀛洲。科条尽晓三千罪,
囹圄应空十二州。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归来重过姑苏郡,莫忘题名在虎丘。
李频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 12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