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

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

元代 李齐贤

万壑烟光动,千林雨气通。五冠西畔九龙东。水墨古屏风。岩树浓凝翠,溪花乱泛红。断虹残照有无中。一鸟没长空。

诗人李齐贤的古诗

巫山一段云 远浦归帆

元代 李齐贤

南浦寒潮急,西岑落日催。云帆片片趁风开。远映碧山来。出没轻鸥舞,奔腾阵马回。船头浪吐雪花堆。昼鼓殷春雷。

巫山一段云 潇湘夜雨

元代 李齐贤

潮落蒹葭浦,烟沉橘柚洲。黄陵祠下雨声秋。无限古今愁。漠漠迷渔火,萧萧滞客舟。个中谁与共清幽。唯有一沙鸥。

巫山一段云 洞庭秋月

元代 李齐贤

万里天浮水,三秋露洗空。冰轮辗上海门东。弄影碧波中。荡荡开银阙,亭亭插玉虹。云帆便欲挂西风。直到广寒宫。

巫山一段云 松都八景紫洞寻僧

元代 李齐贤

傍石过清浅,穿林上翠微。逢人何更问僧扉。午梵出烟霏。

草露沾芒屦,松花点葛衣。鬓丝禅榻坐忘机。山鸟漫催归。

沁园春 将之成都

元代 李齐贤

堪笑书生,谬算狂谋,所就几何。谓一朝遭遇,云龙风虎,五湖归去,月艇烟蓑。人事多乖,君恩难报,争柰光阴随逝波。缘何事,背乡关万里,又向岷峨。幸今天下如家,顾去日无多来日多。好轻裘快马,穷探壮观,驰山走海,总入清哦。安用平生,突黔席暖,空使毛群欺卧驼。休肠断,听阳关第四,倒卷金荷。

巫山一段云 渔村落照

元代 李齐贤

远岫留残照,微波映断霞。竹篱茅舍是渔家。一径傍林斜。绿岸双双鹭,青山点点鸦。时闻笑语隔芦花。白酒换鱼虾。

巫山一段云 江天暮雪

元代 李齐贤

风紧云容惨,天寒雪势严。筛寒洒白弄纤纤。万屋尽堆盐。远浦回渔棹,孤村落酒帘。三更霁色妒银蟾。更约挂疏帘。

巫山一段云 紫洞寻僧

元代 李齐贤

老喜身犹健,闲知兴更添。芒鞋竹杖度千岩。迎送有苍髯。坐久云归岫,谈余月挂檐。但教沽酒引陶潜。来往意何厌。

蝶恋花 汉武帝茂陵

元代 李齐贤

石室天坛封禅了。青鸟含书,细报长生道。宝鼎光沉仙掌倒。

茂陵斜日空秋草。

百岁真同昏与晓。羽化何人,一见蓬莱岛。海上安期今亦老。

从教吃尽如瓜枣。

巫山一段云 松都八景 紫洞寻僧

元代 李齐贤

傍石过清浅,穿林上翠微。逢人何更问僧扉。午梵出烟霏。草露沾芒屦,松花点葛衣。鬓丝禅榻坐忘机。山鸟漫催归。

巫山一段云 平沙落雁

元代 李齐贤

醉墨疏还密,残棋整复斜。料应遗迹在泥沙。来往岁无差。水暖仍菰米,霜寒尚苇花。心安只合此为家。何事客天涯。

鹧鸪天 过新乐县

元代 李齐贤

宿雨连明半未晴。跨鞍聊复问前程。野田立鹤何山意,驿柳鸣蜩是处声。千古事,百年情。浮云起灭月亏盈。诗成却对青山笑,毕竟功名怎么

巫山一段云 长湍石壁

元代 李齐贤

插水云根耸,横空黛壁开。鱼龙吹浪转隅隈。百里绿徘徊。日浸玻璃色,花分锦绣堆。画船载酒管弦催。一日绕千回。

满江红 相如驷马桥

元代 李齐贤

汉代文章,谁独步、上林词客。游曾倦、家徒四壁,气吞七泽。华表留言朝禁闼,使星动彩归乡国。笑向来、父老到如今,知豪杰。人世事,真难测。君亦尔,将谁责。顾金多禄厚,顿忘畴昔。琴上早期心共赤,镜中忍使头先白。能不改、只有蜀江边,青山色。

处容

元代 李齐贤

新罗昔日处容翁,见说来从碧海中。贝齿赪唇歌夜月,鸢肩紫袖舞春风。

巫山一段云 潇湘八景 平沙落雁

元代 李齐贤

玉塞多缯缴,金河欠稻粱。兄兄河河自成行。万里到潇湘。远水澄拖练,平沙白耀霜。波头人散近斜阳。欲下更悠扬。

居士恋

元代 李齐贤

鹊儿篱际噪花枝,蟢子床头引网丝。余美归来应不远,精神早已报人知。

洞仙歌 杜子美草堂

元代 李齐贤

百花潭上,但荒烟秋草。犹想君烟屋乌好。记当年,远道华发归来,妻子冷,短褐天吴颠倒。卜居少尘事,留得囊钱,买酒寻花被春恼。造物亦何心,枉了贤才,长羁旅、浪生虚老。却不解消磨尽诗名,百代下,令

鹧鸪天 饮酒其法不 不厌,插竹筒瓷中,座

元代 李齐贤

所饮多少,挹注其中,酒若不尽,其味不喻未用真珠滴夜风。碧*醇酎气相通。舌头金液凝初满,眼底黄云陷欲空。香不断,味难穷。更添春露吸长虹。饮中妙诀人如问,会得吹笙便可

【黄钟】人月圆 马嵬效吴彦高

元代 李齐贤

  五云绣岭明珠殿,飞燕倚新妆。小颦中有,渔阳胡马,惊破霓裳。
  【幺】海棠正好,东风无赖,狼藉春光。明眸皓齿,如今何在,空断人肠。

李齐贤

李齐贤

  李齐贤(1288—1367),字仲思,号益斋、栎翁,谥号文忠公。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不但是高丽时期卓越的诗人,也是韩国文学史上优秀的词作家,还是韩国古代民歌整理者、翻译家。著作有《益斋乱稿》(10卷)、《栎翁稗说》(4卷)、《益斋长短句》等。

► 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