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洞庭遇秋

洞庭遇秋

唐代 李群玉

尘愁老来颜,久与江山隔。逍遥澄湖上,洗眼见秋色。
凉波弄轻棹,湖月生远碧。未减遥客情,西望杳何极。

诗人李群玉的古诗

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

唐代 李群玉

团团明月面,冉冉柳枝腰。未入鸳鸯被,心长似火烧。
见面知何益,闻名忆转深。拳挛荷叶子,未得展莲心。
欲摘不得摘,如看波上花。若教亲玉树,情愿作蒹葭。
门路穿茶焙,房门映竹烟。会须随鹿女,乞火到窗前。
不是求心印,都缘爱绿珠。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既为金界客,任改净人名。愿扫琉璃地,烧香过一生。
素腕撩金索,轻红约翠纱。不如栏下水,终日见桃花。
第一龙宫女,相怜是阿谁。好鱼输獭尽,白鹭镇长饥。

劝人庐山读书

唐代 李群玉

怜君少隽利如锋,气爽神清刻骨聪。
片玉若磨唯转莹,莫辞云水入庐峰。

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唐代 李群玉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
夜雨滴愁更向深。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伤柘枝妓

唐代 李群玉

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
今来独在花筵散,月满秋天一半空。

赠方处士兼以写别

唐代 李群玉

天与云鹤情,人间恣诗酒。龙宫奉采觅,澒洞一千首。
清如南薰丝,韵若黄钟吼。喜于风骚地,忽见陶谢手。
籍籍九江西,篇篇在人口。芙蓉为芳菲,未落诸花后。
所知心眼大,别自开户牖。才力似风鹏,谁能算升斗。
无营傲云竹,琴帙静为友。鸾凤戢羽仪,骐骥在郊薮。
镜湖春水绿,越客忆归否。白衣四十秋,逍遥一何久。
此身无定迹,又逐浮云走。离思书不穷,残阳落江柳。

石门戍

唐代 李群玉

到此空思吴隐之,潮痕草蔓上幽碑。
人来皆望珠玑去,谁咏贪泉四句诗。

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竹联句

唐代 李群玉

墙阴数行字,怀旧惨伤情。薜荔侵年月,莓苔压姓名。
逝川前后水,浮世短长生。独立秋风暮,凝颦隔郢城。

酬魏三十七

唐代 李群玉

静里寒香触思初,开缄忽见二琼琚。
一吟丽可风流极,没得弘文李校书。

送友人之峡

唐代 李群玉

东吴有赋客,愿识阳台仙。彩毫飞白云,不减郢中篇。
楚水五月浪,轻舟入暮烟。巫云多感梦,桂楫早回旋。

大庾山岭别友人

唐代 李群玉

筼筜无子鸳雏饥,毛彩凋摧不得归。
谁念火云千嶂里,低身犹傍鹧鸪飞。

乌夜号

唐代 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
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桓山禽。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二辛夷

唐代 李群玉

狂吟辞舞双白鹤,霜翎玉羽纷纷落。
空庭向晚春雨微,却敛寒香抱瑶萼。

哭郴州王使君

唐代 李群玉

银章朱绂照云骢,六换鱼书惠化崇。瑶树忽倾沧海里,
醉乡翻在夜台中。东山妓逐飞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曾是绮罗筵上客,一来长恸向春风。

山中秋夕

唐代 李群玉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送于少监自广州还紫逻

唐代 李群玉

鸣皋山水似麻源,谢监东还忆故园。海峤烟霞轻逸翰,
洛川花木待回轩。宦情薄去诗千首,世事闲来酒一尊。
明日中书见颜范,始应通籍入金门。

浔阳观水

唐代 李群玉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莫见九江平稳去,
还从三峡嶮巇来,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送秦炼师

唐代 李群玉

紫府静沈沈,松轩思别琴。水流宁有意,云泛本无心。
锦洞桃花远,青山竹叶深。不因时卖药,何路更相寻。

春日寄友(一作春日南台初晴望寄友)

唐代 李群玉

晴气熏樱蕊,丰蒙雪满林。请君三斗酒,醉卧白罗岑。

嘲卖药翁

唐代 李群玉

劚尽春山土,辛勤卖药翁。莫抛破笠子,留作败天公。

昼寐

唐代 李群玉

筠桂晚萧疏,任人嘲宰予。鸟惊林下梦,风展枕前书。
正作庄生蝶,谁知惠子鱼。人间无乐事,直拟到华胥。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20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