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端午即事

端午即事

宋代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文天祥端午即事译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你赠与了我一枝艾草。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故去的人已看不见,新结交的朋友又在万里之外。

文天祥端午即事注释

即事:就眼前之事歌咏。
故人:古人,死者。
新知:新结交的知己。
丹心: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夙昔:指昔时,往日。
灵均:形容土地美好而平坦,含有“原”字的意思。在这里指屈原。
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或蒸湘),合称“三湘”。也可以指湖南一带。
隔:间隔,距离。
辽海:泛指辽河流域以东至海地区。

文天祥端午即事赏析

文天祥德祐二年(1276)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在诗中端午节欢愉的背后暗含着作者的一丝无奈,但是即使在这种境况中,他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像屈原一样为国难奔波却壮志不已的士大夫形象。

文天祥端午即事创作背景

公元1276年(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而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

诗人文天祥的古诗

送刘其发入蜀

宋代 文天祥

秋风凄已寒,蜀道阻且长。
虎狼伏原野,欲济川无梁。
客从狼处来,云我之西方。
萧萧骕骦鸣,熠熠湛卢光。
昔时荣华地,今为争战场。
将军扬天戈,壮士发戎行。
江南有羁鸟,悠悠怀故乡。
驾言与子游,云天狼茫茫。

发京师第五十七

宋代 文天祥

东下姑苏台,挥涕恋行在。
苍茫云雾浮,风帆倚翠盖。

翠玉楼晚雨

宋代 文天祥

晚楼一曲转梅花,官事无我报放衙。
林木蔽亏烟断续,江流曲折雨横斜。
年华冉冉风前影,岁莫悠悠客里家。
一雁近从沙觜落,更饶片雪入天涯。

题张景召簿尉梅墅并饯入南

宋代 文天祥

唤醒三影燕支魂,一枝半树专黄昏。
江南暗香郁不住,霜风吹入罗浮村。
疏枝不入辋川画,暗香不到东山棋。
云阶一枕梨花梦,参横月落无人知。

临江军

宋代 文天祥

江岸今多啮,城居昔屡焚。
市人半伧父,竖子亦将军。
蛟哭金洲雨,猿啼玉观云。
周郎坟土上,回首泪成痕。

第一百六十二

宋代 文天祥

春日涨云岑,故园当北斗。
窈窕桃李花,纷披为谁秀。

张元帅谓予国已亡矣杀身以忠谁复书之予谓商

宋代 文天祥

高人名若浼,烈士死如归。
智灭犹吞炭,商亡正采薇。
岂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机。
万古春秋义,悠悠双泪挥。

第一百六十

宋代 文天祥

春水满南国,惨淡故园烟。
三年门巷空,永为邻里怜。

赠金称

宋代 文天祥

我有一丛篱下花,黄金满眼无人拾。
夜看璇玑度玉衡,猿啼雨外青山湿。

山中载酒用萧敬夫韵赋江涨

宋代 文天祥

拍拍春风满面浮,出门一笑大江流。
坐中狂客有醉白,物外闲人惟弈秋。
晴抹雨妆总西子,日开云暝一滁州。
忽传十万军声至,如在浙江亭上游。

贫女吟四首

宋代 文天祥

西风两鬓忪,凉意吹伶俜。
百巧不救贫,误拜织女星。

题苏望忠节图

宋代 文天祥

漠漠愁云海戌迷,十年何事望京师。
李陵罪在偷生日,苏望功成未死时。
铁石心存无镜变,君臣义重与天期。
纵饶夜久胡尘黑,百炼丹心涅不缁。

早秋

宋代 文天祥

只影飘零天一涯,千秋摇落欲何之。
朝看带缓方嫌瘦,夜怯衾单始觉衰。
眼里游从惊死别,梦中儿女慰生离。
六朝无限江山在,搔首斜阳独立时。

又呈中斋 其二

宋代 文天祥

万里论心晚,相看慰乱离。丹成俄已化,璧碎尚无缁。

禾黍西原梦,川原落日悲。斯文今已矣,来世以为期。

怀旧第一百七

宋代 文天祥

故园花自发,无复故人来。
乱离朋友尽,幽佩为谁哀。

玄潭观和龚宰韵

宋代 文天祥

晋代何曾谷此陵,到今楼观隐居亭。
幻成鸥鹭乾坤阔,陶尽鱼龙云水腥。
仙有神功参造化,人将故事入丹青。
我来欲去长桥孽,祠下徘徊夜乞灵。

八拍

宋代 文天祥

只今年才十六七,风尘荏苒音书绝。
胡骑长驱五六年,弊裘何啻连百结。
愁对寒云雪满山,愁看冀北是长安。
此身未知归定处,漂泊西南天地间。

忆太夫人

宋代 文天祥

三生命孤苦,万里路酸辛。
屡险不一险,无身复有身。
不忘圣天子,几负太夫人。
定省今何处,新来梦寐频。

题颜景彝八窗玲珑

宋代 文天祥

我闼无纖埃,风日自清好。
面面有芙蓉,何如交翠草。

庚辰四十五岁

宋代 文天祥

东风昨夜忽相过,天地无情柰老何。
千载方来那有尽,百柰未半已为多。
君传南海长生药,我爱西山饿死歌。
泡影生来随自在,悠悠不管世间魔。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6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