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有怀在蒙飞卿

有怀在蒙飞卿

唐代 李商隐

薄宦频移疾,当年久索居。哀同庾开府,瘦极沈尚书。
城绿新阴远,江清返照虚。所思惟翰墨,从古待双鱼。

诗人李商隐的古诗

玄微先生

唐代 李商隐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夜夜桂露湿,村村桃水香。
醉中抛浩劫,宿处起神光。药裹丹山凤,棋函白石郎。
弄河移砥柱,吞日倚扶桑。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树栽嗤汉帝,桥板笑秦王。径欲随关令,龙沙万里强。

赠郑谠处士

唐代 李商隐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寒归山观随棋局,
暖入汀洲逐钓轮。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哭虔州杨侍郎(虞卿)

唐代 李商隐

汉网疏仍漏,齐民困未苏。如何大丞相,翻作弛刑徒。
中宪方外易,尹京终就拘。本矜能弭谤,先议取非辜。
巧有凝脂密,功无一柱扶。深知狱吏贵,几迫季冬诛。
叫帝青天阔,辞家白日晡。流亡诚不吊,神理若为诬。
在昔恩知忝,诸生礼秩殊。入韩非剑客,过赵受钳奴。
楚水招魂远,邙山卜宅孤。甘心亲垤蚁,旋踵戮城狐。
阴骘今如此,天灾未可无。莫凭牲玉请,便望救焦枯。

华清宫

唐代 李商隐

朝元阁迥羽衣新,首按昭阳第一人。
当日不来高处舞,可能天下有胡尘。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唐代 李商隐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归来

唐代 李商隐

旧隐无何别,归来始更悲。难寻白道士,不见惠禅师。
草径虫鸣急,沙渠水下迟。却将波浪眼,清晓对红梨。

安定城楼

唐代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尽春来更远游。(垂泪 一作:垂涕)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杜工部蜀中离席

唐代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惜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代 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赠歌妓二首

唐代 李商隐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定子(此诗又见《杜牧外集》,题作隋苑)

唐代 李商隐

檀槽一抹广陵春,定子初开睡脸新。
却笑吃虚隋炀帝,破家亡国为何人。

初入武夷

唐代 李商隐

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
幔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

送郑大台文南觐(郑畋)

唐代 李商隐

黎辟滩声五月寒,南风无处附平安。
君怀一匹胡威绢,争拭酬恩泪得干。

行次昭应县道上送户部李郎中充昭义攻讨

唐代 李商隐

将军大旆埽狂童,诏选名贤赞武功。暂逐虎牙临故绛,远含鸡舌过新丰。

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早勒勋庸燕石上,伫光纶綍汉廷中。

撰彭阳公志文毕有感

唐代 李商隐

延陵留表墓,岘首送沈碑。敢伐不加点,犹当无愧辞。
百生终莫报,九死谅难追。待得生金后,川原亦几移。

谢书

唐代 李商隐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和马郎中移白菊见示

唐代 李商隐

陶诗只采黄金实,郢曲新传白雪英。
素色不同篱下发,繁白疑自月中生。
浮杯小摘开云母,带露全移缀水精。
偏称含香五字客,从兹得地始芳荣。

齐梁晴云

唐代 李商隐

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故临飞阁度,欲入回陂销。
萦歌怜画扇,敞景弄柔条。更奈天南位,牛渚宿残宵。

寄令狐郎中

唐代 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江东

唐代 李商隐

惊鱼拨剌燕翩翾,独自江东上钓船。
今日春光太漂荡,谢家轻絮沈郎钱。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50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