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宗丰城侯

宗丰城侯

明代 李时行

曾趋东阁拜平津,满座图书万象新。日映彤墀仪凤鸟,风高窗省列麒麟。

清尊锦瑟招贤地,铁券金貂报主身。千载皇图磐石固,好将忠赤侍枫宸。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寄南昌朱子深

明代 李时行

摇落千峰独闭关,避名偏觉此身閒。交情岁晚思田叔,世事年来怨子山。

节序渐消杯里物,烽烟空老镜中颜。故人家住潇湘曲,不见西风鸿雁还。

过李用晦岣嵝山房

明代 李时行

白云悠悠祇在山,流水下山不复还。兴来扫石坐终日,花落花开人自閒。

感咏二十首 其九

明代 李时行

戚戚复戚戚,出门空叹息。叹息门何因,世情非往昔。

昔也岁常稔,今也半饥瘠。昔也无氛祲,今也竞锋镝。

壮丁赴召募,半死无回役。将裨相容与,岁月糜兵食。

无地可安居,殍夫盈道侧。贾生当门际,流涕无虚日。

仰首问穹苍,何时见宁一。

忆昔八首 其六

明代 李时行

兵戈满地壮心惊,极目中原感慨生。西北转输嗟络绎,东南寇盗苦纵横。

单车多垒谁堪使,百税穷檐愿息征。日暮凭轩增涕泪,江湖空抱贾生情。

赠张书记出大同

明代 李时行

白面书生为国忧,奋随骠骑出边头。此行不羡封侯乐,但愿轻身雪□仇。

游三过堂赠徐鹤山

明代 李时行

永日延清暇,山亭啸傲时。诸峰留晚照,一水湛清漪。

静倚青藜杖,狂吟白苧词。沧洲吾道在,潇洒任吾之。

七夕篇

明代 李时行

澄秋寂历凉风袅,河汉无云天露▅。枫叶初飘银井床,露华欲湿蘼芜草。

此时织女独含情,停梭罢织思盈盈。祇愁会促欢难尽,不道离多岁已更。

重开宝匣蟠龙镜,更理新妆巧相映。候将灵鹊欲填河,云际俄惊凤辇过。

层楼叠榭逶迤入,飘姿流态娇非一。谁怜昨日怨相望,谁解今宵坐相惜。

相惜相望不自由,凝胶凝漆两相投。谩取欢娱酬契阔,并将哀怨作风流。

祇怜天上相逢少,无那天鸡将报晓。宴席阑珊星雾飞,遥看前路结骖归。

流光瞬息成遐别,少逢和乐多悽咽。翻讶姮娥在广寒,岁岁年年守孤阙。

感咏二十首 其十五

明代 李时行

灵王初失国,避难楚泽中。偶逢难人恐,饥卧泣途穷。

申亥感王恩,图报亡其躬。事之以二女,王死乃殉从。

亥本田夫耳,尚效小臣忠。何事管夷吾,甘心相桓公。

王魏辅建成,贪生昧其衷。三子虽冒宠,忍心竞难容。

大义已弃捐,愧彼田舍翁。

乱后友人过草堂答朗山

明代 李时行

城上秋风动鼓鼙,江乡残破不胜悲。青尊忽漫同朋旧,白首相看过乱离。

社燕欲归非故垒,野棠空发半无枝。年来纵有欢娱兴,景物那堪异昔时。

别刘吉卿

明代 李时行

黄木湾头湾水平,朱明洞里鹧鸪声。春江二月仙帆去,倚剑看云无限情。

送温尚书还蜀

明代 李时行

承恩归旧里,祖帐满都城。恋阙丹心在,忧时雪鬓生。

锦江秋月白,剑阁暮云横。伫看平津诏,苍生望老成。

访天坛刘羽士

明代 李时行

乘春遥访上仙家,萝薜阴阴石家斜。风静鸣琴俯流水,月明吹笛入桃花。

林中鸡犬无烟火,洞里松筠自岁华。一别丹元尘路渺,相看回首隔云霞。

卧病岘户精舍

明代 李时行

养痾吴户下,扃户谢来客。惟有户中僧,閒时每相适。

一见两无言,境宇何岑寂。万虑不入心,顿悟此空色。

微风动疏帘,坐移西窗日。翻嫌小鸟声,树杪徒唧唧。

匡南府夜宴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瑶阶飞雪隔帘看,锦帐藏春夜未阑。醉倚小屏听艳曲,绮罗香暖不知寒。

江南曲二首 其二

明代 李时行

采莲擘莲实,一半是空房。折得同心藕,牵丝何太长。

清明日思家

明代 李时行

紫陌新烟出汉宫,柔桑遍绿杏枝红。楼台半落梨花雨,帘幕斜吹燕子风。

物候渐随时思改,酒杯犹喜故人同。朝来亦有还家梦,无那莺声到枕中。

感咏二十首 其二十

明代 李时行

龙虎争雄地,中原当战场。所贵依上游,一任制八方。

秦兵百万众,世业都咸阳。开关迎六国,驱之如犬羊。

诸葛辅玄德,三分居蜀邦。失守在荆州,偏安空自防。

关张负精勇,八阵徒鹰扬。阿瞒老奸谀,西北恣陆梁。

弹压吴蜀师,祸心已先藏。可怜汉祚衰,赤火渐无光。

割据既失策,混一终难忘。

奉天

明代 李时行

紫禁轻寒积翠深,上方宫殿故阴阴。千门草霁春光早,九陌风清昼漏沉。

剑佩但随鹓鹭列,云霄常捧战竞心。圣明此日多封诏,遥向天池候玉音。

游碧岩

明代 李时行

境僻稀人迹,寻幽方独行。泉从树杪落,云向石边生。

斜日见山影,隔花闻鸟声。悠然任所适,真惬薜萝情。

宴张氏圆亭

明代 李时行

叠石开花径,疏泉过竹林。云披台榭迥,烟密薜萝深。

猿下频窥果,鱼浮欲听琴。山翁不解醉,乘兴复招寻。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