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何员外之南都

送何员外之南都

明代 李时行

金陵自古帝王城,此去仙帆几城程。鳷鹊观前秋水绿,凤凰台上晚风清。

身归省署新承宠,道在河汾旧著名。惜别天涯惊岁暮,陇云江树总含情。

诗人李时行的古诗

秋夜宿殊胜寺

明代 李时行

看竹过山寺,开樽值素秋。风清众籁寂,水落寒岩幽。

僧定月当户,鹤归云满楼。醉来卧松石,天地等浮沤。

渡杨子江

明代 李时行

千里扬帆破浪游,长江浩浩漭生秋。城头树没青山小,天际涛翻白雪流。

吴楚地形分北固,乾坤王气自中州。晴空入望风烟迥,万顷波光日月浮。

春日陈光禄见过

明代 李时行

冠盖何年别,轩车此日来。故人千里合,绿野一尊开。

鸟弄当歌席,花明近酒杯。激昂看侠气,磊落见雄才。

越峤题应遍,衡阳辙屡回。高情出云汉,逸想绝氛埃。

户牖临青嶂,琴书傍绿苔。子云元寂寞,仲蔚自蒿莱。

僻地纡玄览,深怀寓薄醅。相看当尽醉,莫遣二毛催。

吴淞晚行

明代 李时行

驿路晚悠悠,行人促去舟。乡心悬落雁,客梦入新秋。

泽气蒸云起,江声带雨流。松陵看欲近,沽酒慰离忧。

花前对酒

明代 李时行

尊中有酒未为贫,阶下有花长是春。把酒看花须尽醉,百年能见几閒人。

感咏二十首 其九

明代 李时行

戚戚复戚戚,出门空叹息。叹息门何因,世情非往昔。

昔也岁常稔,今也半饥瘠。昔也无氛祲,今也竞锋镝。

壮丁赴召募,半死无回役。将裨相容与,岁月糜兵食。

无地可安居,殍夫盈道侧。贾生当门际,流涕无虚日。

仰首问穹苍,何时见宁一。

西湖邀效曹子建体

明代 李时行

结蘅轺,鼓兰舟,邀朋啸侣西湖邀。日华鲜,春气柔,恬风小浪光如油。

倚莎墟,循若洲,仰瞻灵鹫俯龙湫。夹飞虹,缳广畴,桃花的烁柳条稠。

谣丹宫,映朱楼,十二缃帘双玉钩。吐吴歈,发越讴,和鸣箫管杂箜篌。

奉芳醪,荐时羞,主前献寿宾拜酬。会难逢,别易遒,于斯不乐欲何求。

诸社丈摧携酒过访

明代 李时行

词流多逸兴,命酌过山堂。野水秋踰净,林花寒更香。

共知閒里适,宁记醉中狂。万事浮云外,当歌且尽觞。

登宣武城楼时有北□之报

明代 李时行

呜呜画角语城头,四野风烟动头愁。露下星河双阙曙,月中砧杵万家秋。

上书自愧冯唐老,去国空怀贾谊忧。赖有北门诸将在,早将戈甲护神州。

忆昔八首 其四

明代 李时行

甘泉猎火接天齐,塞路天寒雨齐迷。李广封侯惭射虎,刘琨报主忆闻鸡。

关河杀气催杨柳,沙漠烽烟困马蹄。为报嫖姚宽北顾,元功先遣拜琼圭。

卧病岘山精舍

明代 李时行

养痾吴山下,扃户谢来客。惟有山中僧,閒时每相适。

一见两无言,境宇何岑寂。万虑不入心,顿悟此空色。

微风动疏帘,坐移西窗日。翻嫌小鸟声,树杪徒唧唧。

江亭夜宴

明代 李时行

倒捲长风烟雾开,青天送月海门来。高歌起舞瑶台上,直挽银河落酒杯。

访王景甫岘山草堂

明代 李时行

与君共醉岘山春,千树万树桃花新。几度携琴下山去,山中猿鹤解留人。

忆昔八首 其一

明代 李时行

一别蒿莱奉紫宸,金门通籍宠光新。清宵曳履趋仙阙,薄暮鸣珂出禁闉。

万户笙歌连落日,五陵车马动飞尘。江湖此际瞻依切,清梦犹驰汉苑春。

送温尚书还蜀

明代 李时行

承恩归旧里,祖帐满都城。恋阙丹心在,忧时雪鬓生。

锦江秋月白,剑阁暮云横。伫看平津诏,苍生望老成。

慈恩寺

明代 李时行

梵王宫阙枕江流,胜地遥连汉苑秋。十里波光摇合浦,四围山色落晴洲。

灵花散后诸天静,慧鸟啼时小洞幽。更就远公谈妙法,令人心赏更淹留。

小金山夜宴别亲友

明代 李时行

珠江维别舸,郁水敞离觞。锦瑟翻新调,春花发暗香。

开襟情不极,携手意难忘。今夕同看月,明朝各异乡。

秋日游道场山伏虎寺酬信上人

明代 李时行

伏虎何年寺,閒来偶一登。乍随攲径入,还向曲栏凭。

山晚烟光澹,天寒水气澄。斜阳双去鸟,野渡一归僧。

驯鸽栖祇树,清猿啸古藤。飞楼风外笛,孤塔月中灯。

已悟西来意,因参最上乘。欣陪支遁语,聊此涤尘膺。

感咏二十首 其十

明代 李时行

赤鹑与黄雀,窃食陇边禾。恣情相饮啄,暮去朝还过。

虞人日窥伺,将身罹网罗。所需在一饱,安能远俗苛。

黄鹄摩青霄,四海任婆娑。冥鸿能万里,孤飞入无涯。

志意既高远,虞罗奈尔何。俯视鹑雀侣,啾啾安足多。

洛阳夜泊怀故园朱虚亭熊两谷诸丈云屏华原两弟

明代 李时行

江边疏竹带寒沙,客里开樽感岁华。诗酒故人同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

乡心迢递频看月,秋夜分明数到家。几处吹笳戎马后,不闻商女弄琵琶。

李时行

李时行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2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