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豫章舟中同黄虞六咏雪四首 其四

豫章舟中同黄虞六咏雪四首 其四

明代 黎遂球

岂但浮云似白衣,诸峰寒瘦又寒肥。光欺兰烬三更后,舞乱梨花二月非。

眼底琉璃看世界,毫梢珠玉佐閒挥。朝来高阁纷如许,疑见滕王蛱蝶飞。

诗人黎遂球的古诗

市心行赠友人作

明代 黎遂球

琅玕作居背花市,与君市心复市里。磁盘剪花相劝餐,尊前放眼珊瑚紫。

有时对立仙城头,半叹言愁忽欲愁。风曾碧烟如涌水,杨枝打袂春袍柔。

几度春香与秋月,白石床前诗思发。双双秃袖舞论心,短短绿丝垂作发。

我非朋友无为欢,爱君似玉不停看。鸳鸯相顾惜文彩,鸿鹄谁能铩羽翰。

吾闻壮夫天作志,万丈锦心何所量。男儿未满七尺强,摩娑日月终吾事。

落落开门莫开口,耻向田园数升斗。眉棱簇翠瞳儿佳,以此向人谁则受。

君不见市心之味臭如兰,聊复与君相劝酒。

登宝月台

明代 黎遂球

一上高楼醉复醒,天风吹面爽泠泠。波澜阔水当三月,历乱山岩对七星。

花落晚看村树远,鸟飞时与峡云停。清閒况是依兰若,敲彻寒钟又听经。

送郭天门中丞巡抚江右

明代 黎遂球

汉饷封萧相,唐军拜令公。羊城留穗遍,鱼丽拥江雄。

楚树诸烽靖,湖帆万里通。还期制南粤,歌舞此方同。

还至吴门送朱方黯就徵北上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茂苑秋归落叶疏,汉庭犹道荐相如。应分夜月铜盘露,留滞金门好著书。

奉送王父母张玉笥老师入觐二首

明代 黎遂球

将琴携鹤隘通衢,竹马童儿五裤纡。忆得使君才到日,木棉开尽叹无襦。

冰溪答赠秋目录事

明代 黎遂球

名泉新卜为笺茶,妆阁遥临陆羽家。每嘱画眉须比剑,若论诗骨更如花。

删梅夜月罗帏入,洗药寒流玉杵斜。谁信盟鸥还梦蝶,巫云香影浸烟霞。

怀谢伯子四首 其三

明代 黎遂球

吴越多佳丽,重重入翠微。因君饶茗具,令仆裹茶归。

水面山无尽,行边咏亦稀。较宜相见话,疗渴复疗饥。

删梅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老干斜披数点香,便移顽石亚欹长。蓬头自是山人妇,不可无裙借薜裳。

题陈顺虎东皋二首 其二 玉带桥

明代 黎遂球

曾眠宝带桥,醉弄太湖月。今日坐长虹,清寒彻毛发。

得韩孟郁先生书却寄

明代 黎遂球

驿使梅归腊正寒,尺书长跽慰寒餐。交游小友惭称孔,国子先生信是韩。

丰镐地开周社稷,桥门人领汉衣冠。相思辄复凭双鲤,六代陵园望气看。

刘平子索作小景赠观上人时无缯具戏以点朱笔洒墨成之颇有别趣自题

明代 黎遂球

黛色如回日,烟光尽带霞。不知挥洒意,沉醉綵毫花。

送李烟客出塞二首·其二

明代 黎遂球

丈夫宁惜别,一路笑桃花。
下水流澌动,临关怒木芽。
春情违蛱蝶,酒态在琵琶。
莫动将归思,风前有暮笳。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九

明代 黎遂球

陵园西过瑞云扃,世庙神宗辇步经。寺有香山称独翠,轩承御笔写来青。

度岭作二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山腰如美人,假寐春亭蚤。长袖拥云鬟,舞带垂芳草。

树雀斜翠钗,溪谷漾锦袄。画眉侈京兆,复有张郎好。

结束洵多才,可怜金鉴老。时人尚新妆,落梅风莫扫。

自咏宣炉

明代 黎遂球

香气醉如顽,当时熟圣颜。翠知铜骨冷,光照宝痕斑。

泪蚀秋宫恨,烟犹晚直鬟。题诗爇兰炷,应不厌人间。

醮夜同耑孙遨游邂逅何生索锦缠头辄解赠之同耑孙各赋一曲

明代 黎遂球

头上销魂是锦缠,半余青鬓两行偏。观梅自爱香风薄,拭粉那缘玉汗鲜。

醉里月倾三弄笛,秋馀寒浸一枝莲。相思海国堪同载,徐福何须更觅仙。

豫章舟中同黄虞六咏雪四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笑挹琼浆入盏盈,对君疑是玉盈京。四方屏幛开云母,七尺珊瑚立水晶。

旧里素馨犹伴作,空床白练待书成。鸳雏睡煖今何处,镇日沙头未放晴。

初秋客娄东同张天如孙孟朴邵僧弥集吴骏公斋中即席赋

明代 黎遂球

玉轴桃笙入薜萝,湘帘垂烛漾凉波。清江桂楫才相望,白石桐窗快共过。

诗渴莫愁沽酒尽,赋成争羡买金多。深宵浅露匀花气,月上还堪醉踏歌。

夜过王予安寺楼令子茂远从山阴至率赠

明代 黎遂球

黄绢新题处处传,红绫一幅夺时贤。桂枝总羡趋庭日,芍药谁如作赋年。

捧杖正怀湖上寺,开樽俄到雪中船。灯前起舞拚沉醉,老我风尘待著鞭。

湖上答赠朱子庄进士

明代 黎遂球

杏花簪罢折杨枝,年少仙郎得意时。借问上官遥点笔,何如西子对描眉。

新看寺院笼纱句,旧觅旗亭进酒诗。便合与君赢一醉,锦袍应与莫教迟。

黎遂球

黎遂球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32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