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丁丑南还道中杂述四首 其二

丁丑南还道中杂述四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东岳庙前云半开,独驾轻车趁伴回。挨遍杏花三百里,红裙千骑进香来。

诗人黎遂球的古诗

丁卯春日陈行天梁未央婆塞戒各以诗见投赋答四首诸子于诃林禅堂受 ...

明代 黎遂球

一落人间任有情,在家行径也何成。齑盐久以荤如素,草莽谁闻杀与生。

短榻坐来蛙共语,好花持供佛堪盟。随缘却得安心罢,敢向空门更擅名。

茅店

明代 黎遂球

茅店将归夜,思亲梦不成。子迟欣得我,身壮幸为兄。

捧杖难为别,裁衣自送行。所嗟寒暑异,频望塞鸿声。

无题和彭飞仲二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湿雨丝丝薄暮天,倦来深对落花眠。分明梦觉闻鹦鹉,莫是即来未敢前。

督师度岭经飞来寺留题壁上

明代 黎遂球

提兵又过飞来寺,报国深惭似去年。但得文华人物在,人间何地不神仙。

舟泊章门寄题万茂先溉园

明代 黎遂球

老鹤如童直短垣,长时花落满苔痕。杯间耳热犹看剑,竹下衫寒独掩门。

每共孤云过药涧,忽回狂啸落烟村。傍人已识南阳业,吾道还推抱膝尊。

春园八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雨馀春水绿平添,一夜梨香带梦淹。晓起更嫌风恶甚,小亭东角下双帘。

舟行漫成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熌映疏灯后更先,寒芦□起石林边。孤舟去往真无定,占得泉声近处眠。

渡江有述

明代 黎遂球

花柳东南映别筵,江涛飘撼渡头船。霄高往见云摩水,地坼功怜木济川。

飞鸟欲归停岛树,神鱼将起喷波烟。二仪象阔分吴野,八卦风雄近楚天。

潮汐互吞时候转,阴晴中漏雨阳穿。千层激浪俄喧号,一泻湍洄忽沸漩。

山立作门排闼过,寺浮如舰与钟悬。回看乍觉人声断,逆渡犹吹帆影前。

土俗顿殊城两岸,辰炊隔望渺重渊。中原此去愁多事,枥马频嘶又著鞭。

七夕观内祠织女戏赠

明代 黎遂球

如何太白妇,却羡牵牛妻。但得桥堪渡,宁论醉似泥。

穿针还乞巧,织锦惯孤栖。倘学回文字,频年信好题。

题陈虎顺东皋诸景五首 其一 最胜楼

明代 黎遂球

高楼锁翠微,仙子晚牵衣。时见山下人,往来如鸟飞。

湖上答赠朱子庄进士

明代 黎遂球

杏花簪罢折杨枝,年少仙郎得意时。借问上官遥点笔,何如西子对描眉。

新看寺院笼纱句,旧觅旗亭进酒诗。便合与君赢一醉,锦袍应与莫教迟。

和刘安世园居六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燕即新堂乳,莺多隔水鸣。凿湖兼出石,惜树小添楹。

窗预图秋色,蕉堪种雨声。沙洲亭子路,鸥席故须争。

岁莫侨居题壁

明代 黎遂球

蠹粉透床翻,穿风碎入门。月光铜剑影,宿雨草书痕。

司马那存壁,刘伶屡脱裈。他宵灯火处,藜杖认过存。

寓巨源溪堂万茂先从溉园至用韵答赠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踏月吹箫寄所思,元君仙隐我思师。从来杨柳玲珑句,得似桃花穆满词。

白石古亭双屐错,碧云秋水一舟维。夫君已是金门骨,三两人间更值斯。

祈晴二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一雨数宵倾,云端尽倾瓶。东南浮欲去,遐迩望俱平。

伐鼓船头社,惜花江上城。飞书叹巫女,狼籍众相轻。

咏木笔花

明代 黎遂球

画柳成眉叶叶工,一枝高写晚霞红。青春自有如掾在,何事江郎斗梦中。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三

明代 黎遂球

贵戚庄园隔寺开,夕阳流水绕亭台。为留进上诸花卉,不放閒游载酒来。

梁季贞年兄新婚赋赠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几日章台柳拂衣,长安掷果竞先归。于今定试新偷谱,画出双眉似与非。

咸阳八字行赠周图大刻玉

明代 黎遂球

君不见咸阳八字今何有,半尺盘螭那得守。荀卿弟子去人间,犹堪天遣生君手。

看君神与苍皇接,梦入虫文飞一蝶。遂使刚刀切白泥,腕底□衡吹柳叶。

曲如结蚓垂如露,陆走龙蛇随意住。朱章晰理射成虹,岣嵝之碑何足慕。

只今古意寥寥尔,石鼓无声卧烟里。另儿一事如古人,顿令须眉皆可似。

况君锦心清且奇,新买蜀丝谁织之。十年抱玉耻为泪,苦心镂与时人知。

我家相傍仙城曲,双荷叶底名交属。意气相期郁片云,小技宁为丈夫勖。

宝君数画聊相赎,君兮古人君莫足。

拟古杂诗三首 其三

明代 黎遂球

盈盈楼上女,织素当窗月。十日成一疋,轻盈等飘雪。

愆期未许嫁,坐长垂腰发。卷素不裁剪,摺叠恒恐裂。

刺绣鸳鸯纹,月色映明灭。下楼唤买丝,上楼情脉脉。

丝价已十千,空手从追索。四邻持金钱,尺素安肯截。

留用为嫁衣,夫婿永怡悦。

黎遂球

黎遂球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32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