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岁莫侨居题壁

岁莫侨居题壁

明代 黎遂球

蠹粉透床翻,穿风碎入门。月光铜剑影,宿雨草书痕。

司马那存壁,刘伶屡脱裈。他宵灯火处,藜杖认过存。

诗人黎遂球的古诗

舟暮

明代 黎遂球

细草扁舟暮,寒云澹树天。渐沉桥外翠,空听石间泉。

庙古门当岸,村孤屋背田。众山看处断,微雨滞炊烟。

竹圃游宴诗六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选得金钗客,屏风引碧阑。翱翔三十六,曲曲映双弯。

述古 其六

明代 黎遂球

积怨岂无自,忘怀良亦难。睚眦相往复,切骨有馀叹。

爰丝毁绛侯,后乃与交欢。上前辱赵谈,所以能自安。

鼌错中其祸,东市摧心肝。错亦始恶丝,案受吴王钱。

毒害有交报,刺客无终贤。不如彼从史,醇醪醉寒天。

元夕同李子卿欧子建戴安仲李美发过区叔永楚芗亭观灯果卿叔永各命 ...

明代 黎遂球

踏月几时散,徵歌两地来。烛光销五寸,梅落绕千回。

艳破沙屏影,香生玉茗杯。偶因天上曲,沉醉想蓬莱。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新柳风吹与浪黄,画桥东去玉泉长。年年三月花飞节,得入宫门泛御香。

闻王子房中丞死寇志感

明代 黎遂球

都城鹫峰寺,忆尔隔垣看。生死七年易,勋劳千古难。

忠魂应自吊,社稷信谁安。涕泪遥堪寄,秋墟汴水寒。

度岭作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怪石与古松,林立如甲士。铜鳞作而怒,铁盾绚犀兕。

不肯受秦封,鞭笞焉及此。往见梅将军,功归汉天子。

至今往来人,向午如趋市。金梁待翡翠,明珠疑薏苡。

亦有吴隐之,吟诗酌江水。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六

明代 黎遂球

掖庭昏霭怨春归,叠帕匡床怅望稀。窥浴转愁金照眼,割盟须记赭留衣。

梳成堕马泥拖障,梦破徵兰粉较肥。谁借橘媒生羽翼,可能鸿鹄似高飞。

春居杂诗二首 其一

明代 黎遂球

新筑嫏嬛绿水头,较如长日系扁舟。轻风著幌斜吹缬,浅月当檐互上钩。

修道几回成薄倖,閒情聊得破穷愁。斋钱俭省馀文价,亦买名花种药洲。

懊恼歌三首 其三

明代 黎遂球

打散双鸳鸯,莫与欢侬似。不似欢去时,欢来便如此。

中秋陆清章招同郭履台先生过雁宕村赏桂漫赋二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芳原白兔怯人过,金粟年年入望多。见说当时宫里事,却因灵药误嫦娥。

戏拟六忆诗 其五

明代 黎遂球

忆起时,相看尚如梦。松鬓散花零,罗带缠绵弄。约莫拟朝云,怕是东风送。

同顾修远访周仲驭焦山留宿时以茂先遗书为乞志铭

明代 黎遂球

蒹葭秋色到兰桡,石榻松风梦桡霄。钟外月明京口寺,枕边雷送海门潮。

居山隐士留名姓,瘗鹤仙人去寂寥。不负题碑惟有道,对君怀古泪同飘。

丁丑南还道中杂述四首 其二

明代 黎遂球

东岳庙前云半开,独驾轻车趁伴回。挨遍杏花三百里,红裙千骑进香来。

嬉春曲戏效香奁体四首 其三

明代 黎遂球

渡头桃叶笑歌还,半搦腰围杏还悭。鸲鹆对为痴绝舞,鸳鸯长得梦中閒。

书空袅袅晴丝挂,旋颊融融热晕顽。眉黛可容春几许,满堤图画谱青山。

督师度岭经飞来寺留题壁上

明代 黎遂球

提兵又过飞来寺,报国深惭似去年。但得文华人物在,人间何地不神仙。

春园十首 其七

明代 黎遂球

怪石玲珑二寸馀,每怜新浴试罗襦。平头奴子知珍重,特拜花房小尚书。

戊辰生日宿淩江上药上人禅房七夕前二夜也

明代 黎遂球

匹马梅关归独迟,经行随处有僧知。人间作客频添岁,天上牵牛又报期。

投宿满分供佛饭,染云频写画禅诗。还因夜雨秋江水,坐遍松房话别离。

陆将军行赠震湖都护

明代 黎遂球

陆将军,环走边庭如己屋。醉卧每枕死□头,长啸能呼战鬼哭。

往时赤脚向朝鲜,剑气直射须眉前。相君敛容深借问,尺书夜降清□天。

归向辽阳气犹热,叛兵怒号弓寸折。掀髯上马突入营,拍鞍大骂教无说。

掉舌如刀不畏人,天生虎力能捍身。世人尽议袁毛事,可怜双眼看曾真。

将帅交摧相印解,当时重足群相戒。丈夫血愿洒沙场,安肯囚冠坐疲惫。

唉然太息还乡里,扁舟老挟贤公子。秃袖重为海外游,歌舞筵前认君是。

夜听琵琶如听筑,把酒低头看髀肉。何人再得将军笑,直使□雏向山哭。

扬州同诸公社集郑超宗影园即席咏黄牡丹十首 其四

明代 黎遂球

谁买长门作赋才,守宫砂尽故徘徊。燕衔落蕊成金屋,凤蚀残钗化宝胎。

三月繁华春梦熟,六朝芳草暮霞堆。上尊合赐词臣阁,邀赏还宜八骏来。

黎遂球

黎遂球

(?—1646)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32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