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元冶太史举子

李元冶太史举子

明代 李孙宸

帝里充闾气色开,早看月蚌吐珠胎。马原冀北龙为种,人是高阳子自才。

道德千言手肆降,丝纶奕世凤池裁。龙门代有通家客,为汝登望尽一杯。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西樵山中杂咏 其八

明代 李孙宸

云山叠叠水淙淙,耳目都疲应接穷。急伴馀生此间老,尚怜身在隙驹中。

赠淯水刘公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吴楚才名自国工,长杨一赋气工雄。从知骏骨高燕市,未信蛾眉妒汉宫。

多暇鸣琴调独鹤,有时把剑望双虹。青云莫道轻相附,不尽论文意气中。

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三 凭虚阁

明代 李孙宸

高阁倚层霄,罡风飒灵籁。耸身阅空虚,空虚原不坏。

闻锦州报捷识喜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东临桑海望扶桑,桑桑桑桑桑桑桑。赖有孤臣揖顶踵,遂令危垒矻金汤。

牛椎幕府军初壮,乌落城头敌夜亡。知尔论功辞上赏,旄头直儗落欃枪。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 其三 ...

明代 李孙宸

嫣然几朵失当窗,无复高烧照玉缸。梦托云行归楚峡,句传枫落冷吴江。

谁怜织锦诗千首,独往听鹂柑一双。衰贱也甘同腐草,閒情飘荡未教降。

秋胡行四首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毁誉何易,权势易为名。毁誉何易,权势易为名。乘风呼长,非疾其声。

窈国侯门,仁义所并。兰生幽谷,孰扬其馨。歌以言之,权势易为名。

初冬游樵舟中同伍国开有开望新月有赋

明代 李孙宸

江畔看新月,芦汀一系舟。蟾寒光乍减,兔小练初浮。

未辨云山色,仍怜乌鹊愁。赠君不盈手,聊共对清幽。

罗浮杂咏 其七

明代 李孙宸

灵乳漱云根,奔流百道咽。悬泻流珠帘,激飞纷玉屑。

叩斧更负铛,斸云煮山月。幽籁因风答,清商四流发。

一啜烦渴消,冷然中心悦。

鹪鹩园十七绝为黄与东赋 其八 竹径

明代 李孙宸

种竹密成丛,三径失长夏。俗客应不来,清阴在吾把。

春江词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春江二月柳如丝,带雨笼烟晓日迟。欲折一枝寄行客,沿堤难见向南枝。

罗浮杂咏十绝 其十

明代 李孙宸

踏尽云霞上界开,天然奇石结楼台。世人不信仙家近,看我瑶京驭鹤回。

西樵山中杂咏 其五

明代 李孙宸

四时生计堪娱老,几代居人不下山。今日纵堪吾共隐,悔留名姓在人间。

上元后二日韩孟郁李烟客同吴人卢一清过访江村有赋

明代 李孙宸

江村春事太无聊,有客诗停访戴桡。兰佩喜逢吴苑士,桂丛不负小山招。

开尊尚逗灯前月,欹枕同听雨后潮。鸡黍故人如不薄,吟堂还共对良宵。

戴公纶

明代 李孙宸

戴子含芳姿,婉彼幽兰质。采在水一方,晤言结同室。

习习惠风扬,美誉云端溢。荣华岂不好,而乃耽著述。

伸纸弄柔翰,冥心如有失。古道当告谁,徬徨求侣匹。

去去东流水,杳杳西倾日。努力振斯文,贻彼后死得。

送叶吏部赴朝

明代 李孙宸

赐金循吏著高名,官拜仙郎美且清。物望中朝推简要,主恩一旦重钧衡。

帆前曙拂千花影,马首宵随独雁声。转石丝纶怜此日,何当启事佐升平。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 其二 醉石

明代 李孙宸

兹石不解饮,偏饶饮者意。若遇独醒人,应无其坐地。

邹县谒孟夫子

明代 李孙宸

邹峄城南二三里,土垣茅屋多倾圯。岿然丹垩庙貌存,云祀邾公孟夫子。

夫子生当战国年,凋残圣绪已如线。砥柱澜回洙泗脉,分庭礼抗侯王前。

提醒人心起大寐,直在鸡鸣夜气先。谁云五世泽旋改,绝学微言开万代。

千秋遗像切瞻依,岩岩璧立风犹在。散步庭除重所思,森森桧柏影参差。

修干昂霄枝复偃,谡谡清风晚更吹。奔涛似听风雷走,夭矫尽作虬龙姿。

乔木由来称故国,鬼神呵护有如斯。君不见死士垄,犹胜生王头。

贵贱枯荣总一邱,何物人间称不朽,宫墙宇宙共悠悠。

又不见当日雪宫与齐囿,独乐何知民疾首。只今芳草尽离离,惟见牛羊牧竖走。

夫子屈伸道合时,位是宾师身布衣。后车未厌传餐侈,滕馆从教窃屦疑。

始知众人不识,道固委蛇。我来稽首亲瞻百世师,何必闻风想惠彝。

中秋同韩孟郁欧达可集何龙友太史宅分赋得生家二韵得生字

明代 李孙宸

碣石谈天有弟兄,还乘佳节畅兄情。正怜玉署悬飞镜,何事微云缀太清。

萤度汉宫纨扇冷,雁来胡地帛书惊。天涯未改枌榆会,莫遣悲秋华发生。

元日次林宗伯先生韵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春光遥忆凤凰池,万物朝元又一时。官署萧閒春漠漠,江山晴暖日迟迟。

莺雏尚涩风前语,柳色将偷腊后枝。夜雪渐消剡曲水,可谁移棹慰相思。

子夜秋歌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几夜怨西风,梧桐落阶戺。落多桐叶稀,分明见梧子。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