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潘澹明侍御见过江村于伍国开宅夜饮次早迹之已解缆去矣赋寄

潘澹明侍御见过江村于伍国开宅夜饮次早迹之已解缆去矣赋寄

明代 李孙宸

久从门下识潘安,得及云霄接羽翰。夜静星辰回笑语,晓来风雨失追欢。

三春花事幽居过,四海波涛宦计难。无恙江村双桨在,可能重与采芳兰。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西樵山中杂咏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竟日看山送夕阳,板桥归去月如霜。倦来一枕松间梦,不到红尘底事忙。

送陈太史奉使还粤便道过浙觐其尊人官舍

明代 李孙宸

玉河堤畔柳阴阴,客向皇华感阴深。紫燕黄鹂三月道,西湖南海两乡心。

石渠业在还供奉,金马人归异陆沈。白社旧游如问讯,风尘吾已倦朝簪。

閒居六绝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方沼潜通地肺开,新潮朝暮去还回。瀑流况接前山近,一夜飞泉滚滚来。

春日王侍御君衡招同韩孝廉孟郁饯别珠江晚移舟重酌海印东楼席上分 ...

明代 李孙宸

久从湖海乱樵渔,乍别烟霞思未舒。愧向社莲论小草,漫劳骢马秣征车。

春流鼓棹搴芳杜,夜月登楼啸绮疏。胜会千秋良不易,可能杯酒不踟蹰。

重过姚约如是庵赏菊

明代 李孙宸

初秋下榻留风雨,餐菊重来秋雨时。岁月已拚杯底过,芳菲犹喜眼中私。

繁英不用编篱护,密叶从教傍砌披。自是秋光无早晚,还寻蓬径问花期。

夏日黎君献黄逢永邓升仲见过池亭留宿夜谈

明代 李孙宸

闭门长夏听黄鹂,竹下相留晚更宜。玄赏十年怜臭味,高谈一夕见襟期。

青萍竟为何人合,白雪还应和客知。兴剧与君拚酩酊,不妨人唤习家池。

赠黎缜之

明代 李孙宸

物外怜君万虑宽,才名三十旧登坛。山中采药萝为服,竹里题诗箨作冠。

岂为漂零身转傲,向来肮脏路逾难。朱弦且莫誇高调,任是沾裳未可弹。

同樊孟泰工部吴尔达进士集韩寅仲明府寓分得朝字

明代 李孙宸

西山爽气到崇朝,佳会论心不朝招。客路相逢几乡国,故人生计复渔樵。

秋风华发搔逾短,夜色青萍醉欲骄。更续兰膏谈往事,浮沈吾亦任蓬飘。

阊门竹枝词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谁家游冶紫骝缰,颇似狂夫旧骕骦。何事阊门朝暮过,又教侬误上楼望。

鳌顶云峰

明代 李孙宸

君不闻渤海之东几万里,大壑之下深无底。五山上下随波摇,巨鳌戴之始列峙。

龙伯大人太无聊,举足一钓连六鳌。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

仙山万仞表灵胜,峰峦奇绝非人境。丹炉一秘几千秋,时出白云相掩映。

中有仙人学驻颜,曾为云云施人寰。鳌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归故山。

只今秋风渐长秋山蕨,丹枫白云几起忽。西母时传周穆谣,居人但解自怡悦。

白云岁岁自鳌峰,圣朝何用侈登封。老相未教云卧稳,更看风雨促从龙。

阊门竹枝词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千钱一箧买吴丝,摐锦桃花竞巧奇。辛苦不辞供杼轴,近来添索解官资。

西湖十咏 其三 花港观鱼

明代 李孙宸

半亩清池古寺东,锦鳞濲水戏春风。即令风雨为龙去,应在经台香钵中。

送别区启图归粤

明代 李孙宸

共逐春风赋远游,怜君归思忽游洲。黄花驿路迎行色,白雁江声送去舟。

不那客中还别客,转令秋尽更悲秋。承家天禄缣缃在,矫道藜光待校雠。

上元夕过赣寓城外清江寺漫兴八首 其五

明代 李孙宸

袅袅清歌静夜闻,越吟楚调总难分。但凭羁思能消遣,便当霓裳度彩云。

涉县山署两宿留待张行人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维城原重晋诸藩,被命桐封亦主恩。仙侣未同元礼棹,几时星汉到张骞。

度岭仍用前题壁韵

明代 李孙宸

秋色苍茫万里开,长途匹马重迟回。乡心回首无梅寄,客思冯高见雁来。

秦帝凿馀通贡道,陆郎归后有朝台。山花山鸟如相识,未负临风独举杯。

送韩绪仲太史先生还朝

明代 李孙宸

传道上林花事好,何似罗浮花更早。未腊山梅万树开,应知是处春先到。

羡君家在罗浮西,焚鱼三载碧山栖。看花忽忆上林苑,驿路风光催马蹄。

蹇余托乘交游后,月下诗篇花下酒。此日从君到上林,春花能与同看否。

过何似公园亭

明代 李孙宸

为园墙东清心客,春事犹及与客吟。新径移花植千本,隔墙借树高十寻。

月池共爱好夜色,风林如欲逗春阴。落落对尔多古意,流连沈醉忘更深。

渔家乐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晓起披蓑寒雨,晚归曝网斜阳。大鱼博得钱米,小鱼换却酒浆。

送唐□□操江 其三

明代 李孙宸

任说官无累,何如解去时。随缘事莫试,独往兴何疑。

罗浮已驰檄,云水岂无期。各自寻生活,难容念别离。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