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寓冲虚观作

寓冲虚观作

明代 李孙宸

浮来蓬岛定何年,秀出芙蓉片片鲜。世界风尘无此地,山中丘壑别藏天。

遥凭仙路如堪往,初入玄都暂借眠。丹灶尚留仙令迹,铜龙还自羽人传。

天边鸾鹤霞齐度,洞口桃花秋亦然。藜杖每扶朝雨后,樵歌多到晚钟前。

纵无仙骨宁甘俗,说甚尘心不尽捐。朋好洽来无约束,水云到处恣留连。

坐忘雾色侵筵几,静有泉声送枕边。岁月长留峰四百,沧桑曾阅世三千。

觉来十载长安路,何似兹游数日缘。

诗人李孙宸的古诗

送顾宗伯馆师得请归省四首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玉署清深隔俗尘,几回授简得相亲。千秋忝窃登龙客,短步空惭附骥人。

秘阁藜光怜乍冷,北堂萱树羡长春。悬知爱日欢无限,曳履还看捧日新。

驼山八景为伍国开赋 其七 脩竹园

明代 李孙宸

野竹非种生,天与幽人地。无人共入林,吾但把君臂。

冯节妇诗为陆工部作

明代 李孙宸

君不见,红槿终朝媚艳阳,贞柏千秋傲霜雪。铅华过眼成灰尘,谁与岁寒留劲节。

烈哉少小冯家妇,初生连理风吹折。连理折兮枝复萎,寄生空长女萝丝。

孤干经春枯不发,女萝新浥露华滋。鸾镜沈来俄老丑,一生形影同灯守。

报君血泪化碧珠,同穴他年照白首。

出都门下诸子饯送赋此留别

明代 李孙宸

三晋藩封玉节分,春明送别意何殷。寒风策马愁长路,落日登台望五云。

江海渐看星是客,交游空惜雁离群。岭头未少梅花折,赋就还堪驿使闻。

同烟客登太白酒楼次黄泰泉宫詹韵

明代 李孙宸

高楼临河增硉兀,河光一片青天出。我来不尽怀贤心,长空濛濛烟拂拂。

风流旧事忆千年,解裘曾向酒家眠。不知采石江头月,何似金莲午夜天。

宝床宫锦今何在,片月年年照东海。极目鲸波万顷春,安得随君钓巨鳞。

次和祝京兆留别二首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鸡山春暖白云封,东序多閒听鼓镛。拄笏每怜朝爽气,登台遥见夕阳舂。

暂分萍水星为客,终合延津剑是龙。师表幸逢京兆在,长馀声教被三雍。

寿李景天北堂八十开帙

明代 李孙宸

寿酒欣陪竹下游,星明宝婺照游头。朝逢海上桃三熟,霜老怀中橘正秋。

绕膝斑衣纡彩袖,承家紫气识青牛。御舆捧檄俱欢事,舒日萱堂百不忧。

春园雨后漫赋

明代 李孙宸

时序递催迁,人事何能常。幸兹休假馀,聊以恣徜徉。

园林有百卉,当春发其芳。抽红亦吐白,间杂固无行。

数日苦霖潦,主人卧匡床。不得恣游赏,兼亦负壶觞。

归云收绪雨,晚飔开微阳。会心岂在远,即此足回翔。

信履悦情志,应接如苦忙。偶得谢物役,因之媚景光。

悠悠世上名,于我亦何当。

阊门竹枝词 其二

明代 李孙宸

鸦青袷子鹅黄衫,门外买花门内簪。风光非独侬为惜,归船两两又三三。

秋日园居漫兴 其十五

明代 李孙宸

楼上天街接汉长,交疏明月足秋光。从他第宅矜歌舞,自领烟霞作道场。

石门留别五弟

明代 李孙宸

归来姜被正依依,惜别珠江又落晖。自笑味同鸡肋恋,却令人异雁行归。

诗中梦草愁俱远,客里看云泪易挥。豫约他年春酒熟,劝酬相待未相违。

秋日园居漫兴 其七

明代 李孙宸

性耽畜画更藏书,购尽奚囊几架馀。何似秋风到庭树,萧然四壁领清虚。

滕署感怀

明代 李孙宸

荒城下马已黄昏。驿馆萧萧不闭门。郭外桑麻才有径,人家鸡犬未成村。

几时中泽还哀雁,独客空斋听断猿。怀土忧时纷百念,夜阑聊自倒深尊。

春日偶成 其一

明代 李孙宸

天色乍晴乍雨,时序轻暖轻寒。生身有窍有孔,姓名非利非官。

赠杜日章总戎

明代 李孙宸

千秋曾识杜当阳,望重征南奕叶光。何似承家新虎略,居然束发早膺扬。

谈兵甲第开三辅,说剑星文动七襄。幕府词人多载笔,功成铙吹有新章。

子夜歌 六首 其四

明代 李孙宸

欢负侬已多,岂不念侬故。侬心不怨欢,欢被傍人误。

峡山留别何太史及两家诸从

明代 李孙宸

若为看山始出山,几回名胜并追攀。占星尚拟高阳聚,跨鹤同窥上界还。

客路燕云看杳杳,离心峡水共潺潺。升平事业还君在,多病怜予鬓已斑。

秋怀八首 其五

明代 李孙宸

蓬莱宫阙压云鳌,仙掌双承晓露高。帘对西山来爽气,光涵东海自波涛。

星河夜色悲团扇,砧杵秋声动尺刀。极目浮云多蔽日,长安不见客心劳。

中秋夜同林水部韩太史待月曾比部宅

明代 李孙宸

三五蟾光隐玉楼,朋尊犹自惬清游。人从久客偏怜节,月似新寒不耐秋。

重露暗飘青桂落,微云时傍远空收。坐深彷佛冰壶里,肯惜酬歌永夜留。

阊门竹枝词 其五

明代 李孙宸

生来蟢子解穿罗,生来吴童解打歌。旧曲新腔随意变,枫桥日日画船过。

李孙宸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59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