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元怀旧

上元怀旧

宋代 文天祥

禁门三五金吾夜,回首青春忽二毛。
池上昔陪王母宴,斗中今直贵人牢。
风生江海龙游远,月满关山鹤唳高。
梦到钧天灯火闹,依然彩笔照宫袍。

诗人文天祥的古诗

题宣州推官厅览翠堂

宋代 文天祥

都官自楚产,文采光陆离。
当年从事君,如与山川期。
岁月忽已遒,天球落尘土。
岂曰无嘉宾,过者不我顾。
谁令赤城子,发坎出方珉。
灵物必复见,其见乃以人。
回视城南端,飞甍俯苍蒨。
物理有屈伸,流峙岂云变。
寥寥南楼月,至今有遐音。
千年一邂逅,共调风中琴。
亦欲结方轨,揽茝事幽寻。
行行且言迈,踟蹰思何深。

云端

宋代 文天祥

半空夭矫起层台,传道刘安车马来。
山上自晴山下雨,倚阑平立看风雷。

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宋代 文天祥

风雪重门老楚囚,梦回长夜意悠悠。
熊鱼自古无双得,鹄意如何可共谋。
万里山河真堕甑,一家妻子枉填沟。
儿时爱读忠臣传,不谓身当百六秋。

又六噫

宋代 文天祥

飙风起兮海水飞,噫。文武尽兮火德微,噫。鹰鹯相击兮靡所施,噫。

鸿鹄欲举兮将安归,噫。棹歌中流兮任所之,噫。独抱春秋兮莫我知,噫。

湖口

宋代 文天祥

江湖一都会,宇宙几兴亡。
走马芦林外,买鱼茅舍傍。
南人撑快桨,北客坐危樯。
江水交岷水,东流日夜长。

曾先生第一百三十六

宋代 文天祥

江海日凄凉,贤圣尽萧索。
西河共风味,顾步涕横落。

宴湖南董提举致语口号

宋代 文天祥

西风八月楚江滨,争看星槎会汉津。
露湿红绫旗影旧,云连翠簜辔华新。
东西杜若洲连月,先后瑞芝堂上春。
回首琼林拚一醉,使还总是凤池人。

维扬驿

宋代 文天祥

三年别淮水,一夕宿扬州。
南极山川古,北风江海秋。
昭君愁出塞,王粲怕登楼。
千载英雄泪,如今况楚囚。

赠萧巽斋

宋代 文天祥

未有大挠书,先有伏羲易。
古人尚卜筮,今人信命术。
八卦与五行,皆自河图出。
易中元有命,道一万事毕。
卦义六十四,萧君得其一。
江湖旅琐琐,谈命以巽入。
人情爱委曲,喉舌嫌棘棘。
言言依忠孝,君平意未失。
我生独骯脏,动取无妄疾。
是有命流行,谁陨复谁诎。
安能从儿女,朝夕谈昵昵。
若卦有人买,不妨君卖直。

秘省再会次韵

宋代 文天祥

蓬莱春宴聚文星,多荷君恩锡百朋。
四座衣冠陪贺监,一时梁栋盛吴兴。
图书光动青藜杖,人物温如古玉升。
好是木天新境界,萤窗容我种金灯。

赠刘矮跛相士

宋代 文天祥

媻姗三尺躯,举止如不扬。
瞻视照肝胆,音吐何琅琅。
君看水中凫,不及鹤胫长。
昔闻夔怜蚿,未闻一足僵。
万物各自适,形色安足量。
子言良有理,与子持酒浆。

徐榛第一百三十四

宋代 文天祥

正将徐榛,温州人。
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父道,归行府。
后生精练,以笔札典机密,小心可信。
予被执,榛得脱,自惠州来五羊,愿从北行。
扶持患难,备殚忠款。
道病,至丰城死焉。

和自山

宋代 文天祥

春晚伤为客,月明思见君。
我方慕苏武,谁复从田文。
龙背夹红日,雁声连白云。
琶琵汉宫曲,马上不堪闻。

用韵谢诸客和章

宋代 文天祥

传鼓发船去,我秦君向湘。
持螯思太白,占鹊问东方。
世味秋云薄,交情江水长。
相期天路晓,阵马度风樯。

苏州洋

宋代 文天祥

一叶漂摇扬子江,白云尽处是苏洋。
便如伍子当年苦,只少行头宝剑装。

入浙东

宋代 文天祥

厄运一百日,危机九十遭。
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
漠漠长淮路,茫茫巨海涛。
惊魂犹未定,消息问金鳌。

生日和谢爱山长句

宋代 文天祥

寓形落落大块间,嘘吸一气自往还。
桑弧未了男子事,何自局促甘囚山。
昔年此日作初度,宾客如云剧欢舞。
今年避影却闭门,捧觞自寿白头母。
故人忆我自远来,虹光满袖生琼瑰。
一杯相属慰岑寂,使我发笑愁颜开。
簸扬且听箕张口,丈夫壮气须冲斗。
夜阑拂剑碧光寒,握手相期出云表。

和夷齐西山歌

宋代 文天祥

小雅尽废兮,出车采薇矣。
戎有中国兮,人类熄矣。
明王不有兮,吾谁与归矣。
抱春秋以没世兮,甚矣吾衰矣。

林检院琦第一百三十五

宋代 文天祥

时危挹佳士,惨淡随回鹘。
佯狂真可哀,死泪终映睫。

病目二首

宋代 文天祥

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
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
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6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