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秋六首选四 其三

感秋六首选四 其三

清代 李宪噩

郁郁雨连日,荒村夜来晴。物情感气候,各自为秋声。

俯念人事乖,仰视天象明。昼景延余热,午风散微清。

端居既寡趣,出门仍滞情。

诗人李宪噩的古诗

春霁田原,赠颖叔

清代 李宪噩

林际春景霁,绿野涵清辉。罢耕牛自鸣,田父负耒归。

稍爱清流响,时见春禽飞。野吟自无虑,况君已息机。

孤山伯夷《碣志》待清处

清代 李宪噩

宁识待清处,云中孤庙寒。一峰临海远,千载此人难。

寂历晓风吹,霏微秋雨漫。山前名利客,日日往来看。

入桂林界,寄子乔

清代 李宪噩

山偪江路狭,逆流舟上难。行穿巨峰尽,坐喜暮天宽。

别浦黯然杳,故乡何处看?桂林犹岭外,风雨岁将残。

济南闻族兄梦锡没

清代 李宪噩

气高言语新,白首亦精神。乍听悲难变,寻思恐不真。

论交群从晚,为学一生贫。明日看闱卷,城中少此人。

单菱浦寄示《雨夜悼亡诗》,却酬此篇

清代 李宪噩

哀思无昵情,哀响无繁声。从君泛古瑟,商弦亦和平。

洞房兴初集,独夜雨易成。微微凉飙举,稍稍木叶惊。

自令寒韵远,谁见孤影清?千里感幽怨,峡猿不复鸣。

缅邈淡若遗,所贵丽以贞。昔贤垂章句,宁教伉俪轻?

粤中送友人游龙州

清代 李宪噩

远道更为别,谁能不泪挥?依人无地善,久客几时归?

柱见临关立,鸢愁堕水飞。伏波千载后,游到此间稀。

和新亭、蜀子《访远道人,时游九仙山未归》之作,并寄远道人

清代 李宪噩

仙家云巘里,松径有柴扉。野客每相访,山人远未归。

春风动遥念,诗律发清机。讵识同斯感,天寒早雁稀。

送林二偕刘明府之任河南

清代 李宪噩

落叶满行路,送君秋已残。长贫为客惯,渐老别乡难。

雨气岳边暝,霜天河外寒。宁知洛阳令,还解重袁安。

答三诗客

清代 李宪噩

年长寡嗜好,身贱得优游。徂夏方绵渺,奄忽又及秋。

候虫始当阶,昏星亦复流。种豆在南野,秫稻盈西畴。

雨旸赖天时,勤劳喜岁收。得为太平民,乐兹农圃俦。

黾勉二三子,章句时见投。空言非所取,古道阻且修。

努力保冲襟,庶以名理求?匡居非碌碌,元亮何其忧。

将去岑溪,留别同乡流人艾归

清代 李宪噩

知从北州遣,几载作流人。蛮内语偏识,天涯情自亲。

离乡无贵贱,共客识酸辛。莫羡扬帆去,依然粤水滨。

寄赠刑部郎李松圃,题诗卷后

清代 李宪噩

生事在诗篇,清才更少年。拜官原应宿,探句自如仙。

野兴独寻寺,秋吟多在船。无须见标格,一卷已脩然。

西园示新亭

清代 李宪噩

说罢离愁依旧闲,空园日暮鸟飞还。芭蕉过雨声初歇,又见云生叠叠山。

泊高邮州

清代 李宪噩

朝与隋苑别,暮向秦邮泊。堰草暝凄凄,湖天迥漠漠。

时愆晚春寒,岁歉繁城索。残月尚淹滞,昏星乍昭灼。

客宿未离舟,马行始闻铎。渐喜乡路近,犹感异州托。

独夜警不眠,频听隔江柝。

舟行感寓,示闲云

清代 李宪噩

两足日著土,闲居淡无味。登舟未半程,举步思履地。

系缆争上坡,如恐不容遂。乘风亦可悦,水懦固无畏。

徒以人情乖,嗜乐轻其易。子者皆非美,夺者罔不贵。

物理苟不推,耄老同儿戏。

为龚生作乡墅小景,各系韵语寓怀 其二 东亭

清代 李宪噩

是谁结搆傍秋溪,应有寒乌月上啼。好似吾乡小亭夜,长松疏柳板桥西。

熙甫晓雨寄《丹桂》诗见示,因感子乔南行,即示二子

清代 李宪噩

昨日山村雨,幽眠未起时。侵帷寒乍觉,连夜晓还迟。

少别犹相忆,远愁宁得知?无因逢铎使,空与二难期。

画山并序

清代 李宪噩

画山不似画,亦并难名山。截然并壁立,错杂黑白斑。

松蘖根莫附,猿狖愁攀缘。其余尽粗莽,矗矗惟撑天。

如斯观已止,无复瘴叠峦。是谁摹其形?致令嗤米颠。

当时强不信,亲见始骇叹。骇叹诧怪变,犹难命荆关。

我问山下人,奇丽方在前。我乃相其背,庐峰非真颜。

便欲理轻策,阻我缘仍悭。坐惜画山名,名画终不传。

寄怀王蜀子病还故山

清代 李宪噩

时节去悠悠,亭皋野水流。怀人雨侵晓,归客病兼秋。

闭户多黄叶,穷经易白头。思君无限意,不独感离愁。

与闲云尝中泠泉水

清代 李宪噩

谁品山泉味,还推第一名。由来中泠水,偏喜注瓯清。

寺顶吴僧汲,船头越女烹。君家石门好,可忆涧南行。

登洞庭湖洲

清代 李宪噩

鼓枻洞庭水,水落春未达。高洲聊可登,骋目湖堧阔。

迥拟驰平野,浩若游大漠。草木旷不殖,人禽迹亦绝。

叠石蛟龙宫,沈沙鼋鼍壳。帝子几时降?广乐何处作?

想当飞涝下,凹凸尽汩没。睇彼深广中,谁信此堪托?

巨浸适未觏,还泛潇湘月。

李宪噩

李宪噩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24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