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李宪噩
新霁复当晓,已寒仍未霜。堕风随落叶,晒日迸秋场。
屋上壶犹菉,田中豆正黄。南来都不见,此果似吾乡。
高士裘并序
洛阳城中三尺雪,袁生冻卧僵欲折。俗令不惜故人怜,囊底尚有佣书钱。
持向东市得老羖,韦以大布宽于旃。由来朱紫轻毳褐,此裘著敝誓不脱。
千金狐腋裹膻腥,羊若有知死胜活。从此柴门昼不关,城西积素辉连山。
耻向泽中钓时誉,独揽登高吟晓寒。幸语高士卫尔冰霜骨,慎莫负薪傲炎月。
订《中晚唐诗人主客图》既成,怅然有感,题卷末二首 其一
古来耽此道,清味本酸寒。思入如中病,吟成胜拜官。
物生皆不隐,情动即教看。未识成何用?凭将鬓发残。
平乐遇同乡刘明府松岚即别
屡误剡溪访,乃有石邱遇。辍棹一欢然,天涯感乡故。
云山杳无际,江郭霭方暮。会合良难期,分舟复相顾。
过王希江故居
一从榻前别,不复过荒庐。当昼门还锁,盈阶草未除。
蠹侵墙有画,尘覆案无书。近日多疑义,何人更启予?
古挽歌
高燕未云罢,谈笑遽成昔。主人华堂居,日月来相偪。
寿耋会有终,昧哲亦同寂。槁骸释忧欢,幽室闭朝夕。
神冥无遗响,形化存往迹。子孙笃虚仪,亲故寄空恻。
如何还相哭?共是远行客。
湘口感刘子厚
素耽子厚诗,心驰永与柳。田居侍亲老,远役吾何有?
蓦来非驱迫,万里西南走。洞庭几惊魂,岳麓重回首。
竟到迁客地,潆洄古湘口。二水停风雷,澄浤无纤垢。
南涧在何处?遗迹应不朽。西山望见之,披寻须我友。
如何多叹嗟?转与昔人偶。名区不遑览,忧心时抱疚。
别离岁当金,迢递月在丑。柳州行复经,吾将过南斗。
淮上往清江浦
舍水寻乡路,长堤放霁晖。海天淮上望,齐客岭南归。
野店驴鸣过,烟村燕掠飞。故园知渐近,方语半依稀。
子乔自县中来言,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并邀各赋一首为赠
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古性原无怨,高情独有诗。即今三日雪,坚卧又谁知?
溪上,寄子受兄弟
一绝驰骋志,再经岁月周。时时经里门,闲闲俯清流。
烟树含远翠,好鸟鸣春洲。岁初始耕作,雨余变田畴。
节易恻中念,景和感昔游。况子隔城阙,何以慰远愁。
送钱少府罢官归姑苏
蛮雨粤江春,春愁有几人。共嗟别乡远,偏感去官贫。
楚泽波还小,吴洲花正新。自伤归未得,空送北舟频。
中秋夜寄子乔粤中
凉宵新雨后,久坐未能眠。佳节情偏恶,当空月正圆。
独看转清汉,应去照炎天。那更伤心共,愁吟滞极边。
贫官仆并序
贫官仆,形蹙蹙,身上单寒无厚服。道逢旧伴狐裘鲜,随侍官船官新迁,气势居然当我前。
贫官仆,尔勿怨,尔择主不善。尔何不从要钱官,使尔口肥身披煖。
尔不见官之子,犹著粗布衣,船中索饵带啼饥。
腊日廿四日,携儿辈游村市,寄子乔
贫居远郊外,村市小溪口。除寒物象新,丰年人气厚。
鸡犬扰衢巷,烟火暖榆柳。祀灶须白饧,馈岁贵黄韭。
提携前村稚,伛偻东家叟。煖帽宽布裘,跨驴越陇亩。
长者引我前,少者逐我后。最幼不能行,佃客强之负。
出门眺平野,残雪耀林薮。相逢少衣冠,三五乡邻友。
儿童得所欲,吾亦视寡有。未夕忻然归,斜阳挂茅牖。
托处既休暇,乘兴皆其偶。念子在边城,出入慎闲守。
刘明府正孚都门寄书,并新订诗卷,报以短韵
村外一鸠唤,小园花盛开。山人入城返,朝客寄书来。
忆别粤江远,闲居华发催。新诗进高格,不复骋狂才。
春日,寄王颖叔并序
大化转四时,律穷数还更。恻念春候至,暄景为我明。
蛰虫各潜动,枯荄亦滋荣。惟人乘此气,既死不复生。
死恨安得知,生悲有余情。端居怀所历,遗感方回萦。
久谙山民俗,多识海鱼名。往往夜风雨,犹似听潮声。
存者既疏阔,逝者长杳冥。涕泪但满眶,怨结谁能平?
登金山寺塔
晓乘山巅塔,塔俯但苍雾。下界已茫然,应有造天路。
人喧识京口,树暗迷瓜步。呼吸浪吹觉,造次风引去。
咫尺海潮闻,不辨导江处。
端居感怀
动息遂成素,室家复其常。日远情渐疏,时变迹弥亡。
秋天易阴漫,薄寒中我裳。方如在远道,寥落悲故乡。
杳杳怀往事,沈沈抚流光。仓猝结中念,安定集众伤。
闲斋延余恨,浩思日飘扬。
过天门县,留示县尹匡淑辰
南游浩荡杳乡关,尚有故人江汉闲。卧病孤舟不相遇,片帆竟过天门山。
泊榕江
舟子争流罢,寒天日又昏。帆回转山堠,树暝背江村。
渐觉蛮峰改,犹延瘴气温。乡关知尚远,且喜近中原。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三 钟氏园
钟家池馆好风光,万里偏知结客场。独自寻来还寂寞,竹闲蛮鸟断人肠。
李宪噩
李宪噩,字怀民,以字行。号十桐,高密人。诸生。有《十桐草堂诗集》。► 243篇诗文
寄赠刑部郎李松圃,题诗卷后
石门寺,西山宴集
西园对月
早春病后,闲步至天风埠,坐石桥上,见南去诸山,寄山中人
和闲云《湘南始见冰》
赠旧榜人
赠蟠龙山洞道者
感秋六首选四 其一
甲午秋日,同王新亭、颖叔再游大珠山
溪上即事,寄柳叟
侄孙洵自故乡至
北城览旧,示叔白、紫迄
与闲云尝中泠泉水
下第感汀鹤,和黄生瑸
为龚生作乡墅小景,各系韵语寓怀 其一 待鸿庄
岑溪悲叔白七首 其七 望冈楼
秋夜明湖宴集,赠单公子鉊二首 其一
游庐山西涧亭
题远道人《省故乡》诗后
和子乔《赠劳山僧》有序
莱州,赠林郎故人林鸣九孙 其二
游王氏池亭,题诸生诗后
王熙甫考功,自都门索画,为模王司农笔,并题此诗
阻雨地藏庵
游麻衣洞将归,因雨复留,赠王颖叔兄弟
元日,得桂林李郎中书并诗篇《舟中即事》,酬寄
冬晚,自城还,投宿东村即事,示子和
子起城下新斋
重展始祖墓感旧,示族众
送张阳扶佐庄使君幕校士河南
冬夜酬单廉夫
再过南园,感旧伤怀,示高氏二妻叔 其二
舟行,示闲云
与单丈仲温话旧
冬居
哭林鸣九二首钞一
过和州,怀张水部
始晤永言,招同云圃、周丈,明湖泛舟
冬日,会西庄示弟
石桥晚泊
寄和子乔《湖亭宴集遇雪》,兼问历下诸老友
访于君惠先生幽居
送子乔赴都,谒陈相公,为先侍御乞墓表
仙观搆云际,危级百层上。其后列重峦,排空伫高朗
赠梦锡移居
过长沙
新理小园亭,示子乔
书五星诗卷后
寄子受三首 其三
山中,与颖叔闲步
答三诗客
粤中秋兴,用放翁《石镜山前》诗韵,示子乔
古城晚眺,兼送晛南表兄、颖叔妹丈归南山
雨霁,与近邻小游
青州馆对月,忆叔白、子乔南行
道旁山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